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佛山市构建“教体结合模式”的探究

【作者】 朱 永

【机构】 佛山市盐步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通过对佛山市基层学校体育现状的分析研究,力图构建合适的体制与制度模式,普及具有广泛基础、并与文化科目教育有效结合的学校体育教学,为实现“教体结合模式”奠定基础和找出对策与途径。
  关键词:学校  体育教学  竞技体育  构建  教体结合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体育教育的地位更加凸显明显,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乃至社会的关注点,而学校体育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已经成为整个社会进步的标志和趋势所在。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对于教体结合的探求和研究不断增多,但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的高水平队伍建设探讨上,对于基层学校,特别是中小学的教体结合模式与体制的研究探讨较少。作为基层的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是整个体育教育模式的起点和重要基础阶段,构建适合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教体结合模式或体制对于整个学校体育的良性建设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它能很好的解决好基层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体育科学、体育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和促进关系,为更高级的竞技体育群体和队伍输送更多人才和建立更为扎实的群众基础。构建基层教体结合模式是促进和改变现有竞技体育模式的关键和根本所在,基于此目的,佛山市在教体结合模式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特别是佛山市第一中学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本文将围绕基层教体结合模式做相应的分析探讨,为佛山教体结合模式和体制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 佛山市教体结合模式体制状况与存在问题
  学校体育在原有“举国体制”和“奥运战略”的体育竞技模式影响下,已不适应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规律。构建新型的教体结合模式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重新定位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向、规律和特点,剖析当前学校体育的基本情况和规律特点,对于竞技体育扎根于学校体育这块沃土,并生根发芽,实现竞技体育学校化,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壮大、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为佛山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更多宝贵经验和意见,也促成了诸多具有体育传统基础的学校积累丰富经验。纵观整体而言,佛山市中小学现有竞技体育管理模式和体制状况存在以下问题:
  1、场地设施的严重不足和过度集中以及应试教育下的体育教学弱化了教体结合模式的构建、开展和完善。
  长期以来,在举国体制的体育思维意识形态下,一切以奥运金牌战略为指挥棒,导致学校体育教学局限在为“夺金牌”而服务,导致场地资源的建设上过于集中,忽略了对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的普及性建设和分配,从而造成普通类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落后和空缺。其次,长期以来,素质教育停留在一种口号和应试教育的遮羞布,很大程度上又一次忽视了体育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2、基层各学段的体育教学目的任务执行和实施不到位,学段间的衔接严重脱节、导致教体结合模式生存的空间压缩,阶段性的教学各自为政,孤立存在。
  学校体育教育是一个长期性工程,小学至初中,初中至高中阶段,包括入学前的幼儿体育教育都具有各自阶段性的特点和目标任务。实际教学中无论是旧体制下还是实施新课标以来的体育教学都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衔接,造成各个学段的体育教学互不相干,孤立存在的局面。其结果就是造成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学的理解和思维断层,对于扎根于学校体育教学这块沃土的竞技体育也自然没有了系统性、长期性和科学性的管理和诱导。针对教学个体的体育教师就是:“无纲可循、无纲可尊”的局面。体育教学在学校中的地位降低,赖以生存的学校化竞技体育成为“无根之水、无本之木”,直接表现为:一方面是体育人才的培养缺乏保障和途中流失;另一方面是体育人才“小学早发现、初中成绩显、高中潜力尽”的怪现象。
  3、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执教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本末倒置、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新型教体结合模式的构建。
  表-1:佛山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统计表

 

 

 

  备注:1、职业类未做统计;2、根据佛山市教育局2014-2015年度体育教师学历资料统计为依据统计
  从体育教师的学历统计中可以看出,最为基层的小学本科学历比例相对于初高中低,但是高学历的研究生人数却是最多,单从学历比例上与初中基本持平,明显低于高中研究生学历。小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体育教师比例却明显低于初高中阶段,专科及其他学历明显高于初高中阶段。虽然从学历的结构层次上无法说明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水平,但可以肯定的是学历高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则比较强,有利于在教学和训练上更容易选用和采取有效地教学和训练方法与手段。因此,对体育教师的后期在职继续教育对于提高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这也是限制体育教学和以学校为基础的竞技体育发展的不利因素。
  4、基层学校缺乏科学性的体育竞赛评价体系是导致学校体育下的竞技体育具有功利主义色彩,继而学校体育的竞技体育去向,体育竞赛出现锦标主义特点。
  很多街镇区域、区级甚至市级的体育竞赛对于体育教师训练的认可只局限在队员获得名次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相应级别的“优秀教练员”称号。此类做法可以最大化的刺激带队积极性,但同时也可以抹杀带队热情,带有较强的功利主义色彩和锦标主义特点,体育教师带队的褒奖过于极端或不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而过于强调或单独注重体育竞赛成绩,也造成体育教师的本职教学工作不予重视。另外,较高学段,特别是高中阶段的体育尖子生集中在一定学校范围内,不利于体育竞赛的公平性,更不利于体育教学下体育训练的整体水平提升。目前的统计表明:高中阶段竞技体育成绩优势学校的队员培养多数非本校培养,由学校自身培养的队员比例也是很小。
  5、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于学校体育教学,特别是教体结合的认识和理解仍旧束缚在原有体育教学的旧思维框架下,新模式的创建、开展仍然举步维艰。
  旧体育体制对学校体育教学、尤其是体育训练的不利影响依旧对家长产生较大疑虑,潜意识里反对和不支持过多的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训练,从而造成社会对学校体育的不正确理解和认识。拒不完全统计,完全反对子女参与体育训练比赛和体育专业考试的家长比例在3-4成之高。而学校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的管理模式也制约着教体结合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体育队训练参与者的文化教育管理和重视程度需要重新调整和考虑,鼓励参与体育训练的体育尖子努力学好文化科目的同时,对不正确对待文化科目学习的体育尖子生也要有有相应的管理手段,双管齐下从而将体育训练成为文化成绩提升的借口。因此,对教体结合认识准确,并持续执行到位是解除学校困惑和自我束缚的突破口,是家庭和社会消除不利因素和影响的关键点。
  制约教体结合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认识其中的本质和规律,切入要害,逐步改善各种不利因素,提升学校体育教学的外在环境和内在因素是我们提高和变革学校体育和教体结合的本质要求。
  二、 近年来佛山市教体结合模式化的发展与变革
  通过对当下教育体制,特别是体育教育体制与状况的分析研究,根据佛山地域特点和现有体育教学状况,针对体育教学进行以下几点科学化的调整和改革方案,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学校体育教学,确实将各学段体育教学目标与任务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基层学校的体育教学普及化开展和实施执行,不仅仅关系到教体结合模式构建、广泛开展,更加关系到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将体育教学实施不定期检查、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学生每日体育锻炼常规化以及体育项目多样化开展等纳入实际考核范围,进行校长问责制,并逐步推广实施,根本上保证学生体育锻炼需求和增强学校的重视程度。
  2、逐步完善基层体育教学和体育竞赛齐头并进的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促成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初步制定了《国标》合格率与全年体育竞赛总成绩结合的体系和奖励制度。对《国标》不达标或抽测不达标或误差过大,将取消体育全年竞赛总成绩的奖励和排名资格。对体育教师的奖励和评价也建立在教学和体育竞赛的基础上,对两项成果都优秀者进行表扬。确保体育教师重视体育教学不重视体育竞赛或重视体育竞赛不重视体育教学的思想和观念不偏离,让教体结合建立在扎实的学校体育教学基础上。
  3、加大对现有体育尖子生的全方位管理,特别是在文化科目的学习。
  现有基础下充分利用学校环境的内外在因素,从体育教师的训练、文化教师的科目教学,学校对体育尖子生的重视程度三方面对体育尖子生进行多方位施加影响,使他们认识到体育训练不是影响学习成绩好坏的真正诱因,端正自己的文化科目学习态度和形成良好的文化科目学习习惯对于他们的训练成绩提高和文化科目学习更为重要。促其不断认识到文化科目的学习是对自己人生素养高低的根本基础,而体育训练技能技术的进步则是自己价值体现的一面而已。
  4、为在校体育教师搭建更多平台和机会去提高和交流自身业务、同时加强术科教师与文化科目教师的沟通交流,促进教体结合的进步和发展。
  学校体育的发展是对学生进行更多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和态度意识的教育引导,使得体育教学的目的更具长远性、健康性和科学性,体育技术技能的教育不再是主流和关键,而对于学校的竞技体育更是不仅仅局限在对体育技术的提高层面,体现在对学校内竞技体育参与者的综合能力的教育引导也是体育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与义务,也是教体结合的真正目的。因此,在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上我们不局限在专业技能,把培训的广度拓展到对于体育训练的日常管理、文化科目的学习技术性引导和对竞技体育在学校构建和开展的各个层面。从近几年针对性的培训也初步显现出一定的成效,需要进一步的加大开展力度和深度。
  此外,文化课老师也是教体结合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培训的过程中相关文化科目教师积极参与其中,积极引导体育教师与文化科目教师的交流沟通是实现教体结合模式构建、开展和完善的双保险,二者缺一不可;作为管理部门的学校和上级部门应该积极促成二者的有效合作,是实施和开展教体结合此项工作的根本保障。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佛山市整体的教体结合模式的初步研究和探索,给予以下结论和建议:
  1、更新体育教学的观念,确保基层的学校竞技体育具有普及性、广泛性、可持续性和全面性的协调发展。从根本上摒弃原有的观念和思维,建立新型的教体结合模式理念。
  2、政策导向引领新模式的发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状况下学校竞技体育的新风标和大趋势。政策导向是保障,它将引领教体结合模式按照科学规律和谐有序的沿着轨道前行。
  3、广开基层各级比赛渠道和制度,将教体结合模式培养更加基层化、综合化和融合化。整体提高体育尖子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让体育真正成为文化,不在被抛弃在文化之外。
  4、共同协作,整体提升,从体育教师和文化教师的融合沟通上带动教体结合模式下体育人才的整体素养和成才比例,体育与文化不再分离存在。
  5、加强体育教师的科学训练水平,解决好各阶段体育教师的执教训练水平,增强训练的科学性含金量。
  参考文献:
  [1]谭晓缨,《构建我国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的理论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 第6期
  [2]谭晓缨 杨再淮 杨烨  《我国中学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 第2期 
  [3]张菊仙 《浅谈学校竞技体育队伍的建设》《山西体育科技》2001年 第2期
  [4]熊晓正、郑国华,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形成、演变与重构》,《体育科学》,2007年(27卷)第10期。
  [5]范晔,《我国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育培养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以上海市第五十二中学为例》,上海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年3月。
  [6]王凯珍,潘志琛,刘海元,郝亮,《神话“体教结合”构建运动员文化教育新体系》,《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3月,第21卷第2期。
  [7]万炳军,《青少年运动员“学训矛盾”的制度伦理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论文,2012年6月。
  [8]张义亮,《普通中学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模式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试办北京游泳二线队为例》,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年6月。
  [9]陈瑛,《竞技体育学校化发展模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毕业论文,2013年5月。
  [10]陈彦志、袁林,《我国竞技体育学校化模式构建的研究》,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4卷第4期。
   作者简介:朱永(1990-),男,安徽怀远人,佛山市盐步职业技术学校体育专业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