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作者】 薛 隆
【机构】 四川省南部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数学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无论是课堂导入,还是探究与理解知识,或者是应用知识、培养创新意识,教师都应该注重生活化情境的挖掘,让学生体验获知的乐趣和学习数学的价值.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生活化 策略
新形势下教育目标指向何方?学校、教师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这些问题都很沉重,但又不可忽略。教学应该重在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生活能力。因此,教学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不仅如此,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现象也是实施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最佳资源。借助于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学习的思维,促进学生认知和学习情感的发展。
一、例题改编,激活体验
“例题改编”指的是将一些典型例题进行改编,将其置于具体的生活场景之中,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激活体验。陶行知先生曾批判过旧教育是“死读书,死教书,教死书”,是摧残人才的教育。可见不断寻找高效的教学策略与模式,灵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善于巧妙利用课本教材,将其中的数学知识与符号变得立体鲜活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利用学到的新知识,去分析与解决生活问题,提升数学素养。
比如我在对《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这节知识进行教学时,首先向同学们讲解了一道习题集上的例题:“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a,侧棱与底面成45度角,求此棱锥的侧面积与体积。”对于这道题应当首先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求解出正四棱锥的高,进而求解出各侧面的斜高,然后利用正四棱锥侧面积公式S=1/2c h’和体积公式V=1/3S(底) h求解出问题的答案。讲解完这道例题后,我对其进行了改编,将其置于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中:“大家都知道埃及金字塔吗?,若金字塔为标准的正四棱锥的形状,侧棱与底面成45度角,如果想构建一个体积为2500立方米的正四棱锥,那么在搭建时边长应为多少?”最终同学通过刚刚例题中学到的数学知识顺利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生活化实例,延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教学不应该局限于教材,不应该束缚在咬文嚼字和习题训练的范围内,要让学生活动起来,借助于生活中的物件进行活动探究。真实的数据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造意识。
例如,在讲“集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进行抛硬币实验来统计结果,实验次数可以根据课堂时间来制定。这种生活化实例,能够刺激学生的大脑,提高他们的创造力,从而帮助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保持活跃状态。而对于一些抽象化的数学概念,生活实例能够使它们形象化,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教师采用合理的生活实例,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注重观察生活,给学生提供动态的、真实的视频资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延展。
三、指导应用,凸显价值
“指导应用”指的是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应用题进行练习,通过尝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凸显出所学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在讲完课本的知识后,同学们仅仅处于能够理解知识的阶段,并不能达到对其进行熟练的应用,因此教师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强化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其中,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应用习题的训练,不仅能够将教学生活化,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强化。
比如我在对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教学结束后,引导同学们对具体应用题进行了练习。例如某人的身高为1.8米,在黄浦江边测得对岸东方明珠塔尖的仰角为α=75度,测得东方明珠塔在黄浦江中的倒影的塔尖俯角为β=75.2度,求东方明珠塔高。对于这道题,运用三角函数的知识即可解决,tanα:tanβ=(h-1.8):(h+1.8),求得h即为塔高。
四、阅读材料,理解背景
“阅读材料”指的是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教材每一章节前面的背景材料,理解这一章节数学知识的背景,切实体会其在生活、工作或科研中存在的价值。由于章节前面的阅读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具体的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这些素材,没有体会到编者的用心。引导学生阅读与理解这些背景材料,有助于带着目的与疑问去探究与学习这一章节的内容,起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我在对《统计》这一章节进行教学前,首先引导同学们阅读了前面的背景资料,然后向同学们讲解了统计的应用的重要性。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假如我们班级要集体订购一份复习资料,我们需要统计班级中有多少人想要购买;科学家做了一项物理实验,得到若干个实验数据,需要首先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由此可见,统计是一门重要的科学,那么该如何统计呢,统计方法有哪些呢?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同学们带着疑问展开了这一章节的学习,使学习过程变得更有意义。
五、生活化导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
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尤其是有意注意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设计生活化的情境,提出生活中学生会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函数”时,教师可以构建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进行课程的导入教学。问题:某位同学买了1部手机,价格为950元,然后商家告诉这位同学,如果他能再聚集9名同学一起购买,买10部可以再赠送1部。这时候,另一家店铺给这位同学的优惠是,买一部手机给他优惠10元,两部每部优惠20元,以此类推,但是每部手机最低售价为700元。请计算该同学在哪家店铺购买更加合算。从问题的设计来看,如果这不是在数学课堂上提出来的,学生会认为这是生活事件。现在在课堂上提出来了,学生会自然联系到生活,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够激活学生的有意注意。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例题改编、发现悖论、指导应用和阅读材料等教学策略,能够有效的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应用,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卢闯.让数学与生活互动——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3(55)
[2]严海军.基于新课标视野的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1)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生活化 策略
新形势下教育目标指向何方?学校、教师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这些问题都很沉重,但又不可忽略。教学应该重在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生活能力。因此,教学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不仅如此,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现象也是实施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最佳资源。借助于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学习的思维,促进学生认知和学习情感的发展。
一、例题改编,激活体验
“例题改编”指的是将一些典型例题进行改编,将其置于具体的生活场景之中,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激活体验。陶行知先生曾批判过旧教育是“死读书,死教书,教死书”,是摧残人才的教育。可见不断寻找高效的教学策略与模式,灵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善于巧妙利用课本教材,将其中的数学知识与符号变得立体鲜活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利用学到的新知识,去分析与解决生活问题,提升数学素养。
比如我在对《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这节知识进行教学时,首先向同学们讲解了一道习题集上的例题:“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a,侧棱与底面成45度角,求此棱锥的侧面积与体积。”对于这道题应当首先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求解出正四棱锥的高,进而求解出各侧面的斜高,然后利用正四棱锥侧面积公式S=1/2c h’和体积公式V=1/3S(底) h求解出问题的答案。讲解完这道例题后,我对其进行了改编,将其置于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中:“大家都知道埃及金字塔吗?,若金字塔为标准的正四棱锥的形状,侧棱与底面成45度角,如果想构建一个体积为2500立方米的正四棱锥,那么在搭建时边长应为多少?”最终同学通过刚刚例题中学到的数学知识顺利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生活化实例,延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教学不应该局限于教材,不应该束缚在咬文嚼字和习题训练的范围内,要让学生活动起来,借助于生活中的物件进行活动探究。真实的数据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造意识。
例如,在讲“集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进行抛硬币实验来统计结果,实验次数可以根据课堂时间来制定。这种生活化实例,能够刺激学生的大脑,提高他们的创造力,从而帮助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保持活跃状态。而对于一些抽象化的数学概念,生活实例能够使它们形象化,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教师采用合理的生活实例,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注重观察生活,给学生提供动态的、真实的视频资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延展。
三、指导应用,凸显价值
“指导应用”指的是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应用题进行练习,通过尝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凸显出所学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在讲完课本的知识后,同学们仅仅处于能够理解知识的阶段,并不能达到对其进行熟练的应用,因此教师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强化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其中,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应用习题的训练,不仅能够将教学生活化,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强化。
比如我在对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教学结束后,引导同学们对具体应用题进行了练习。例如某人的身高为1.8米,在黄浦江边测得对岸东方明珠塔尖的仰角为α=75度,测得东方明珠塔在黄浦江中的倒影的塔尖俯角为β=75.2度,求东方明珠塔高。对于这道题,运用三角函数的知识即可解决,tanα:tanβ=(h-1.8):(h+1.8),求得h即为塔高。
四、阅读材料,理解背景
“阅读材料”指的是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教材每一章节前面的背景材料,理解这一章节数学知识的背景,切实体会其在生活、工作或科研中存在的价值。由于章节前面的阅读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具体的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这些素材,没有体会到编者的用心。引导学生阅读与理解这些背景材料,有助于带着目的与疑问去探究与学习这一章节的内容,起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我在对《统计》这一章节进行教学前,首先引导同学们阅读了前面的背景资料,然后向同学们讲解了统计的应用的重要性。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假如我们班级要集体订购一份复习资料,我们需要统计班级中有多少人想要购买;科学家做了一项物理实验,得到若干个实验数据,需要首先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由此可见,统计是一门重要的科学,那么该如何统计呢,统计方法有哪些呢?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同学们带着疑问展开了这一章节的学习,使学习过程变得更有意义。
五、生活化导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
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尤其是有意注意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设计生活化的情境,提出生活中学生会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函数”时,教师可以构建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进行课程的导入教学。问题:某位同学买了1部手机,价格为950元,然后商家告诉这位同学,如果他能再聚集9名同学一起购买,买10部可以再赠送1部。这时候,另一家店铺给这位同学的优惠是,买一部手机给他优惠10元,两部每部优惠20元,以此类推,但是每部手机最低售价为700元。请计算该同学在哪家店铺购买更加合算。从问题的设计来看,如果这不是在数学课堂上提出来的,学生会认为这是生活事件。现在在课堂上提出来了,学生会自然联系到生活,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够激活学生的有意注意。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例题改编、发现悖论、指导应用和阅读材料等教学策略,能够有效的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应用,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卢闯.让数学与生活互动——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3(55)
[2]严海军.基于新课标视野的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