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探究初中体育教学贯彻终身体育思想

【作者】 马 君

【机构】 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校是贯彻终身体育思想认识的最佳场所.初中体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末班车,对中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意识的养成至关重要.由于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推行,终身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应得到充分的重视.这也是不断深化初中教学改革,培养合格体育人才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初中体育;终身体育;培养方法
  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性,既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又能进一步推进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然而,就初中体育教学活动而言,教师未能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给予重视,导致其培养效果不佳,降低初中体育教学成效。因此,作者认为,有关人员应深入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因素,并提出具体的培养策略。
  一、教师自身要提高对体育的认识
  在原来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初中的体育教师对体育的教学认识不够,过多的重视学生的基本知识扎实与否,更加强调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及技能,对于体育的技术方面看得很重,把体育当成竞技项目,忽视了它愉悦身心的功能,对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产生误导,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随着课改的进一步开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提出社会的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而体育学科的地位得以提升。所以,体育教师要改变过去重视基本技能的教学方法,充分体会“快乐教育”的内涵,使体育教育的功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并引导学生将自身对体育的兴趣转化为终身体育的意识。只有重新认识体育教学的目的和内涵,创新及优化教学思想和方法,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投入到体育教学当中,才能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搞好“终身体育”意识的启蒙教育
  终身体育意识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做好引导和启示工作,引导学生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学生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进而爱好体育运动,并在此基础上,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学校体育教学是终身体育的入门课,在此过程中,我们应着重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启蒙和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取向,充分意识到终身体育锻炼对其自身的价值和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终身体育不仅是个人生存、享受、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改强调体育教学必须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围绕技能认知目标、行为目标、情感目标开展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保健知识、动作技能和方法传授上,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体育基本知识,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根据各人爱好掌握一项或几项体育运动项目,为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的思想意识提高了,他们对体育的热情、兴趣、爱好自然就会浓厚起来,“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就会形成。
  三、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他们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首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学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好主教学与辅助教学的搭配,尤其要抓住二者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其次要灵活运用组织方法。针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出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新鲜感,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一节课中课堂教学之间的衔接,传统的调队方法显得死板、单一,且容易出现散乱的状况,而此时教师采用游戏等教法进行衔接,既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顺利过渡。
  四、注重多方面能力培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自身健康,并开始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这就要求学校体育应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让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够进行自我身体锻炼,并充当家庭和社会的指导者。这不仅是影响学生个体的事,也是关系到增强国民体质的大事。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自学能力,学生要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学习有关的体育知识和方法,并能够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和方案,坚持经常持久的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自练能力。要使学生能把所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到体育锻炼实践中去,使自练活动成为日常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调能力。学生在身体锻炼的活动中,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健康水平,掌握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强度及运动的时间,并能进行自我调节;自控能力。提高学生执行锻炼计划的自我控制能力,即在身体锻炼效果自我评价基础上能不断修正并实施锻炼计划的能力。
  五、发展学生的体育长处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长处,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当然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候也会表现出自身的优势,如果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话,很难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留出特定的时间来进行分组教学,开展选择性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体育项目,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担任技术指导的角色,让学生的动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但是不要过多的干涉,一味的强调动作就会使学习变成机械的动作重复,降低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己选择的体育项目中充分的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从而喜欢上体育锻炼。教师要组织好课堂形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来发展自身的长处,最终与体育产生密切的联系,并且终身与体育为伴。比如,一些男生比较喜欢篮球这项运动,那么教师就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来让学生开展一些小比赛,对有专业优势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给学生讲解基本的运球、上篮姿势之后,让学生自由的发挥,一些学生可能本身就有身高优势,这样一来学生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乐趣,甚至在今后的生活当中这项运动就会伴随着学生的一生。
  在培养人们终身体育意识的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初中体育教育在今后的道路上越来越重要。所以教师在如今的体育教学中,要制定全新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及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能够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丽.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现状研究及培养策略——以池州市中学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4(02).
  [2]张静.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河南科技,2011(03).
  [3]郑军,余卫平.对中学体育教育如何贯彻终身体育思想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