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摭谈
【作者】 刘兴军
【机构】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次,要正确处理《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的关系:《新课程标准》是贯穿于我们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我们行之有效的工具。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强调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探究意识,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2.定准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主动开发、共同提高的双向互动的创造性过程。
3.面向全体:以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为本,兼顾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让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
4.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了解英语知识的功能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开发的过程,是疑问、困难、障碍、矛盾暴露的过程和心智、个性、成果、喜悦的展示过程的统一。
5.关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生最重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对于师生犹如战场对于战士。向课堂要高效益,是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学生心往神驰的境界。
6.科学评价:评价机制体现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并重,即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与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互补。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优化教育资源,结合具体的操作过程,力争实现“四抓”:
1.抓教师教育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在新课程实施下,教师的角色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洗脑”与“充电”乃大势所趋。教师教育要优先发展,英语教师必须依法治教与以德施教相结合,不断追求多元化的继续教育,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改善智能结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和身心素质;不断更新和拓展英语课程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重视英语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开发、利用、参与网络教育和学习,钻研英语教学的艺术,会开发、利用英语课程资源;能关爱学生,并与教师团结协作,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塑造高尚的师德风范和打好扎实的业务功底。勿庸置疑,高素质的英语教师是提高英语课堂效果的先决条件。
2.抓目标导向
《英语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从宏观上看《英语课程标准》包括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程的实践,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以及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从微观上看,每堂课的教学又有相应的具体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要钻研《课程标准》,课前认真备课,既熟悉每堂课所涉及的内容、体系、特点和优势,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又熟悉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独创性地拟写教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剖析热点,攻克疑点,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进程。
3.抓兴趣培养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世界知名的科学家爱恩斯坦也指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动力。”成功的英语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灵活选用讲故事、做游戏、举实例、搞竞赛、研课题等形式,有意识地拨动学生的心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和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给不同水平的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创设公平竞争和追求成功的机会。“跳一跳,够得着”,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时“努力”的价值和成功乐趣,进一步增强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好学”,再到“我乐学”的递进转变,形成具有内在动力的良性学习机制,为提高课堂效果提供有力的保障。
4.抓学法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说明,在人的学习中,技能和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善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自探习惯,铸就学生自强意志是教师的责任所在,正如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所认为“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
英语课程的着眼点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学”出发,放弃以“教师的教”为主的传统方法,指导学生读书,理解和自捂。指导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教给学生一把学好英语的“金钥匙”。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掌握课文,训练他们的思维技巧;使他们会研读教材,理顺关系、分清主次,质疑解疑;会归纳、比较、分析因果关系;会自主选题、研题,在体验中学习,并掌握各种学习技巧和解题方法。在指导学法时,教师要“走近”学生,既为学生的“良师”,又为学生的“益友”,善于欣赏学生,发现学生身上和学习中的“闪光点”,善于换位思考,提倡“研究性学习”;坚持新旧结合;教学结合;读思结合;讲练结合;情智结合;文理结合和学用结合等。给学生的学习起到引路、导航的作用,促进学生形成“我会学”的良好局面。
总之,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宗旨是“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效率,我们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每一节课,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强调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探究意识,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2.定准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主动开发、共同提高的双向互动的创造性过程。
3.面向全体:以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为本,兼顾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让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
4.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了解英语知识的功能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开发的过程,是疑问、困难、障碍、矛盾暴露的过程和心智、个性、成果、喜悦的展示过程的统一。
5.关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生最重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对于师生犹如战场对于战士。向课堂要高效益,是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学生心往神驰的境界。
6.科学评价:评价机制体现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并重,即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与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互补。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优化教育资源,结合具体的操作过程,力争实现“四抓”:
1.抓教师教育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在新课程实施下,教师的角色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洗脑”与“充电”乃大势所趋。教师教育要优先发展,英语教师必须依法治教与以德施教相结合,不断追求多元化的继续教育,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改善智能结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和身心素质;不断更新和拓展英语课程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重视英语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开发、利用、参与网络教育和学习,钻研英语教学的艺术,会开发、利用英语课程资源;能关爱学生,并与教师团结协作,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塑造高尚的师德风范和打好扎实的业务功底。勿庸置疑,高素质的英语教师是提高英语课堂效果的先决条件。
2.抓目标导向
《英语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从宏观上看《英语课程标准》包括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程的实践,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以及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从微观上看,每堂课的教学又有相应的具体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要钻研《课程标准》,课前认真备课,既熟悉每堂课所涉及的内容、体系、特点和优势,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又熟悉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独创性地拟写教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剖析热点,攻克疑点,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进程。
3.抓兴趣培养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世界知名的科学家爱恩斯坦也指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动力。”成功的英语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灵活选用讲故事、做游戏、举实例、搞竞赛、研课题等形式,有意识地拨动学生的心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和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给不同水平的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创设公平竞争和追求成功的机会。“跳一跳,够得着”,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时“努力”的价值和成功乐趣,进一步增强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好学”,再到“我乐学”的递进转变,形成具有内在动力的良性学习机制,为提高课堂效果提供有力的保障。
4.抓学法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说明,在人的学习中,技能和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善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自探习惯,铸就学生自强意志是教师的责任所在,正如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所认为“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
英语课程的着眼点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学”出发,放弃以“教师的教”为主的传统方法,指导学生读书,理解和自捂。指导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教给学生一把学好英语的“金钥匙”。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掌握课文,训练他们的思维技巧;使他们会研读教材,理顺关系、分清主次,质疑解疑;会归纳、比较、分析因果关系;会自主选题、研题,在体验中学习,并掌握各种学习技巧和解题方法。在指导学法时,教师要“走近”学生,既为学生的“良师”,又为学生的“益友”,善于欣赏学生,发现学生身上和学习中的“闪光点”,善于换位思考,提倡“研究性学习”;坚持新旧结合;教学结合;读思结合;讲练结合;情智结合;文理结合和学用结合等。给学生的学习起到引路、导航的作用,促进学生形成“我会学”的良好局面。
总之,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宗旨是“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效率,我们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每一节课,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