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
【作者】 罗丹青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大石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高效课堂源于有效教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方法有效、情境有效、激励有效的集加。因此,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中,我们要创新策略,注重细节,让学生获得高效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有效性 提高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新课改的主题,也是教师提高课堂实效的事业理想。我们知道,高效课堂源自有效教学,有产教学在于方法有效、练习有效、激励有效的集加。因此,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需要我们创新策略,从细节做起,让学生主体参与,积极作为,从而在有效的学习中提高学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教的实效性。近年来,随着课改深入,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努力实践与探索的追求方向。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提高之实践策略。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情境是新课改提高教学有效性策略中的重要一辙,也是大家的共识。然而实践中部分教师为情境而情境,华而不实,花大量时间创设而没有多大效果,或效果没完全发挥出来,因此,我认为我们创设情境做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才能增大有效性。
(一)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活动,作为教学的载体---情境也应做到目的明确。我们知道,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二)情境应具有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可创设伦敦奥运会金牌获奖数量的情境,请学生根据统计表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情境应根据认知规律创设。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采用有效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学生学得数学知识、习得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新课标要求“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我认为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一)不排除接受学习。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说“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说明接受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有一定市场的。我们应该承认,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科学,有其特有的结构性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的学习还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教师的讲解或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获得,而无探究的必要。如: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规定,四则运算顺序的规定,等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注重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数学知识的能动建构者,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在自学中获得得知识与能力。自主学习可在接受学习前,就是所谓的预习;也可在接受学习中,即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在这儿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一定让学生自主习得。
(三)重视小组探究学习。“小组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运用,如“教学“量长量”时,主要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在重视探究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数学学习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学生处处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我们更多要考虑的是学习内容是否适合于探究学习,从而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三、采用有效评价策略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特别是小学生,他们被尊重、被表扬的心理需求更强烈。因此,我们作为激励学习主体参与的教师,就不要吝惜表扬和赏识,需要较多的激励评价,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成功所带来的乐趣,这利于提高他们积极性,增强学习有效性。课堂中积极的评价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还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生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同时,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互相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我们呼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拥有积极而亢奋的情感。
当然,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要抓好细节,注重环节,只有过程有效,才能保证整个课堂高效。所以,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梁菁,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策略探索[J].教学参考,2015年。
[2]程瑶,引导小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的策略探索[J].林区教学,2013年。
[3]应卫同,探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有效性 提高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新课改的主题,也是教师提高课堂实效的事业理想。我们知道,高效课堂源自有效教学,有产教学在于方法有效、练习有效、激励有效的集加。因此,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需要我们创新策略,从细节做起,让学生主体参与,积极作为,从而在有效的学习中提高学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教的实效性。近年来,随着课改深入,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努力实践与探索的追求方向。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提高之实践策略。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情境是新课改提高教学有效性策略中的重要一辙,也是大家的共识。然而实践中部分教师为情境而情境,华而不实,花大量时间创设而没有多大效果,或效果没完全发挥出来,因此,我认为我们创设情境做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才能增大有效性。
(一)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活动,作为教学的载体---情境也应做到目的明确。我们知道,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二)情境应具有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可创设伦敦奥运会金牌获奖数量的情境,请学生根据统计表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情境应根据认知规律创设。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采用有效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学生学得数学知识、习得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新课标要求“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我认为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一)不排除接受学习。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说“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说明接受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有一定市场的。我们应该承认,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科学,有其特有的结构性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的学习还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教师的讲解或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获得,而无探究的必要。如: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规定,四则运算顺序的规定,等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注重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数学知识的能动建构者,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在自学中获得得知识与能力。自主学习可在接受学习前,就是所谓的预习;也可在接受学习中,即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在这儿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一定让学生自主习得。
(三)重视小组探究学习。“小组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运用,如“教学“量长量”时,主要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在重视探究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数学学习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学生处处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我们更多要考虑的是学习内容是否适合于探究学习,从而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三、采用有效评价策略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特别是小学生,他们被尊重、被表扬的心理需求更强烈。因此,我们作为激励学习主体参与的教师,就不要吝惜表扬和赏识,需要较多的激励评价,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成功所带来的乐趣,这利于提高他们积极性,增强学习有效性。课堂中积极的评价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还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生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同时,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互相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我们呼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拥有积极而亢奋的情感。
当然,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要抓好细节,注重环节,只有过程有效,才能保证整个课堂高效。所以,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梁菁,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策略探索[J].教学参考,2015年。
[2]程瑶,引导小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的策略探索[J].林区教学,2013年。
[3]应卫同,探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