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如何让初中数学教学与考试同轨”的策略
【作者】 刘 邦
【机构】 四川井研县高凤初中
【摘要】【关键词】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学工作,质量是生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力永恒的主题,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家长对整个教育教学工作效益的终极衡量标准。考试,各种单元测试、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考高考等,则是教育教学质量优劣程度的直接表现形式。要实现教学的价值,我认为“教与考”必需同轨,否则付出未必就有回报。笔者在近二十年的教学工作和迎接各种考试中,深有体会地总结了几点建议,与读者分享。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与考试 同轨 策略
生活中,我们很多数学老师常常抱怨,我付出了那么多,学生怎么就是考不好,小学成绩还可以,怎么初中这么差等等。仔细观察他们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深入研究很多数学老师的思维、理念,你就会发现,不是老师不敬业,也不是学生不努力,是教学与考试不同轨,特别是付出了巨大努力的数学老师,中考成绩公布后大失所望,尤为感叹。
面对我们学生的现状,面对考试的残酷,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查摆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们的努力实现最大限度的回报。总结和吸取了多年来的数学教学经验教训后,在综合分析新的教法思路并通过实践的基础上,归纳了几点我对加强教学与考试同轨的策略,仅供大家参考。
一、 德育为先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1】孔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两位教育家的名言告诉我们,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更重要的是教育者,同时也说明,教学是以育人为基础的,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身正垂范。
现实中,往往很多教师看到的是:学生厌学、被动懒散、粗心大意、不求上进等不好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学生思想问题没解决好。主要根源在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态度不端正,有言无行。因此要发挥教学的艺术功能,运用有效办法和技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这样,教师的教学就不是“对牛弹琴”了,我们的工作才能取得效益。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目的和动力,都能端正学习态度后,再普通的教学者都会收获颇多,教学工作就会事半功倍。这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3】不然,再大的努力,再多的付出都只会无的放矢,徒做“无用功”。
二、把握好教学中心环节。
课堂教学是数学课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学与考一致性的关键因素。一是把功夫下在课前。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课、计划并组织课堂结构、做好预案,这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前提。二是把主要力量放在课堂上。创设贴近生活又有创意的课堂环境、运用具有“诱惑力”的引导活动,激励和启发学生的兴趣,严谨、完整并游刃有余的课堂组织,教师的引导示范与学生的借鉴拓展相统一。课堂精讲例题,教会学生如何学怎样做,在数学思维方式方法和解题技巧上多下功夫,提高45分钟课堂效率。三是把查漏补缺、巩固提高放在课后。督促检查、批改作业、辅导补差,则利用课后有针对性地分层次的进行因材施教。谈心理,讲方法,补缺陷,增信心,多鼓励肯定是提高教学质量强有力保障措施。
例如在讲“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节知识点时,我先阅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设计好一节课的活动内容与过程安排,然后用一个 “百个和尚吃百个饼” 民间故事引入这节课的主题——二元一次方程组,激发起了学生想求解的兴趣,逐步引出:审题——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并列方程——求解方法——验证写答——反思总结的逻辑过程,教师的引导与示范,学生的兴趣与思路也随教学的深入,无形中学生就能模仿并拓展学习过程和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又完成了教学主要环节和内容,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效率。好了,学生已经全程跟随老师走了一遍,对本节知识点、基本步骤、基本方法有了一个全面了解,为融会贯通去解决相似问题打下了基础,学生肚子里基本“有货”了。最后教师再精选1~2道题,让学生在借鉴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并完成练习题,去巩固本节知识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中融入考试要素。
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讲解,组织和控制,监督和检查,反思与改进后,就基本完成了课堂的主要任务。但我们不是为教学而教学,也不单单是按照课标要求去完成教学,最终还是要通过组织的考试来衡量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融入考试的要素。教学上,教师是主导者,是裁判员,学生是主体,是知识的实践者和验证员,最终要通过一定的考查方式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说白了就是要能考得。初中数学不是空洞的纯理论知识,任何理论学习都要能解决实际问题,正所谓“学以致用”才是硬道理。因此,教师不能只教知识,重要的是要教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能结合考试特点。
我们都知道,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是初中很重要的内容。教材上能让学生学到函数的定义、解析式、性质特点、图像及移动、表示方法等知识,教师也能轻松把这些知识点教给学生,大多数学生也能掌握,但不一定能通过考试,特别是中考。为什么呢?教与学分离了,学与考不协调。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些知识还是记住了这些知识点,是知道这些内容还是能综合分析运用这些内容?答案是:没有理解,不会灵活运用知识!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把(下转第41页)(上接第35页)考试主要题型、主要考点、命题方式、联系实际、分析方法、解题技巧等书本上没有的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才是真正学会了函数的知识。
这就是一道关于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典型综合应用题。就以第一小问为例,学生一般思维是:要求解k的值就需要知道AB两点任一点的坐标,但是本题哪个点坐标都求不出来,的面积为,只能想到底乘高乘1/2,更进一步想到xy的乘积为4,已知和未知关联的线索短了,怎么得分呢,学生也烦恼。假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曾经引导过学生去探索过数学建模,思考过数学思想,实践过类似题型,学生是会轻易解答正确的。用数形变换来解决k=xy,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整体思想解决面积与A(x,y)的关系(不需求出xy具体值,只要知道xy的乘积即可求出k的值)。其他举例就不再累赘表述,总之,结合考试来教学才能让学生既学得牢又考得好,实现教学与考试的同轨。
四、钻研钻透考题,模拟考试检验教学效果。
教师不但要组织好课堂教学环节,更要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掌握科学分析方法、教学中贯穿应考能力的检测、辅导中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盲目的“题海战术”不提倡,精选题目,贴近中考,强调注意事项,训练答题技巧才是一名优秀教师教学工作的核心精髓。
参考文献:
【1】张万祥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1-1
【2】孔子及弟子《论语·子路篇》 春秋时期
【3】孔子及弟子 《论语·雍也》 春秋时期
【4】乐山市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2015-6-13
作者简介:刘邦,男,1975年生于四川井研县,自考四川大学管理系本课毕业后在区乡初中从教近二十年,担任过班主任、团委书记、计算机信息管理室、工会委员、德育办公室等职务,长期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先后获得过县团委、教育局、政府部门颁发的各种奖励,在县、市、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关于管理、教学、教研、德育等方面的论文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