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应采取多样化方法

【作者】 蒋小荣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乔家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易让学生感受到枯燥和空洞。如果再不从传统“一言堂”讲解风中突围,学生主体性更不易得到充分调动。因此,思想品德教育需要教学方法多样化。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教学方法  多样化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传统讲解之风的影响,很多课堂教学都是教师“一言堂”,而且是以“禁令”的方式完成说教。这让学生感受到的只是空洞与枯燥,故而学生都觉得思想品德学习很乏味。在全面践行新课改的今天,“满堂讲”被“扫地出门”,倡导教学方法多样化。作为奠基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学科,其教学方法也应是多样的,灵活的,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趣味情境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小学生更是以兴趣为支撑的学习者,有了兴趣,他们学习积极,倍感学习快乐,没有兴趣所体验到的全是负担和压力。因此,激趣应成为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首始,不仅如此,还要让整个教学过程都趣味连连,才能更好地促进主体参与,收到良好效果。而要达到这样目的,我们就可以运用趣味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思想、践品德。因此,实践中,我们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临其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境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这一方法是根据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心理特点提出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境感染法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二、采用角色表演法
  品德与社会课的明理可通过小品表演或现场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采用“角色换位,引发共鸣”,达到情动欲行的目的。在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们自己做主”一文时,可让学生结合班上选举班委干部这一现象进行表演,抓阄、竞选、推举、指定等各种形式来一次班干部的临时选举,看哪一种形式更适合学生的心理接受需求,通过这些形式,让学生以不同的角色转换,看选举出来的班委干部是否深得人心。这种形式既使学生上得趣味盎然,生动活泼,又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以艺术的感染力增强这门课的教育性。
  三、故事喻理性
  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运用故事喻理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揭示故事所蕴涵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哲理。使用“故事喻理法”时要注意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了“喻理”性,舍本而求末。
  四、引导讨论法
  这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五、榜样分析法
  这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教学目标,以领袖人物和英雄模范为榜样,分析他们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产生高贵品质的原因。通过榜样分析,使得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榜样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榜样分析法必须注意选择榜样,根据教学目标和确定选择什么样的榜样,也就是说要注意榜样选择的针对性和典型性。学习榜样的目的在于见行动,引导学生去践行。如学习邱少云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上完课之后要经常让学生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自觉遵守纪律,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六、社会调查法
  可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实地调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有助于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如对学生进行“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到交警大队去调查,通过大量的例子使学生懂得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性,以及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应当注意凡事“预则离,不预则废”,教师要事先做好准备,拟定调查的目的、内容、步骤,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的成功,避免负面影响。社会是复杂的,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往往在主流的下面存在着某些负面的影响,在社会调查中要注意负面影响,并使学生在明辨是非中获得某种免疫力。
  总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保证,才是让学生都积极参与的有效策略,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现状,我们只有做到新颖别致多样,才能让其主体性充分发挥建构作用。正如巴甫洛夫所说的:“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更深层的规律,从而更有效地改造世界。”从这一角度来说,我们都应当十分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基本方法的选用和重组,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参与,收到实际效果,提高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舒山,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4年。
  [2]赵春红,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研究[J].未来英才,2016年。
  [3]张平,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创新谈[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