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是这样的

【作者】 杨 勇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凤山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有效的数学教学应从营造和谐民主氛围开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教学,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优化实践练习平台,让学生在应用数学中形成数学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性  提高
  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是我们数学教师的一致追求,也是我们所有努力汇成的最终愿望。但传统数学教学的高耗低效,让很多人都感到迷茫,如何才能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呢?多年的新课改实践让我有了很多头绪。下面,我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才能数学教学有效性。
  一、营造民主和谐教学氛围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兴奋剂,而且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润滑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到:“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在进行有效教学的探索实践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上,我们要营造了种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通过教材的情景图编成故事,用数学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来参与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教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要求“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践行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理念。而有效的数学教学应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教育”。因此,实践中,我们应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也得到充分的发展。如在教学三年级第四单元《统计》时,课本的例题是“王叔叔整理某地4月份空气质量情况,让学生完成统计表”,题中的事件是“空气质量统计”,我觉得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于是,我们可将此改变成“参加学校兴趣小组学生人数的统计”,经过这样改换,显然能提升学生的亲切感,学生就会听得有劲、学得快乐,主动性高,积极性强。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学有效果,而且获得方法。在如今知识爆炸这个时代,成功的教育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是否乐于在生活中联系数学、发现数学、乐于探究,形成探索知识的习惯和方法。这才是真正“效”的体现。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没有提问就没有课堂教学。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实践中,我们要掌握好提问这门艺术,就应勤思考、多分析,精心设计“问”的内容,努力优化课堂的提问方式方法。提问,对于教师来说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而对于学生来说,这是驱动思维、蓄积而发的内在表现。课堂提问贯穿课堂,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教材中主要内容的奇巧之处来提出疑问,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重点知识提出问题,以引起质疑、思考;要善于把握教学时机投以一石,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恰当地利用课堂提问,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是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
  四、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新理念,是新课标极其推崇的,它作为传统接受式教学“对立面”而发展起来的。创设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情境,就是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通过自学、发现、探究、总结等环节,体验知识探索的快乐。这个过程能使学生思维更为敏捷,迸发创新火花。与探究性教学相对应的就是探究性学习,实施探究性的教,必然要实施探究性的学,体现在实践中,我们就需要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间,不拘泥于教材,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9+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起始阶段。首先指导学生用凑十法,然后用语言描述使用凑十法的过程,最后同桌交流探讨“9+2”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8+3”、“7+4”、“6+5” 等同类题目。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得到开拓。在新课改实践中,情境策略作为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受到了很多教师的热捧。
  五、优化设计开放性课堂练习
  课堂是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形成能力的有效平台,也是落实数学实践性的有效方式。随着数学课程的实施,数学课程模式和课程结构多样化已成数学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使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我们可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观察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教师的问题要有灵活性、开放性、多变性。这样,给学生发展求异思维创造了空间,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总之,要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我们应创新策略,多措并举。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教学”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追求。我们要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只有我们不懈地追求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形成探究、合作、对话的课堂教学文化。
  参考文献:
  [1]姜迪琴,小学数学有效教学[J].教育,2015年。
  [2]张薇薇,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0年。
  [3]林振东,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