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语文课堂中多媒体使用易出现的误区浅析
【作者】 黄玉丹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罗渡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任何工具都具有两面性,多媒体也不例外。我们只要克弊扬长,尽可能减少误区,才可能提高其使用效率。语文教学尤其如此。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 误区 出现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及“班班通”工程的全面落实,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传统教育观念、思想和方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为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拓宽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然而,在为精彩纷呈的多媒体课堂喝彩之余,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多媒体教学中,已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误区。许多老师把多媒体当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唯一法宝,一味地求多、求新,甚至本末倒置,过分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大容量,使得多媒体成为新的灌输工具,课堂上热闹有余而整体教学效果不佳。下面,我主要从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谈谈多媒体使用上的误区。
一、多媒体技术替代教师作用,喧宾夺主
多谋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直都定位在辅助教学上,而没有自立门户,它虽然能打破单一的传统教学柃式,有形象直观的化抽象作用,能给课堂带来活力和生动,使课堂教学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改变,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但还是改不了“辅助”的定位,这一点,我们应该教师应该谨记。但也有不少老师认为,说:过不了多久,我们的老师就可以坐在办公室里给学生上课了,或许作一个课件,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多媒体将我们解放啦!我认为这种想法是一个误区,因为多媒体技术虽然拥有这么多的优势,但不可能是语文教学的万能钥匙,那希望通过多媒体技术代替教师作用的想法是非常片面甚至错误的。因为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去感受语文的魅力所在,这是多媒体不能达到的效果。同时,课堂上,还需要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进行合作,探究,在讨论的过程中适时的进行引导,点拨来获取新的知识,得到新的体验。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视听轰炸,把人当作容量巨大的计算机的做法,将再次把我们拉回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只不过是由“人灌”变为“机灌”。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也就将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望。所以,我认为多媒体就可以取代教师而成为课堂的主宰的想法,是非常片面的。如果采取这样的做法,更是错误致命的。
二、过分地追求多媒体的“花哨”,事倍功半
传统语文教学,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有限的教育信息无法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求,更不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能有效地缩短教学时间,充实教学内容,增大课堂容量,让学生愉快接受学习,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正是因为如此,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才越来越广泛。但在实际教学中如过多地追求这些新技术、新技巧,将会产生不良效应。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一位老师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并在课件的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新的技巧,连每一对象的声音、颜色、进出场方式都以不同的样式呈现。结果,学生注意到的是这些对象产生的花样,为之着迷是多媒体的“花哨”,而课堂教学真正在达到的目的方面的效果却不理想,可谓是得不偿失。其结果是学生要学的,教师要讲都淹没在一片“热闹非凡”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对媒体的兴趣将代替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说,在课堂教学中,不要过多地、过滥地追求这些新技术、新技巧,要根据需要,合情合理合时地应用,使之为上课宗旨服务,成为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能越俎代庖。
三、教学流程过于程序化,师生难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运用多媒体上课,特别是现在,很多语文老师喜欢运用课件全程运用,在课前就已经将很多的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在课件中安排好了,上课的时候,只要点击鼠标,课文的内容就按一定的顺序就展示出来了,而这些课件展示的教学内容过于程序化,不利于鼓励学生发现、探究问题,因为课堂问题都是教师提前设汁好了的,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泯灭,必将使教育“穿新鞋走老路”。我听过许多老师用多媒体上课,都犯有这样的毛病,认为一堂课只要按老师的设计把他表演完了,这节课就算是结束了,而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这样一来,师生之间就很难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用课件演示代替板书设计,用媒体诵读代替教师范读,用音像动画、网络资料代替讲解,教师站在交互式电子白板前,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减。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是需要交流与沟通的,师生面对面的进行传授知识时,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传情达意的动作、内涵丰富的面部表情无疑是最好的传授方式。而这一切是端坐在电脑前的教师和计算机都难以做到的,更别说注意学生个体,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那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便只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去掌控课堂,学生就成了始终仰着脖子的观众,而不是学习的主体。
总之,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有着广泛运用,我们应该科学合理的运用,虽然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同时它也有其先天的不足。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扬长避短,适时使用,只能把多媒体作为我们教学中的辅助工具,超越此界线,那么多媒体就不是在发挥优势了,而是成为减效工具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好钢”用在“刀刃”上,使之为我们语文课堂添光增彩,为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服务。
参考文献:
[1]甘世梅,浅谈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种使用误区[J].教学参考,2010年。
[2]梁小梅,浅析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的误区[J].新课程,2012年。
[3]李荣,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误区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 误区 出现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及“班班通”工程的全面落实,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传统教育观念、思想和方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为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拓宽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然而,在为精彩纷呈的多媒体课堂喝彩之余,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多媒体教学中,已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误区。许多老师把多媒体当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唯一法宝,一味地求多、求新,甚至本末倒置,过分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大容量,使得多媒体成为新的灌输工具,课堂上热闹有余而整体教学效果不佳。下面,我主要从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谈谈多媒体使用上的误区。
一、多媒体技术替代教师作用,喧宾夺主
多谋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直都定位在辅助教学上,而没有自立门户,它虽然能打破单一的传统教学柃式,有形象直观的化抽象作用,能给课堂带来活力和生动,使课堂教学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改变,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但还是改不了“辅助”的定位,这一点,我们应该教师应该谨记。但也有不少老师认为,说:过不了多久,我们的老师就可以坐在办公室里给学生上课了,或许作一个课件,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多媒体将我们解放啦!我认为这种想法是一个误区,因为多媒体技术虽然拥有这么多的优势,但不可能是语文教学的万能钥匙,那希望通过多媒体技术代替教师作用的想法是非常片面甚至错误的。因为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去感受语文的魅力所在,这是多媒体不能达到的效果。同时,课堂上,还需要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进行合作,探究,在讨论的过程中适时的进行引导,点拨来获取新的知识,得到新的体验。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视听轰炸,把人当作容量巨大的计算机的做法,将再次把我们拉回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只不过是由“人灌”变为“机灌”。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也就将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望。所以,我认为多媒体就可以取代教师而成为课堂的主宰的想法,是非常片面的。如果采取这样的做法,更是错误致命的。
二、过分地追求多媒体的“花哨”,事倍功半
传统语文教学,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有限的教育信息无法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求,更不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能有效地缩短教学时间,充实教学内容,增大课堂容量,让学生愉快接受学习,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正是因为如此,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才越来越广泛。但在实际教学中如过多地追求这些新技术、新技巧,将会产生不良效应。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一位老师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并在课件的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新的技巧,连每一对象的声音、颜色、进出场方式都以不同的样式呈现。结果,学生注意到的是这些对象产生的花样,为之着迷是多媒体的“花哨”,而课堂教学真正在达到的目的方面的效果却不理想,可谓是得不偿失。其结果是学生要学的,教师要讲都淹没在一片“热闹非凡”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对媒体的兴趣将代替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说,在课堂教学中,不要过多地、过滥地追求这些新技术、新技巧,要根据需要,合情合理合时地应用,使之为上课宗旨服务,成为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能越俎代庖。
三、教学流程过于程序化,师生难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运用多媒体上课,特别是现在,很多语文老师喜欢运用课件全程运用,在课前就已经将很多的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在课件中安排好了,上课的时候,只要点击鼠标,课文的内容就按一定的顺序就展示出来了,而这些课件展示的教学内容过于程序化,不利于鼓励学生发现、探究问题,因为课堂问题都是教师提前设汁好了的,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泯灭,必将使教育“穿新鞋走老路”。我听过许多老师用多媒体上课,都犯有这样的毛病,认为一堂课只要按老师的设计把他表演完了,这节课就算是结束了,而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这样一来,师生之间就很难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用课件演示代替板书设计,用媒体诵读代替教师范读,用音像动画、网络资料代替讲解,教师站在交互式电子白板前,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减。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是需要交流与沟通的,师生面对面的进行传授知识时,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传情达意的动作、内涵丰富的面部表情无疑是最好的传授方式。而这一切是端坐在电脑前的教师和计算机都难以做到的,更别说注意学生个体,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那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便只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去掌控课堂,学生就成了始终仰着脖子的观众,而不是学习的主体。
总之,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有着广泛运用,我们应该科学合理的运用,虽然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同时它也有其先天的不足。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扬长避短,适时使用,只能把多媒体作为我们教学中的辅助工具,超越此界线,那么多媒体就不是在发挥优势了,而是成为减效工具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好钢”用在“刀刃”上,使之为我们语文课堂添光增彩,为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服务。
参考文献:
[1]甘世梅,浅谈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种使用误区[J].教学参考,2010年。
[2]梁小梅,浅析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的误区[J].新课程,2012年。
[3]李荣,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误区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