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对中职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究
【作者】 魏国权
【机构】 重庆万州技师学院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中职文化基础课,也称为"公共课"。它是中职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中学学习文化课基础上的继续学习,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目前学生本身基础很差的情况下,如果简单重复中学的基础课程,学生感到厌烦,效果可想而知,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达不到学生就业的目的。因此,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后,有必要对文化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为此,我校通过历时4年对文化基础课进行大胆实践与探索,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文就如何对文化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谨表一孔之见,以飧读者。
关键词:中职 公共课 改革 实践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改
(一)课改背景
1. 新技术革命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拿什么来迎接?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答案是未来的劳动者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和技能,更需要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能力才能适应这一新的发展变化。而这种能力对劳动者个人来说,是成功的有效能力、基础能力,在现代社会,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对企业、单位来说,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提升员工的核心能力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对学校来说,以就业为导向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2. 不少中、高职院校在用人单位的调研中发现,企业用人,聘与不聘关键在综合素质。因此,在学生就业前,强化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并通过认证,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为自己拥有满意的工作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以上情况说明,进行课程改革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时不我待。
(二)课改的政策依据和科学论证
1.政策依据。本课改是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精神为指导,围绕新型工业化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而进行的课程改革。
2.科学论证。学生综合素质,即"职业核心能力",是自上个世纪70年代初由德国的梅腾斯提出,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他把职业人需要的能力分为: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后两者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职业核心能力。我国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末。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一项研究课题中首次将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划分为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三个层次。2007年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又推出了包括8个模块的职业核心能力体系。目前,推出的主要有六大职业核心能力,不少院校正在实施中并初见成效。
二、课改的目的意义
通过课改,实现五个转变。一是教学从"知识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二是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三是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四是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中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五是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实用性。
三、课改实施举措
(一)实施对象、课程
面向学校全体学生进行文化基础课程改革
(二)具体措施
1.成立师生团队式的教与学
一是采取观摩、学习、培训的形式储备课改师资力量;二是组建课改教学团队,根据课程设置需要,组建1个课程综合研发团队,1个课题研究组,4个教学团队:人文德育、职核能力、职业基础、职业艺体,团队之间互相交叉、融通、合作;三是组建学生课内学习小组和搭建课外实践体验平台(与社会合作建立教育基地)。
2.课改模式
推行"1+1"课改模式:人文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形成两大课程体系:即人文德育课程体系,对整个课程起引领作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对整个课程起导向作用,其课程内涵:人文德育+职核能力=综合素质→人文素养+核心能力=多功能人才→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双核"能力)=学会生活→追求做人+追求做事=追求幸福人生。
3.课程建设
(1)课程设置。课程总称:《通用职业素质》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必修课,分三大类:一类《人文德育》(以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二类《职核能力》(以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内容);三类《职业基础》(成考教程、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第二部分为选修课共12门:绘画、舞蹈、武术、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经典诵读、书法、演讲与口才、写作、器乐、健美操。
(2)课程理念。学会做人与学会做事并重,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对接,能力培养和社会需求趋同。
(3)课程特色。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设计素质课程,以能力递进的逻辑顺序排列课程,与工作世界,职业环境实现对接,让学习者通过工作体验,完成学习任务。
(4)课程特点。本课程的特点在于跨职业、非技术、可迁移。它涵盖领域多,适用范围广,实用性最强,可以使学习者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让学生终生受益,永不落伍。
4.核心课程解读
《人文德育》:旨在对学生进行规矩教育、人性教育、伦理道德教育("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把"以人为本、传承文化、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作为德育教育的核心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健全人格,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基。
《职核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对此能力有不同的叫法。《职核能力》主要包括:(1)《职业方法能力》(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2)《职业社会能力》(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
5. 教学活动实施
(1)学时安排。学制:2.5年完成所有职业核心能力课程(6个模块)。具体学时:必修课周课时2节(理论和活动课各1节);选修课每周平均1节。
(2)学材建设。建设单位:课改研发组、科研处、教务处三方共同组成,主要负责教材、学材、课件等教学资源的提供。教师教学团队配合开展科研、教研活动,负责校本教材材料的收集、整理、编写等工作。
(3)教学方法。推行"五步教学法"--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同时注重"静态+动态"教学,以动态为主;"言教+身教"教学,以身教为主。
(4)教学模式和形式。主要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采取"主题式、案例式、模拟式、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形式进行教学。
(5)教研方式。分块研讨、合作共享,从个案到共案,促成资源共享。
(6)学生学法和成果展示。学中做、做中学、边做边学、边学边悟。加强师生阶段性教学和学习成果展示,作为期末测评的主要依据,主要开展比赛活动,图片展,作品展等形式。
6. 完善师生考评机制
制定师生教学和学业考评细则,采取多元化考评办法,对教师实行自评+组评+生评+校评的多元化测评。对学生实行自评+互评+师评+校评+企评的多元化考评。
四、课改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课改,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初、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及充满正能量的综合型人才。主要概括为"1234"人才目标,即一种品性:孝礼诚敬;两种精神:敬业奉献、耐挫抗压;三个意识:安全责任、团队承担、关爱感恩;四大能力:学习沟通、组织管理、合作解决、应用创新。
五、课改成效
通过历时4年对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不管从教师、学生、学校还是社会层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和普遍关注。
(一)教师方面
教师业务能力增强,教研风气较以往浓厚,学术水平有所提高,教学态度端正,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团队优化,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增强,主要表现在:
1.实现"五个转变"。通过课程改革与实施,教师基本达到五个转变,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实用性。
2. 强化过程和考评管理。一是制定系列课改工作制度:制定了《课改团队工作职责》、《教师教学工作笔记》(规范化)。二是创新师生考评机制:制定了《重庆万州技师学院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估量化考核》、《重庆万州技师学院学生学业考评标准》(附细则)和《重庆万州技师学院学生学业考评表》。
3.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三种教育体系:一是构建"人文"教育体系(学习践行《弟子规》);二是构建"6S"教育体系(①整理,②整顿,③清扫,④清洁,⑤素养,⑥安全);三是构建"养成"教育体系(①养成形成文明习惯,②养成历练意志品格,③养成提升职业素养)。创新三个教学管理:创新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实施、创新教学评价。创新三种教学方法:一是开展调查研究法;二是开展教学试验法;三是开展行动研究法。
4.教研活动制度化,常态化。为把课程实施落实到实处,坚持每单周星期二下午开展50分钟的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活动,要求每个任课教师分享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得失,不断反思总结,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研方式采取分块研讨、合作共享
5.教师成果。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在担任课改课程的25名教师中,有10名教师在校内上了优质示范课,有15名教师的教学课件被评为优质课件,受到学院师生的一致好评。有17篇相关论文获市级等级奖,有6篇论文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
(二)学生方面
1. 学生学习态度较以往端正,学习能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学习兴趣浓厚,做人做事方向目标更明确,在做人方面,加强了学生的人性教育、规矩教育和道德教育;做事方面,在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方面得到广泛训练,使学生的思想更加正念,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更加主动积极,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和提升。
2. 在学生中开展"学生寒假孝行活动",成立"致知"国学社志愿者服务团队,开展多次社区敬老院服务活动,此举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评价,是践行《人文德育》课程的具体体现,达到教育的目的。组织学生通过主题活动,自制作品,到目前已收到学生绘画、写作、摄影、视频等大约500余件。
3. 改变了学生枯燥乏味的学习状况,能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获,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成就感。通过学生对课改的问卷调查,有95%以上的学生认同学校开设的《人文德育》和《职核能力》课程。
六、结语
通过课改,初步改变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对促进学校教风、学风和校风的根本好转起到积极作用,为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但在课程实施的路上,我们还有更多,更艰巨的任务要去完成、去实现。虽然任重道远,但我们有信心,能通过课改团队的共同努力,进行大胆改革,不断创新、实践,定将课程改革推向新高潮,形成学校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对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思考》蒋乃平 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年第10期。
2.《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调查分析》职教论坛 2000年 第12期。
3.《培养关键能力: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 吴雪萍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10月 第30卷 第6期。
4.《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孙文学,曾庆军等(职业教育版) 2001年 第1期。
5.《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童山东 2015年5月第1版。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
7.《关于开展技工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86号)
8.《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9.《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办、国办〔2017〕1号)
作者简介:魏国权,男,汉族,1966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高级讲师,现系重庆万州技师学院科研处主任,担任学校课程开发和课题研究负责人,《人文德育》校本教材主编。
关键词:中职 公共课 改革 实践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改
(一)课改背景
1. 新技术革命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拿什么来迎接?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答案是未来的劳动者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和技能,更需要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能力才能适应这一新的发展变化。而这种能力对劳动者个人来说,是成功的有效能力、基础能力,在现代社会,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对企业、单位来说,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提升员工的核心能力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对学校来说,以就业为导向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2. 不少中、高职院校在用人单位的调研中发现,企业用人,聘与不聘关键在综合素质。因此,在学生就业前,强化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并通过认证,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为自己拥有满意的工作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以上情况说明,进行课程改革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时不我待。
(二)课改的政策依据和科学论证
1.政策依据。本课改是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精神为指导,围绕新型工业化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而进行的课程改革。
2.科学论证。学生综合素质,即"职业核心能力",是自上个世纪70年代初由德国的梅腾斯提出,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他把职业人需要的能力分为: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后两者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职业核心能力。我国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末。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一项研究课题中首次将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划分为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三个层次。2007年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又推出了包括8个模块的职业核心能力体系。目前,推出的主要有六大职业核心能力,不少院校正在实施中并初见成效。
二、课改的目的意义
通过课改,实现五个转变。一是教学从"知识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二是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三是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四是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中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五是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实用性。
三、课改实施举措
(一)实施对象、课程
面向学校全体学生进行文化基础课程改革
(二)具体措施
1.成立师生团队式的教与学
一是采取观摩、学习、培训的形式储备课改师资力量;二是组建课改教学团队,根据课程设置需要,组建1个课程综合研发团队,1个课题研究组,4个教学团队:人文德育、职核能力、职业基础、职业艺体,团队之间互相交叉、融通、合作;三是组建学生课内学习小组和搭建课外实践体验平台(与社会合作建立教育基地)。
2.课改模式
推行"1+1"课改模式:人文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形成两大课程体系:即人文德育课程体系,对整个课程起引领作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对整个课程起导向作用,其课程内涵:人文德育+职核能力=综合素质→人文素养+核心能力=多功能人才→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双核"能力)=学会生活→追求做人+追求做事=追求幸福人生。
3.课程建设
(1)课程设置。课程总称:《通用职业素质》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必修课,分三大类:一类《人文德育》(以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二类《职核能力》(以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内容);三类《职业基础》(成考教程、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第二部分为选修课共12门:绘画、舞蹈、武术、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经典诵读、书法、演讲与口才、写作、器乐、健美操。
(2)课程理念。学会做人与学会做事并重,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对接,能力培养和社会需求趋同。
(3)课程特色。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设计素质课程,以能力递进的逻辑顺序排列课程,与工作世界,职业环境实现对接,让学习者通过工作体验,完成学习任务。
(4)课程特点。本课程的特点在于跨职业、非技术、可迁移。它涵盖领域多,适用范围广,实用性最强,可以使学习者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让学生终生受益,永不落伍。
4.核心课程解读
《人文德育》:旨在对学生进行规矩教育、人性教育、伦理道德教育("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把"以人为本、传承文化、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作为德育教育的核心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健全人格,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基。
《职核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对此能力有不同的叫法。《职核能力》主要包括:(1)《职业方法能力》(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2)《职业社会能力》(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
5. 教学活动实施
(1)学时安排。学制:2.5年完成所有职业核心能力课程(6个模块)。具体学时:必修课周课时2节(理论和活动课各1节);选修课每周平均1节。
(2)学材建设。建设单位:课改研发组、科研处、教务处三方共同组成,主要负责教材、学材、课件等教学资源的提供。教师教学团队配合开展科研、教研活动,负责校本教材材料的收集、整理、编写等工作。
(3)教学方法。推行"五步教学法"--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同时注重"静态+动态"教学,以动态为主;"言教+身教"教学,以身教为主。
(4)教学模式和形式。主要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采取"主题式、案例式、模拟式、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形式进行教学。
(5)教研方式。分块研讨、合作共享,从个案到共案,促成资源共享。
(6)学生学法和成果展示。学中做、做中学、边做边学、边学边悟。加强师生阶段性教学和学习成果展示,作为期末测评的主要依据,主要开展比赛活动,图片展,作品展等形式。
6. 完善师生考评机制
制定师生教学和学业考评细则,采取多元化考评办法,对教师实行自评+组评+生评+校评的多元化测评。对学生实行自评+互评+师评+校评+企评的多元化考评。
四、课改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课改,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初、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及充满正能量的综合型人才。主要概括为"1234"人才目标,即一种品性:孝礼诚敬;两种精神:敬业奉献、耐挫抗压;三个意识:安全责任、团队承担、关爱感恩;四大能力:学习沟通、组织管理、合作解决、应用创新。
五、课改成效
通过历时4年对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不管从教师、学生、学校还是社会层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和普遍关注。
(一)教师方面
教师业务能力增强,教研风气较以往浓厚,学术水平有所提高,教学态度端正,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团队优化,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增强,主要表现在:
1.实现"五个转变"。通过课程改革与实施,教师基本达到五个转变,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实用性。
2. 强化过程和考评管理。一是制定系列课改工作制度:制定了《课改团队工作职责》、《教师教学工作笔记》(规范化)。二是创新师生考评机制:制定了《重庆万州技师学院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估量化考核》、《重庆万州技师学院学生学业考评标准》(附细则)和《重庆万州技师学院学生学业考评表》。
3.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三种教育体系:一是构建"人文"教育体系(学习践行《弟子规》);二是构建"6S"教育体系(①整理,②整顿,③清扫,④清洁,⑤素养,⑥安全);三是构建"养成"教育体系(①养成形成文明习惯,②养成历练意志品格,③养成提升职业素养)。创新三个教学管理:创新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实施、创新教学评价。创新三种教学方法:一是开展调查研究法;二是开展教学试验法;三是开展行动研究法。
4.教研活动制度化,常态化。为把课程实施落实到实处,坚持每单周星期二下午开展50分钟的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活动,要求每个任课教师分享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得失,不断反思总结,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研方式采取分块研讨、合作共享
5.教师成果。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在担任课改课程的25名教师中,有10名教师在校内上了优质示范课,有15名教师的教学课件被评为优质课件,受到学院师生的一致好评。有17篇相关论文获市级等级奖,有6篇论文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
(二)学生方面
1. 学生学习态度较以往端正,学习能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学习兴趣浓厚,做人做事方向目标更明确,在做人方面,加强了学生的人性教育、规矩教育和道德教育;做事方面,在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方面得到广泛训练,使学生的思想更加正念,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更加主动积极,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和提升。
2. 在学生中开展"学生寒假孝行活动",成立"致知"国学社志愿者服务团队,开展多次社区敬老院服务活动,此举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评价,是践行《人文德育》课程的具体体现,达到教育的目的。组织学生通过主题活动,自制作品,到目前已收到学生绘画、写作、摄影、视频等大约500余件。
3. 改变了学生枯燥乏味的学习状况,能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获,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成就感。通过学生对课改的问卷调查,有95%以上的学生认同学校开设的《人文德育》和《职核能力》课程。
六、结语
通过课改,初步改变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对促进学校教风、学风和校风的根本好转起到积极作用,为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但在课程实施的路上,我们还有更多,更艰巨的任务要去完成、去实现。虽然任重道远,但我们有信心,能通过课改团队的共同努力,进行大胆改革,不断创新、实践,定将课程改革推向新高潮,形成学校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对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思考》蒋乃平 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年第10期。
2.《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调查分析》职教论坛 2000年 第12期。
3.《培养关键能力: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 吴雪萍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10月 第30卷 第6期。
4.《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孙文学,曾庆军等(职业教育版) 2001年 第1期。
5.《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童山东 2015年5月第1版。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
7.《关于开展技工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86号)
8.《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9.《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办、国办〔2017〕1号)
作者简介:魏国权,男,汉族,1966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高级讲师,现系重庆万州技师学院科研处主任,担任学校课程开发和课题研究负责人,《人文德育》校本教材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