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马玉伟
【机构】 山东省郯城第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以酸雨、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和自然资源能源枯竭等为代表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有效地保护环境,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我国也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面对目前日益加重的环境问题,加强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环境教育更是刻不容缓。而利用教育资源实施环境教育是行之有效的,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青年一代是祖国建设与发展的未来与骨干力量,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提高青年一代环境保护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举措,相信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并由此带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1.环境教育不容忽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环境状况并不乐观。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向自然界索取的自然资源也越来越多,给全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平衡,为历史所淘汰。如今,土地荒漠化、酸雨、雾霾、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要想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入手进行环境教育。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让青少年认识到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从而在生活与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要求。高中地理课不但是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还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科目。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学生不仅要通过教师讲授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能够把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做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灵活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需具备丰富的地理专业理论知识,能够深入理解地理教材的内涵,深入浅出地通过地理课本上各个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其与环境的结合点,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其责任感。将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结合,挖掘地理课本上的环境教育资源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基本方向,高中地理要重视这个方向,落实素质教育。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可行性
环境教育涉及到地理、化学、物理、生物等多个学科,在这些学科中,地理学科与它的关系最为密切。高中地理课程中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较为详细的描述,这一学科特性决定了它与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紧密相连。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拥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便利条件。环境教育是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渗透在高中地理的每一个细节中。无论是教学资料,还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都不会显得突兀,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进而有所行动。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具体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渗透环境教育。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课本上所列出的内容。但在如今的素质教育下,这一观念已经不合时宜。高中地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在给学生讲授基本的地理知识的同时,渗透环境教育。高中学生的理解力、洞察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让他们了解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认真备课,挖掘现有教材中蕴藏的环境教育要素,并尽可能地将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和地理课本上的某些知识点结合起来,给学生营造出环境教育无处不在的氛围,让环境教育真正成为地理教育的一部分,从而为更好地实施环境教育创设条件。
2.以高中地理教材为基础,渗透环境教育。高中地理知识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知识点繁多而零碎,要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并记忆这些知识,教师必须依据教材要求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来为学生讲授,并在授课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与环境教育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3.创新环境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课标的要求中,高中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是一体的,是相互融合、彼此渗透的,而不应该被区别对待。高中地理课堂不但要着重于培养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要将环境教育有意无意地穿插进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在努力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地理学习氛围的同时,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展示当前的自然状况和资源情况,给学生提供讨论话题,让学生围绕当前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相应的环保对策。通过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氛围中来,激发学生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其学习效率。
4.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多次实践后的智慧总结。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亲自实践的机会非常少,致使很多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把教材上的知识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环境问题的调查,指导他们分析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激励他们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共同为环境保护工作出一份力。这样,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开展主题活动,使环境教育走进家庭。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职责,环境教育也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停留在高中地理课堂上。为了更好地实现环境教育的力量,高中地理教师应在合适的时机组织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并邀请家长前来和学生一起参加。例如,举办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感染、熏陶每一位家长和学生,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切实做到节约用水用电、把垃圾分类整理等,把环境教育和地理教学进一步地紧密结合,使环境教育走进每一个家庭。把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而且更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环境问题,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力求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共同创建生态和谐的人类家园。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1.环境教育不容忽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环境状况并不乐观。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向自然界索取的自然资源也越来越多,给全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平衡,为历史所淘汰。如今,土地荒漠化、酸雨、雾霾、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要想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入手进行环境教育。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让青少年认识到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从而在生活与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要求。高中地理课不但是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还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科目。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学生不仅要通过教师讲授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能够把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做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灵活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需具备丰富的地理专业理论知识,能够深入理解地理教材的内涵,深入浅出地通过地理课本上各个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其与环境的结合点,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其责任感。将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结合,挖掘地理课本上的环境教育资源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基本方向,高中地理要重视这个方向,落实素质教育。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可行性
环境教育涉及到地理、化学、物理、生物等多个学科,在这些学科中,地理学科与它的关系最为密切。高中地理课程中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较为详细的描述,这一学科特性决定了它与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紧密相连。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拥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便利条件。环境教育是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渗透在高中地理的每一个细节中。无论是教学资料,还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都不会显得突兀,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进而有所行动。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具体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渗透环境教育。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课本上所列出的内容。但在如今的素质教育下,这一观念已经不合时宜。高中地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在给学生讲授基本的地理知识的同时,渗透环境教育。高中学生的理解力、洞察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让他们了解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认真备课,挖掘现有教材中蕴藏的环境教育要素,并尽可能地将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和地理课本上的某些知识点结合起来,给学生营造出环境教育无处不在的氛围,让环境教育真正成为地理教育的一部分,从而为更好地实施环境教育创设条件。
2.以高中地理教材为基础,渗透环境教育。高中地理知识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知识点繁多而零碎,要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并记忆这些知识,教师必须依据教材要求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来为学生讲授,并在授课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与环境教育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3.创新环境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课标的要求中,高中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是一体的,是相互融合、彼此渗透的,而不应该被区别对待。高中地理课堂不但要着重于培养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要将环境教育有意无意地穿插进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在努力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地理学习氛围的同时,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展示当前的自然状况和资源情况,给学生提供讨论话题,让学生围绕当前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相应的环保对策。通过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氛围中来,激发学生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其学习效率。
4.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多次实践后的智慧总结。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亲自实践的机会非常少,致使很多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把教材上的知识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环境问题的调查,指导他们分析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激励他们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共同为环境保护工作出一份力。这样,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开展主题活动,使环境教育走进家庭。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职责,环境教育也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停留在高中地理课堂上。为了更好地实现环境教育的力量,高中地理教师应在合适的时机组织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并邀请家长前来和学生一起参加。例如,举办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感染、熏陶每一位家长和学生,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切实做到节约用水用电、把垃圾分类整理等,把环境教育和地理教学进一步地紧密结合,使环境教育走进每一个家庭。把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而且更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环境问题,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力求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共同创建生态和谐的人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