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朗读的教学法
【作者】 李晓刚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老君镇楠木寺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包括读、写、听、说等。朗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提升理解能力。笔者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有效朗读教学法进行重点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朗;教学法
所谓朗读,就是出声地、响亮地读。“朗读”,从字词上分析,其不止具有“读”的特点,它还兼具“说”和“听”的特点。实践证明,朗读对于学生的发展助益不小,既能促进学生语言积累,又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还能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等。但目前,教师对于朗读教学基本只是走形式,让学生盲目地读,枯燥地读,效果不佳。为此,探索有效的朗读教学策略成为重点。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朗读的兴趣并非自然产生,而是需要教师以某种媒介,或者载体,将其心中的朗读激情点燃,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朗读。而情境的创设刚好符合学生所需,教师既可以利用语言向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某种景物,也可以引导学生驰骋思维,发挥想象力,从而抓住契机,顺势带领学生进入朗读佳境。例如,在教学《夕阳真美》这一课时,教师以情境带动学生朗读,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情境创设,向学生一一展示着不同角度、不同时节、不同地点拍摄的夕阳美景,并利用语言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师:哇,夕阳真美,此时我仿佛正吹着海风,欣赏着绝美的夕阳……同学们,你们见过的夕阳是怎么样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见过的夕阳分享)教师继续:“哪位学生愿意当一名朗诵家,读一读《夕阳真美》呢?”果然,这一招非常奏效,学生跃跃欲试,争着“秀”自己的朗读水平,争当与众不同的“朗诵家”。
二、 加强对课堂朗读教学的方法指导
在教师充分引起对朗读教学的重视后,有效开展朗读教学还必须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朗读教学是一个科学系统性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读一遍课文就结束,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专业的朗读指导。具体来说,在进行课文朗读前,教师应该先确保学生对文章中的文字都有一个明确的掌握,对字词的发音都能保证准确无误。特别是对于一些多音字比如“好奇”中的“好”应该读成四声,而“好学生”中的“好”应该读成三声等,对于这些细节教师一定要强调给学生。另外,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地停顿,对于语气的轻重如何把握。比如在阅读《丰碑》这一课文时,在读到“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在朗读这几句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握其中的思想感情,抓住其中关键的词语也就是“深深地”“缓缓地”等,在朗读时要加强语气,达到朗读的效果。此外,教师应该知道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快慢要合理,朗读的速度要适中,特别是对于诗歌来讲,因为诗歌的篇幅一般不是特别长,所以更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语气与语调,因为语气语调对于传递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文章的主旨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我们在朗读《狼牙山五壮士》中壮士的口号声“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时就一定要以高亢的语调来传达其中的豪迈之情。
三、 师生恰当评价,促学生多读
在朗读评价中采用教师评、学生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通过朗读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感悟、体会,谈谈自己的眼前浮现了什么。如:在学习人教版第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文章的开头描写小女孩所处的寒冷、凄凉的环境。朗读时,朗读者的内心要充满对小女孩深深的同情,语调低沉、缓慢。对环境要着重表现出“冷”“雪”“黑”,对小女孩要着重表现出“冷”“饿”。读后引导学生评论,如“在大家团聚的大年夜,小女孩却不敢回家,我听出了小女孩的孤苦。”写小女孩的悲惨结局。第12自然段,第一句对小女孩的描写,朗读时语调要低,声音不要大,语速缓慢,停顿增多。第二句可这样处理停顿:“她/死了,//在大年夜/冻死了。”朗读这一句,语气凝重,语调低沉,但又要饱含悲愤交加的感情。让学生评价时“美丽可爱的小女孩竟然在大年夜冻死街头,让我想到这个社会太残酷了。”
四、 享受画面美感,指导感情朗读
小学语文教师朗读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十分重要,可以通过具体课文内容中的美好画面来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比较关注画面设计,让小学生在朗读课文过程中,如同是在欣赏一幅美丽而奇妙的画卷,而且课文内容涉及范围较广,有的是大自然的鸟虫鱼兽,有的是起义的花草树木,有的则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朗读这些课文过程中,都能够促使小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赏心悦目地欣赏美景。例如,在进行《桂林山水》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同时,享受文章中描述的美丽画面,体会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当小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这些美丽画面之后,他们在朗读课文过程中就能够主动激发自身的情感,有感情地去朗读课文。另外,像《七月的天山》《观潮》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等课文,均可采用此种朗读教学法。
总之,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朗读教学对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全面优化和改善朗读教学法,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朗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孙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3(05);
【2】庄梅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04);
【3】葛东民.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学周刊,2015(32);
【4】黄小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的作用分析[J].学周刊,2014(36).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朗;教学法
所谓朗读,就是出声地、响亮地读。“朗读”,从字词上分析,其不止具有“读”的特点,它还兼具“说”和“听”的特点。实践证明,朗读对于学生的发展助益不小,既能促进学生语言积累,又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还能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等。但目前,教师对于朗读教学基本只是走形式,让学生盲目地读,枯燥地读,效果不佳。为此,探索有效的朗读教学策略成为重点。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朗读的兴趣并非自然产生,而是需要教师以某种媒介,或者载体,将其心中的朗读激情点燃,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朗读。而情境的创设刚好符合学生所需,教师既可以利用语言向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某种景物,也可以引导学生驰骋思维,发挥想象力,从而抓住契机,顺势带领学生进入朗读佳境。例如,在教学《夕阳真美》这一课时,教师以情境带动学生朗读,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情境创设,向学生一一展示着不同角度、不同时节、不同地点拍摄的夕阳美景,并利用语言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师:哇,夕阳真美,此时我仿佛正吹着海风,欣赏着绝美的夕阳……同学们,你们见过的夕阳是怎么样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见过的夕阳分享)教师继续:“哪位学生愿意当一名朗诵家,读一读《夕阳真美》呢?”果然,这一招非常奏效,学生跃跃欲试,争着“秀”自己的朗读水平,争当与众不同的“朗诵家”。
二、 加强对课堂朗读教学的方法指导
在教师充分引起对朗读教学的重视后,有效开展朗读教学还必须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朗读教学是一个科学系统性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读一遍课文就结束,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专业的朗读指导。具体来说,在进行课文朗读前,教师应该先确保学生对文章中的文字都有一个明确的掌握,对字词的发音都能保证准确无误。特别是对于一些多音字比如“好奇”中的“好”应该读成四声,而“好学生”中的“好”应该读成三声等,对于这些细节教师一定要强调给学生。另外,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地停顿,对于语气的轻重如何把握。比如在阅读《丰碑》这一课文时,在读到“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在朗读这几句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握其中的思想感情,抓住其中关键的词语也就是“深深地”“缓缓地”等,在朗读时要加强语气,达到朗读的效果。此外,教师应该知道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快慢要合理,朗读的速度要适中,特别是对于诗歌来讲,因为诗歌的篇幅一般不是特别长,所以更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语气与语调,因为语气语调对于传递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文章的主旨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我们在朗读《狼牙山五壮士》中壮士的口号声“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时就一定要以高亢的语调来传达其中的豪迈之情。
三、 师生恰当评价,促学生多读
在朗读评价中采用教师评、学生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通过朗读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感悟、体会,谈谈自己的眼前浮现了什么。如:在学习人教版第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文章的开头描写小女孩所处的寒冷、凄凉的环境。朗读时,朗读者的内心要充满对小女孩深深的同情,语调低沉、缓慢。对环境要着重表现出“冷”“雪”“黑”,对小女孩要着重表现出“冷”“饿”。读后引导学生评论,如“在大家团聚的大年夜,小女孩却不敢回家,我听出了小女孩的孤苦。”写小女孩的悲惨结局。第12自然段,第一句对小女孩的描写,朗读时语调要低,声音不要大,语速缓慢,停顿增多。第二句可这样处理停顿:“她/死了,//在大年夜/冻死了。”朗读这一句,语气凝重,语调低沉,但又要饱含悲愤交加的感情。让学生评价时“美丽可爱的小女孩竟然在大年夜冻死街头,让我想到这个社会太残酷了。”
四、 享受画面美感,指导感情朗读
小学语文教师朗读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十分重要,可以通过具体课文内容中的美好画面来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比较关注画面设计,让小学生在朗读课文过程中,如同是在欣赏一幅美丽而奇妙的画卷,而且课文内容涉及范围较广,有的是大自然的鸟虫鱼兽,有的是起义的花草树木,有的则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朗读这些课文过程中,都能够促使小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赏心悦目地欣赏美景。例如,在进行《桂林山水》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同时,享受文章中描述的美丽画面,体会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当小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这些美丽画面之后,他们在朗读课文过程中就能够主动激发自身的情感,有感情地去朗读课文。另外,像《七月的天山》《观潮》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等课文,均可采用此种朗读教学法。
总之,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朗读教学对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全面优化和改善朗读教学法,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朗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孙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3(05);
【2】庄梅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04);
【3】葛东民.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学周刊,2015(32);
【4】黄小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的作用分析[J].学周刊,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