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课堂观察策略的探究
【作者】 胡 星
【机构】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与中小学教师的青睐。笔者结合教学工作实践经验,就课堂观察的概念及起源,课堂观察的要点和作用,谈一下本人的一些见解。
一、课堂观察的概念及起源
课堂观察是指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从含义上来看,课堂观察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研究人员;观察的对象是课堂运行状况;观察的方法和要求是记录、分析、研究;观察的目的,一方面是谋求学生学习状况的改善,另一方面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堂观察最早是随着教育社会学(社会学中的一个分支)这门学科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课堂教育社会学,课堂教育社会学者认为课堂是人的社会存在的一种形式,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互动和人际关系,课堂教学中的社会行为,课堂的社会存在以及存在、行为的发展。这也是课堂观察的基本理念。五百年前,夸美纽斯提出学校教育的概念,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常常把学校的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分开,于是出现了“课堂生活”的概念,这一概念把课堂教学看成是人的一种存在形式,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存在形式,把学校生活看成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领域。它的出现旨在强调学校教育的社会性,强调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的一体化。20世纪后半期,人们开始关注课堂。9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研究课堂教学生活,从而逐渐形成一个分支——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研究是指所有有关课堂教学方面的内容的研究,其中对教师最有用的是课堂教学观察,这种观察方法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专业的观察和分析方法。课堂观察是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种常用的质性评价方法。
二、课堂观察的要点
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观察,应基于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四个基本维度。
1.教育理念先进性
先进性的教育理念应该体现探究与合作的思想。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创设适宜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情境,提供充分的条件,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将探究与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2.教学设计高品质
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任务,选择适当的课程资源;根据学习内容、学习任务类型、学习者特征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方式,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策略及评价方式。?徐斌老师说:“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试想: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设计,哪有课堂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3.教学实施有效性
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不仅促进教与学的媒体与信息的互动,又促进了师生双方发展的恒动。赞可夫曾说;“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教师全部的激情在于实现学生的激励、唤醒、鼓舞,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老师应当真正成为课堂的引导者,要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孩子做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使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教师要用活学生,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唤醒学生的激情!老师要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世界,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辨问题,用自己的才智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效果整体性
教学效果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整体观察。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的发展,反映到课堂学习上,主要包括学生学习知识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才能体验到其中的思想方法、精神和态度,才能理解知识的精髓,才能领悟到课堂中良好的人际交流的协作重要性。
总之,基于先进性的教育理念,可产生高品质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有了高品质的教学设计才能把先进性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基于有效地教学实施才能把先进性的教育理念、高品质的教学设计转化为整体性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观察的作用
1.有利于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
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学习的改善。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还是课堂文化的创设,都是为了学生。课堂观察要关注学生如何学、会不会学、学得怎样。课堂观察确定的观察点不一定是学生,但最终都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检验。因此,课堂观察就是观察者关注学习、研究学习、促进学习的过程。
2.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堂观察是教师成长的需要,对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来说都是有促进作用的。课堂观察的目的不是把教师分成三六九等,而是为了研究教学,总结得失。大家在一块平等对话,交流碰撞,展现智慧,生成成果,分享成功。观察者通过观察别人的课堂来反思自己的课堂,从而提升教育理念,改进教学行为。被观察者受人指导,被人点拔,从而让优点更优,使缺点更少。因此课堂观察会让教师更智慧,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的提升。
3.有助于形成校内外的合作文化
课堂观察活动的开展,既能营造出一种合作的校园文化,又能增进教师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同时也能增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使之关系更和谐融洽。
一、课堂观察的概念及起源
课堂观察是指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从含义上来看,课堂观察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研究人员;观察的对象是课堂运行状况;观察的方法和要求是记录、分析、研究;观察的目的,一方面是谋求学生学习状况的改善,另一方面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堂观察最早是随着教育社会学(社会学中的一个分支)这门学科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课堂教育社会学,课堂教育社会学者认为课堂是人的社会存在的一种形式,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互动和人际关系,课堂教学中的社会行为,课堂的社会存在以及存在、行为的发展。这也是课堂观察的基本理念。五百年前,夸美纽斯提出学校教育的概念,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常常把学校的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分开,于是出现了“课堂生活”的概念,这一概念把课堂教学看成是人的一种存在形式,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存在形式,把学校生活看成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领域。它的出现旨在强调学校教育的社会性,强调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的一体化。20世纪后半期,人们开始关注课堂。9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研究课堂教学生活,从而逐渐形成一个分支——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研究是指所有有关课堂教学方面的内容的研究,其中对教师最有用的是课堂教学观察,这种观察方法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专业的观察和分析方法。课堂观察是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种常用的质性评价方法。
二、课堂观察的要点
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观察,应基于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四个基本维度。
1.教育理念先进性
先进性的教育理念应该体现探究与合作的思想。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创设适宜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情境,提供充分的条件,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将探究与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2.教学设计高品质
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任务,选择适当的课程资源;根据学习内容、学习任务类型、学习者特征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方式,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策略及评价方式。?徐斌老师说:“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试想: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设计,哪有课堂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3.教学实施有效性
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不仅促进教与学的媒体与信息的互动,又促进了师生双方发展的恒动。赞可夫曾说;“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教师全部的激情在于实现学生的激励、唤醒、鼓舞,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老师应当真正成为课堂的引导者,要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孩子做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使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教师要用活学生,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唤醒学生的激情!老师要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世界,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辨问题,用自己的才智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效果整体性
教学效果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整体观察。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的发展,反映到课堂学习上,主要包括学生学习知识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才能体验到其中的思想方法、精神和态度,才能理解知识的精髓,才能领悟到课堂中良好的人际交流的协作重要性。
总之,基于先进性的教育理念,可产生高品质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有了高品质的教学设计才能把先进性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基于有效地教学实施才能把先进性的教育理念、高品质的教学设计转化为整体性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观察的作用
1.有利于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
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学习的改善。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还是课堂文化的创设,都是为了学生。课堂观察要关注学生如何学、会不会学、学得怎样。课堂观察确定的观察点不一定是学生,但最终都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检验。因此,课堂观察就是观察者关注学习、研究学习、促进学习的过程。
2.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堂观察是教师成长的需要,对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来说都是有促进作用的。课堂观察的目的不是把教师分成三六九等,而是为了研究教学,总结得失。大家在一块平等对话,交流碰撞,展现智慧,生成成果,分享成功。观察者通过观察别人的课堂来反思自己的课堂,从而提升教育理念,改进教学行为。被观察者受人指导,被人点拔,从而让优点更优,使缺点更少。因此课堂观察会让教师更智慧,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的提升。
3.有助于形成校内外的合作文化
课堂观察活动的开展,既能营造出一种合作的校园文化,又能增进教师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同时也能增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使之关系更和谐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