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培养问题意识 构建有效课堂
【作者】 陈秀娟
【机构】 莆田市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学中,教师普遍很重视课堂提问,但教师的提问常常以记忆性问题、判断性问题居多,思维含量较少,课堂中形成了教师不断问学生不断答的场面,尽管气氛活跃,却无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让"好问题"成就好课堂,必须进行适时、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学生不断深入思考。
关键词:问题意识 有效课堂
教学中,教师普遍很重视课堂提问,但常常出现以"数量"代替"质量"的现象,且教师的提问大都以记忆性问题、判断性问题居多,思维含量较少,课堂中形成了教师不断问,学生不断答的场面,尽管气氛活跃,却无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那么,该如何进行适时、恰当、有效地提问,促使学生不断深入思考,让"好问题"成就好课堂 ?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加以阐述。
一、情境设置,激活问题意识
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些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唤起求知欲望。
例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带小括号的计算》时,我出示这样一道题:雷姨上午扎水晶花3小时,下午扎水晶花4小时,平均每小时扎5朵水晶花。雷姨一天一共扎多少朵水晶花?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一位学生是这样列式计算的:5×3+4=5×7=35(个)。显然,该学生是结合题意,根据实际列式计算的,但违背了计算法则。此时,我不动声色:如果只看算式5×3+4,它的运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学生不暇思索应答:应该先算乘再算加。我继续追问:刚才这位同学的列式5×3+4,在计算中为什么先算加再算乘呢?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如果先算乘再算加,算式5×3+4=15+4=19,就会出现15朵水晶花加上4小时,得出的19,这19到底是水晶花数量还是小时数?如果先算乘再算加,这道题的算理就会与实际问题相违背,怎么办?见学生陷入沉思,教室一片安静,我不慌不忙,故作镇静:别急,老师今天特地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它能解决这个难题。话音一落,屏幕上马上闪烁着一对小括号:15×(3+4)。学生茅塞顿开,暗地佩服小括号的神奇作用:有了它,就可以先加后乘了!
教学中,教师把枯燥的计算教学融进生活情景之中,通过不断追问,使学生产生一种急于解决又不知如何解决的求知矛盾之中。在辨析、思考中,小括号千呼万唤始出来。学生对小括号的作用和它的必要性,在具体的情境中,在老师的追问中倍感真实且深刻。
又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上课伊始,屏幕上出现了棠棠一家庆祝生日的温馨场景。以棠棠和妈妈的对话导入新课:"很开心,今天我过了第8个生日!""妈妈,我都过了8个生日,你怎么今天也才过第8个生日呀?"学生满脸疑惑,不知所以然:是呀,棠棠都过了8个生日,棠棠的妈妈怎么也才过第8个生日?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什么妈妈和棠棠一样只过8个生日?到底是怎么回事?伴随着许多疑问,迫使学生进入急切的探究之旅。
二、探究体验,强化问题意识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一种自主探究,不言放弃,大胆思考带来的成就感。所以,在体验中追问,在追问中思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概括能力,成就有效的数学课堂。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两步加减问题》,根据课型特点,我采用游戏导入,
告知学生游戏规则:这个游戏叫"重新组合",每个小组成员可以邀请别组的同学加入,自己也可以接受别组同学的邀请,重新组合成新的小组。游戏之前有个要求,即认真观察小组人数的变化情况,并思考如何描述人数变化的过程?因为有游戏介入,学生喜形于色,精神抖擞。经过一番变动,新的小组组合成功。学生开始描述组合情况,于描述中展现"两步加减问题"的解题思路。一学生描述:我们这组原先7个人,离开了2位同学,又来了4位同学,现在共9位同学。先让学生根据这个小组变化情况列式计算:7-2+4=5+4=9(位),再口述编成一道求"现在有多少位同学?"的应用题。接着,再让学生发言:我们小组原先的6个人一个也没离开,先从其他组邀请了3位同学,后来又邀请2位同学,现在我们组一共有几位同学?旁听的学生迅速地列出算式:6+3+2=9+2=11(位)……。
教学两步加减问题,教师给学生创设亲身体验的机会,通过重组小组成员的游戏,较好地改编教材。在游戏中,让学生口述编题并列式解答。在每个小组的汇报中,不知不觉轻松地完成了两步加减问题的教学。
又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相遇问题》。复习课上,我出示这样一道开放题:晓琳每分钟走47米,杨磊每分钟走51米,两人相向而行,走了9分钟。求两人相距多少米?学生眉头紧锁:晓琳和杨磊行走的条件不明确,怎么求两人相距的距离?我追问:晓琳和杨磊相向而行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问题引领学生上台逐一演示各种可能。演示中引导学生发现"相向而行"出现的三种可能:还没相遇、相遇以及相遇后又相距一段路程。根据这三种情况,让学生分别补充不同的条件,再列式解答。教学中,学生由刚开始的"眉头紧锁"到后来的"完全可以!没问题!",只因亲身体验的介入,由此打通学生的多向思维,开放性问题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应用延伸,拓宽问题意识
教学例题,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思维发散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简便计算》时,我设计这一道练习:简便计算7.6×2.5+24×0.25。有的学生这样算:7.6×2.5+24×0.25=4×2.5×1.9+4×0.25×6=10×1.9+1×6=19+6=25。讲解后,引导学生直接考虑用乘法分配率计算。经点拨,小组交流讨论,学生思路拓宽。有的把0.25扩大10倍后应用乘法分配率简便计算:7.6×2.5+24×0.25=7.6×2.5+2.4×2.5=(7.6+2.4)×2.5=10×2.5=25。有的把2.5缩小成0.25进行简便计算:7.6×2.5+24×0.25=76×0.25+24×0.25=(76+24)×0.25=100×0.25=25。在老师的思维引领下,学生根据数字特征,利用乘法分配率,打破常规,探索出简便计算的的方法,拓宽解题能力。
又如,教学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教学"比和比例"后,我把学生带到操场的升旗台旁。鼓励学生估算升旗台上的这根旗杆的大约高度,学生大胆估算:8米、12米、15米、18米……,少数学生不知所措。我继续追问:该如何求出这根旗杆的准确高度?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说出求法:先从地面往上量出旗杆2米处作个记号,再量出它的影长是1米。就可以求出2米旗杆长和它的影长的关系。根据学过的比例知识,量出整根旗杆的影长,就可以算出整根旗杆的准确高度。掌握了旗杆的高度的求法,学生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我话锋一转:放学后,我们再根据旗杆与影长2倍的关系,来测量身边这棵大榕树的高度,可以吗?学生议论纷纷,在现实情境中达成共识:放学后,是不能用此时旗杆与影长2倍的关系,来测量身边这棵大榕树的高度的,必须在"同一时间内"测量这棵大榕树的影长……
老师精心设计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放学后,我们再根据旗杆与影长2倍的关系,来测量身边这棵大榕树的高度,可以吗?"这一设问,再次有意触动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邵陈标. 小学数学探究性活动方式的构建[J]. 小学青年教师, 2003(8):14-15.
关键词:问题意识 有效课堂
教学中,教师普遍很重视课堂提问,但常常出现以"数量"代替"质量"的现象,且教师的提问大都以记忆性问题、判断性问题居多,思维含量较少,课堂中形成了教师不断问,学生不断答的场面,尽管气氛活跃,却无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那么,该如何进行适时、恰当、有效地提问,促使学生不断深入思考,让"好问题"成就好课堂 ?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加以阐述。
一、情境设置,激活问题意识
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些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唤起求知欲望。
例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带小括号的计算》时,我出示这样一道题:雷姨上午扎水晶花3小时,下午扎水晶花4小时,平均每小时扎5朵水晶花。雷姨一天一共扎多少朵水晶花?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一位学生是这样列式计算的:5×3+4=5×7=35(个)。显然,该学生是结合题意,根据实际列式计算的,但违背了计算法则。此时,我不动声色:如果只看算式5×3+4,它的运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学生不暇思索应答:应该先算乘再算加。我继续追问:刚才这位同学的列式5×3+4,在计算中为什么先算加再算乘呢?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如果先算乘再算加,算式5×3+4=15+4=19,就会出现15朵水晶花加上4小时,得出的19,这19到底是水晶花数量还是小时数?如果先算乘再算加,这道题的算理就会与实际问题相违背,怎么办?见学生陷入沉思,教室一片安静,我不慌不忙,故作镇静:别急,老师今天特地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它能解决这个难题。话音一落,屏幕上马上闪烁着一对小括号:15×(3+4)。学生茅塞顿开,暗地佩服小括号的神奇作用:有了它,就可以先加后乘了!
教学中,教师把枯燥的计算教学融进生活情景之中,通过不断追问,使学生产生一种急于解决又不知如何解决的求知矛盾之中。在辨析、思考中,小括号千呼万唤始出来。学生对小括号的作用和它的必要性,在具体的情境中,在老师的追问中倍感真实且深刻。
又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上课伊始,屏幕上出现了棠棠一家庆祝生日的温馨场景。以棠棠和妈妈的对话导入新课:"很开心,今天我过了第8个生日!""妈妈,我都过了8个生日,你怎么今天也才过第8个生日呀?"学生满脸疑惑,不知所以然:是呀,棠棠都过了8个生日,棠棠的妈妈怎么也才过第8个生日?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什么妈妈和棠棠一样只过8个生日?到底是怎么回事?伴随着许多疑问,迫使学生进入急切的探究之旅。
二、探究体验,强化问题意识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一种自主探究,不言放弃,大胆思考带来的成就感。所以,在体验中追问,在追问中思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概括能力,成就有效的数学课堂。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两步加减问题》,根据课型特点,我采用游戏导入,
告知学生游戏规则:这个游戏叫"重新组合",每个小组成员可以邀请别组的同学加入,自己也可以接受别组同学的邀请,重新组合成新的小组。游戏之前有个要求,即认真观察小组人数的变化情况,并思考如何描述人数变化的过程?因为有游戏介入,学生喜形于色,精神抖擞。经过一番变动,新的小组组合成功。学生开始描述组合情况,于描述中展现"两步加减问题"的解题思路。一学生描述:我们这组原先7个人,离开了2位同学,又来了4位同学,现在共9位同学。先让学生根据这个小组变化情况列式计算:7-2+4=5+4=9(位),再口述编成一道求"现在有多少位同学?"的应用题。接着,再让学生发言:我们小组原先的6个人一个也没离开,先从其他组邀请了3位同学,后来又邀请2位同学,现在我们组一共有几位同学?旁听的学生迅速地列出算式:6+3+2=9+2=11(位)……。
教学两步加减问题,教师给学生创设亲身体验的机会,通过重组小组成员的游戏,较好地改编教材。在游戏中,让学生口述编题并列式解答。在每个小组的汇报中,不知不觉轻松地完成了两步加减问题的教学。
又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相遇问题》。复习课上,我出示这样一道开放题:晓琳每分钟走47米,杨磊每分钟走51米,两人相向而行,走了9分钟。求两人相距多少米?学生眉头紧锁:晓琳和杨磊行走的条件不明确,怎么求两人相距的距离?我追问:晓琳和杨磊相向而行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问题引领学生上台逐一演示各种可能。演示中引导学生发现"相向而行"出现的三种可能:还没相遇、相遇以及相遇后又相距一段路程。根据这三种情况,让学生分别补充不同的条件,再列式解答。教学中,学生由刚开始的"眉头紧锁"到后来的"完全可以!没问题!",只因亲身体验的介入,由此打通学生的多向思维,开放性问题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应用延伸,拓宽问题意识
教学例题,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思维发散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简便计算》时,我设计这一道练习:简便计算7.6×2.5+24×0.25。有的学生这样算:7.6×2.5+24×0.25=4×2.5×1.9+4×0.25×6=10×1.9+1×6=19+6=25。讲解后,引导学生直接考虑用乘法分配率计算。经点拨,小组交流讨论,学生思路拓宽。有的把0.25扩大10倍后应用乘法分配率简便计算:7.6×2.5+24×0.25=7.6×2.5+2.4×2.5=(7.6+2.4)×2.5=10×2.5=25。有的把2.5缩小成0.25进行简便计算:7.6×2.5+24×0.25=76×0.25+24×0.25=(76+24)×0.25=100×0.25=25。在老师的思维引领下,学生根据数字特征,利用乘法分配率,打破常规,探索出简便计算的的方法,拓宽解题能力。
又如,教学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教学"比和比例"后,我把学生带到操场的升旗台旁。鼓励学生估算升旗台上的这根旗杆的大约高度,学生大胆估算:8米、12米、15米、18米……,少数学生不知所措。我继续追问:该如何求出这根旗杆的准确高度?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说出求法:先从地面往上量出旗杆2米处作个记号,再量出它的影长是1米。就可以求出2米旗杆长和它的影长的关系。根据学过的比例知识,量出整根旗杆的影长,就可以算出整根旗杆的准确高度。掌握了旗杆的高度的求法,学生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我话锋一转:放学后,我们再根据旗杆与影长2倍的关系,来测量身边这棵大榕树的高度,可以吗?学生议论纷纷,在现实情境中达成共识:放学后,是不能用此时旗杆与影长2倍的关系,来测量身边这棵大榕树的高度的,必须在"同一时间内"测量这棵大榕树的影长……
老师精心设计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放学后,我们再根据旗杆与影长2倍的关系,来测量身边这棵大榕树的高度,可以吗?"这一设问,再次有意触动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邵陈标. 小学数学探究性活动方式的构建[J]. 小学青年教师, 2003(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