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作者】 蒋艳梅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雷峰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每个人都需要爱”这是我的老师当年教给我的一句话,而多年以后,在细细地品味中,我发现这句话还有另一半,那就是:爱会使不值变值得。我试图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我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个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
人的一生能遇上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我很幸福,因为我在学生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而我又生活在一个教师之家,因此我在童年时代就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长大后做一个像我的老师和爸爸那样的好老师。18岁那年我终于圆了教师梦。
当我第一次站在三尺讲台上,成为一名班主任,我才发现那是一个浩瀚的世界,这个世界需要爱的阳光。
热爱学生是教育成功的奥秘
我们都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师德的最核心,被称之为师魂。怎样铸这个师魂?或者说怎样热爱学生?关心、尊重、信任、理解、民主、平等、严格、宽容、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等等都是爱,其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尤其是对那些贫困生、学困生、德困生、特殊生,更应该特别地偏爱、厚爱,精心地呵护。
我体会到:优生容易爱,差生爱他难,而爱差生、爱全体学生,才是真正的爱。爱不爱差生,管不管差生,是对教师的一个考验。相信每个学生都渴求进步,渴望尊重,人人都是可造之才,个个都有潜能可挖。“爱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教育好学生的感情基础,一个能够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学习的伙伴,并善于走进学生情感世界的教师,就一定能够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有了这一点,还有什么学生教不好的呢?
多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密钥。”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俗话说:教师的活儿是良心的活儿, 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又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我坚信,皮格马利翁能用真情使石头变成少女,我们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心感动上帝,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我面对的全体学生。
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 “亲其师”, 才会 “信其道”。 从教二十八年,我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也没有教育。”我对学生的爱是真诚的、无私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尽管孩子情况不同,但我坚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爱的教育下长大成才。我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后进生李帆曾是令大家头痛的双差生,我接班后发现他年龄比别人小,个子也小,写字特慢,上课爱睡觉,特别不爱写作业,平时几乎不和人说话。学习成绩自然差,对其他活动也没兴趣。于是他就成了我重点关注的对象,为了给他寻找闪光点,我利用课间主动和他打羽毛球,还故意让他赢,夸奖他球打得好,从未得到赏识的他尝到了成功的甜蜜,那高兴的样子让我心酸,我暗下决心一定多鼓励,帮他进步,让他快乐。渐渐地他敢开口和我说话了,上课也不打瞌睡了,有时还能发言,我也常常在班上表扬他,可就是作业写得特差,有时还不能按时交。面对这种局面我一再提醒自己不要急,再多一分关爱。面对我的宽容,李帆忍不住哭着对我说,“老师,对不起,您是不是很失望,我很想让您满意,可我就是不爱写字,我写得慢,我怕写字,特别是写作文。”这席话不就是他进步的表现吗?孩子渴望进步,渴望优秀。看着这可爱又可怜的孩子,我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老师很满意,你已经努力了,不过你还能做得更好。”我想了想给他一个特许,以后的作文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比如用一首小诗,或写一段短文,形式内容都不限。这一招还真灵,记得他的第一首诗写的是寻找春天,短短四句还真不错,我在班上读了他的诗,表扬他敢于创新,给了他这次作文的最高分。这(下转第51页)(上接第65页)以后他爱上了写诗,也爱上语文。是什么力量让他有如此大的变化?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李帆的进步告诉我,有时宽容理解比惩罚责骂更有力量。每个孩子都有求上进的愿望。有的孩子之所以暂时比较落后,只是因为他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和土壤。我们的责任就是为每位学生开垦出一片他们得以成长的沃土。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清贫的三尺讲台上,虽然充满酸甜苦辣,但是,我仍然一往情深地耕耘着,也收获着。近年来,我的工作取得了一点点成绩,组织却给予了我更多的关照和荣誉,我不仅获得了多次县级镇级表彰,年年学校表彰,还评上了中级职称,获得了工资提前晋升一级的待遇。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学生家长渴望把子女送到我班就读的越来越多,哪怕是远在岳池县城的,最近两届就有好几位家长托关系把子女送到我班来就读。
作为教师 虽然我早已知道,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但是我无怨无悔,为了神圣的教育事业,我愿继续用高尚的师德支撑我的人生,以慈爱呵护纯真,让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全部的心灵和才智去点燃智慧之花。
人的一生能遇上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我很幸福,因为我在学生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而我又生活在一个教师之家,因此我在童年时代就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长大后做一个像我的老师和爸爸那样的好老师。18岁那年我终于圆了教师梦。
当我第一次站在三尺讲台上,成为一名班主任,我才发现那是一个浩瀚的世界,这个世界需要爱的阳光。
热爱学生是教育成功的奥秘
我们都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师德的最核心,被称之为师魂。怎样铸这个师魂?或者说怎样热爱学生?关心、尊重、信任、理解、民主、平等、严格、宽容、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等等都是爱,其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尤其是对那些贫困生、学困生、德困生、特殊生,更应该特别地偏爱、厚爱,精心地呵护。
我体会到:优生容易爱,差生爱他难,而爱差生、爱全体学生,才是真正的爱。爱不爱差生,管不管差生,是对教师的一个考验。相信每个学生都渴求进步,渴望尊重,人人都是可造之才,个个都有潜能可挖。“爱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教育好学生的感情基础,一个能够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学习的伙伴,并善于走进学生情感世界的教师,就一定能够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有了这一点,还有什么学生教不好的呢?
多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密钥。”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俗话说:教师的活儿是良心的活儿, 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又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我坚信,皮格马利翁能用真情使石头变成少女,我们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心感动上帝,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我面对的全体学生。
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 “亲其师”, 才会 “信其道”。 从教二十八年,我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也没有教育。”我对学生的爱是真诚的、无私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尽管孩子情况不同,但我坚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爱的教育下长大成才。我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后进生李帆曾是令大家头痛的双差生,我接班后发现他年龄比别人小,个子也小,写字特慢,上课爱睡觉,特别不爱写作业,平时几乎不和人说话。学习成绩自然差,对其他活动也没兴趣。于是他就成了我重点关注的对象,为了给他寻找闪光点,我利用课间主动和他打羽毛球,还故意让他赢,夸奖他球打得好,从未得到赏识的他尝到了成功的甜蜜,那高兴的样子让我心酸,我暗下决心一定多鼓励,帮他进步,让他快乐。渐渐地他敢开口和我说话了,上课也不打瞌睡了,有时还能发言,我也常常在班上表扬他,可就是作业写得特差,有时还不能按时交。面对这种局面我一再提醒自己不要急,再多一分关爱。面对我的宽容,李帆忍不住哭着对我说,“老师,对不起,您是不是很失望,我很想让您满意,可我就是不爱写字,我写得慢,我怕写字,特别是写作文。”这席话不就是他进步的表现吗?孩子渴望进步,渴望优秀。看着这可爱又可怜的孩子,我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老师很满意,你已经努力了,不过你还能做得更好。”我想了想给他一个特许,以后的作文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比如用一首小诗,或写一段短文,形式内容都不限。这一招还真灵,记得他的第一首诗写的是寻找春天,短短四句还真不错,我在班上读了他的诗,表扬他敢于创新,给了他这次作文的最高分。这(下转第51页)(上接第65页)以后他爱上了写诗,也爱上语文。是什么力量让他有如此大的变化?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李帆的进步告诉我,有时宽容理解比惩罚责骂更有力量。每个孩子都有求上进的愿望。有的孩子之所以暂时比较落后,只是因为他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和土壤。我们的责任就是为每位学生开垦出一片他们得以成长的沃土。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清贫的三尺讲台上,虽然充满酸甜苦辣,但是,我仍然一往情深地耕耘着,也收获着。近年来,我的工作取得了一点点成绩,组织却给予了我更多的关照和荣誉,我不仅获得了多次县级镇级表彰,年年学校表彰,还评上了中级职称,获得了工资提前晋升一级的待遇。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学生家长渴望把子女送到我班就读的越来越多,哪怕是远在岳池县城的,最近两届就有好几位家长托关系把子女送到我班来就读。
作为教师 虽然我早已知道,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但是我无怨无悔,为了神圣的教育事业,我愿继续用高尚的师德支撑我的人生,以慈爱呵护纯真,让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全部的心灵和才智去点燃智慧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