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议小学语文起步作文要抓“难”善引
【作者】 何小英
【机构】 江西省乐平市双田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起步作文教学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焦点”。三年级学生大多感到“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作文”。本人抓住学生“四难”情绪,对症下药地进行“四引”起步作文教学策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难在见。见得太少。学生写作文时感到没有素材可写
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不多,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锻炼。
为此,我尝试了“丰富素材,拓展学生思维”的教学策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直接体验生活,积累素材。这样他们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我在组织学生玩游戏以后,让他们谈谈感受,说说过程,然后指导他们写下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也可作为契机,指导学生写作。有一次,我临时有事外出,让学生在教室里自习。一个学生突然大声尖叫,教室里顿时乱成了一锅粥。针对此事。我及时进行了指导。让学生把此事的经过、造成的影响、同学们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想法都说一说。再把这些写下来,结果学生写得都很真实,也很有感染力。
我还利用地域优势。把孩子们生活中的趣事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及他们最熟悉的自然景物作为写作内容,使作文素材具有地区、生活和时代的特色。
二、难在说,说得太少。学生写作文时感到贫乏,表达不流畅
学生平时放学回家,写作业的时间还不够,所以主动与家长交流的机会就更少了。学生说话训练没有很好地开展,写作文时觉得无从下笔。
为此我采取了“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乐说”的教学策略。变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为“大家说,大家议”。让每位同学都能畅所欲言,并不断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肯定和鼓励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敢于展现自己。班里的情况大有好转,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显著增强了。
同时为了拓宽学生说的范围,可以先从听故事开始,再复述故事,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口头续写这个故事;再从学生最熟悉的人和事说起,从自己家庭说到自己的班级和学校。在训练说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说的要点:能有条理、有中心、有重点地说明自己的意思,做到语言通顺,内容准确。说的时候,时间、地点、人物、事情都要一一交代清楚,使那些听的人能够听出大概内容来。
三、难在读,因为读得少。腹中空空。学生无话可写
农村小学生因为看书不多,又很少接触社会,所以害怕写作文,为此我采取了“记录积累,培养学生爱读”的教学策略。首先我抓住学生字词的积累。从一年级起,我就开始了大量的识字教学,注意拼音的教学,使学生能正确认读拼音,区别出声母、韵母,然后掌握好拼读方法,储存了丰富的字词之后,接下来便进行说话训练,能够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
其次,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图画或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记下来。从小学二年级起,我就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把说话内容用一段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根据图画内容,练习看图写话,充分发挥学生的动脑与动手能力。
再次,我在分析课文的时候加强日记练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的形象和表达的思想内容等。利用日记把当天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一件事记下来。写作文时就有话可说了,写作的兴趣也会与日俱增。同时我还布置学生每周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
四、难在写,因为写得太少。学生下笔无言
农村小学生平时课程多,写作文的时间安排得很少,使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恐惧心理。
为此我采取了“巧妙渗入,激发学生乐写”的教学策略。我提倡“有所为而作”,尽量把作文练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把学生要说的话分成几个自然段,再把这些自然段连起来,就组成一篇文章了。也就是说,把几个意思相关的句子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段话:再把几个意思相关的段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
同时,我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激起学生写作文的热情。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多表扬其优点,用成就感来增强他们的信心,从而让他们喜欢上写作。对于缺点,以略为主。批改时不要从自己的水平出发去评价学生,需要及时肯定学生习作的点滴进步。对于不同学生,我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如将他们的文章刊登在黑板报上的佳作欣赏园地,或赠给他们未来小作家的称号等等。也许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就会将学生对语文、对文学的兴趣之火点燃。
总之,如果教师引导有方,学生就会对写作迎难而上,起步作文就顺理成章完成了。因此,正确引导学生,抓好起步作文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难在见。见得太少。学生写作文时感到没有素材可写
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不多,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锻炼。
为此,我尝试了“丰富素材,拓展学生思维”的教学策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直接体验生活,积累素材。这样他们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我在组织学生玩游戏以后,让他们谈谈感受,说说过程,然后指导他们写下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也可作为契机,指导学生写作。有一次,我临时有事外出,让学生在教室里自习。一个学生突然大声尖叫,教室里顿时乱成了一锅粥。针对此事。我及时进行了指导。让学生把此事的经过、造成的影响、同学们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想法都说一说。再把这些写下来,结果学生写得都很真实,也很有感染力。
我还利用地域优势。把孩子们生活中的趣事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及他们最熟悉的自然景物作为写作内容,使作文素材具有地区、生活和时代的特色。
二、难在说,说得太少。学生写作文时感到贫乏,表达不流畅
学生平时放学回家,写作业的时间还不够,所以主动与家长交流的机会就更少了。学生说话训练没有很好地开展,写作文时觉得无从下笔。
为此我采取了“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乐说”的教学策略。变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为“大家说,大家议”。让每位同学都能畅所欲言,并不断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肯定和鼓励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敢于展现自己。班里的情况大有好转,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显著增强了。
同时为了拓宽学生说的范围,可以先从听故事开始,再复述故事,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口头续写这个故事;再从学生最熟悉的人和事说起,从自己家庭说到自己的班级和学校。在训练说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说的要点:能有条理、有中心、有重点地说明自己的意思,做到语言通顺,内容准确。说的时候,时间、地点、人物、事情都要一一交代清楚,使那些听的人能够听出大概内容来。
三、难在读,因为读得少。腹中空空。学生无话可写
农村小学生因为看书不多,又很少接触社会,所以害怕写作文,为此我采取了“记录积累,培养学生爱读”的教学策略。首先我抓住学生字词的积累。从一年级起,我就开始了大量的识字教学,注意拼音的教学,使学生能正确认读拼音,区别出声母、韵母,然后掌握好拼读方法,储存了丰富的字词之后,接下来便进行说话训练,能够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
其次,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图画或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记下来。从小学二年级起,我就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把说话内容用一段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根据图画内容,练习看图写话,充分发挥学生的动脑与动手能力。
再次,我在分析课文的时候加强日记练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的形象和表达的思想内容等。利用日记把当天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一件事记下来。写作文时就有话可说了,写作的兴趣也会与日俱增。同时我还布置学生每周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
四、难在写,因为写得太少。学生下笔无言
农村小学生平时课程多,写作文的时间安排得很少,使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恐惧心理。
为此我采取了“巧妙渗入,激发学生乐写”的教学策略。我提倡“有所为而作”,尽量把作文练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把学生要说的话分成几个自然段,再把这些自然段连起来,就组成一篇文章了。也就是说,把几个意思相关的句子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段话:再把几个意思相关的段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
同时,我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激起学生写作文的热情。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多表扬其优点,用成就感来增强他们的信心,从而让他们喜欢上写作。对于缺点,以略为主。批改时不要从自己的水平出发去评价学生,需要及时肯定学生习作的点滴进步。对于不同学生,我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如将他们的文章刊登在黑板报上的佳作欣赏园地,或赠给他们未来小作家的称号等等。也许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就会将学生对语文、对文学的兴趣之火点燃。
总之,如果教师引导有方,学生就会对写作迎难而上,起步作文就顺理成章完成了。因此,正确引导学生,抓好起步作文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