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吴 霞
【机构】 四川省简阳市新市镇杨家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手段,要起到有效辅助美术教学效果的作用,就要做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充分发挥其激趣作用和化抽象为直观的优势,快速破解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获得良好的美术教育。
关键词:小学美术 信息技术 运用 有效性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且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典型特征,即信息技术下背景的课堂教学。这不仅源于其不可比拟的集成性优势,更在于其交互性功能强大,不仅能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催发学习情感,让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还能使教学活动突破时空限制,把静止呆板局限的内容拓展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特别是集形、色、光、动、静于一体,能刺激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有效感知,从而使学生对美术创作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美术教学,谈谈信息技术在实践中的有效运用。
一、信息技术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是的,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到了强化、内驱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强调学为主体的今天,我们首先就应当让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开启学习之旅。而信息技术就恰好是激趣能手,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巧妙运用,特别是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渴求美好事物的冲动,激发学生审美兴趣,更能收到良好效果。
(一)能展示美的元素。法国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美术教材的同时,还应替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提供相关信息,利用从媒体展示丰富感性材料。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把这些材料中的美的元素,诸如形象美、色彩美、线条美、对称美等直观再现出来,而且往往比原材料显示得更鲜明、更集中、更强烈,能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感知得更充分,从而能达到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的效果。但这个信息技术设计元素,我们要制作出或找到分辨率高的素材,才能达到这个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聆听中共鸣。运用信息技术播放与之相关联的音乐,能让学生产生共通共鸣之感。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作画时,可以有选择地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律美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从乐曲中去感受绘画形象,更能促进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如在学会画树后,画出一片树林,可用录音播放带有鸟叫声的晨曲,让学生去聆听感受,并想象画面。这样画出来作品更真实,更具创造性。我们知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环节过程较长,大都在15分钟左右,这个时间里,我们完全可以找一些内容适宜的轻音乐来营造创作氛围,以达到促进学生更好创作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能快速化解教学重点难点
当教师传授画法技巧,出现难点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而光靠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是不行的。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我们可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转变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能动性,使思维角色化,多元化,消除对难点的困惑心理,从而达到有效突破重点难点的教学目的。
(一)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指导观察,来突破重点难点。在平时教学中,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往往不能将书画知识点技巧示范清晰,全面及时有效地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而影响教学效果。如教学国画,可利用实物投影,在视频展示台上直接示范作画,此时毛笔的中锋、侧锋,运笔速度、节奏,墨的枯润、行笔的起伏等运笔的细微过程都可在大屏幕上生动、清晰鲜明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对用笔技法的掌握,并缩短了理解过程,美术技法在实物投影仪上的展示,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技法上的难点,提高了学生学习有效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化抽象模糊知识为生动清晰表象,解决重点难点。针对一些命题画、记忆画,要对于当时不在眼前的事物凭记忆,画出它的具体形象,这对低年级学生难以把握,我们就可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再现,变静为动,变抽象为生动形象,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事物的特征而绘画出来。例如,在学习《恐龙世界》这一课时,我们就可运用视频《侏罗纪公园》,让学生欣赏,使其从中了解恐龙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再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种类和形体特征,这样学生在作画时就容易多了,也就达到了化解难点的目的了。
三、信息技术能有效引导学生实践创造
想象力的培养与运用是美术教育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美术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画面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有意识地挖掘教材内容和培养学生想象力,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知道,低年级学生作画需要再现视觉事物,如果仅仅凭空想象难度较大,而事物本身又不可能常在眼前,我们就可利用幻灯、投影等信息技术能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有效启发学生想象。例如,在教学《迷彩服》时,我们就可运用信息技术联接网络,寻找各种素材,让学生通过欣赏得到启发与灵感。并且结合现实中的一些图案,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如何设计、选材为动物朋友们添画上美丽的迷彩服,如果不依靠网络,学生与老师收集到的资料是有限的,效果不会很,相反,但运用了网络资源,就能有效开阔学生视野,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使之与美术学与教有效融合,让学生产生积极浓厚的学习兴趣,且给学生以美熏陶,使其在美的情境中增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积极科学的运用信息技术,使美术教学从形式、内容及教学方法、效果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洪玲,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实践[J].考试周刊,2016年。
[2]王春林,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年。
关键词:小学美术 信息技术 运用 有效性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且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典型特征,即信息技术下背景的课堂教学。这不仅源于其不可比拟的集成性优势,更在于其交互性功能强大,不仅能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催发学习情感,让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还能使教学活动突破时空限制,把静止呆板局限的内容拓展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特别是集形、色、光、动、静于一体,能刺激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有效感知,从而使学生对美术创作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美术教学,谈谈信息技术在实践中的有效运用。
一、信息技术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是的,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到了强化、内驱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强调学为主体的今天,我们首先就应当让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开启学习之旅。而信息技术就恰好是激趣能手,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巧妙运用,特别是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渴求美好事物的冲动,激发学生审美兴趣,更能收到良好效果。
(一)能展示美的元素。法国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美术教材的同时,还应替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提供相关信息,利用从媒体展示丰富感性材料。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把这些材料中的美的元素,诸如形象美、色彩美、线条美、对称美等直观再现出来,而且往往比原材料显示得更鲜明、更集中、更强烈,能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感知得更充分,从而能达到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的效果。但这个信息技术设计元素,我们要制作出或找到分辨率高的素材,才能达到这个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聆听中共鸣。运用信息技术播放与之相关联的音乐,能让学生产生共通共鸣之感。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作画时,可以有选择地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律美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从乐曲中去感受绘画形象,更能促进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如在学会画树后,画出一片树林,可用录音播放带有鸟叫声的晨曲,让学生去聆听感受,并想象画面。这样画出来作品更真实,更具创造性。我们知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环节过程较长,大都在15分钟左右,这个时间里,我们完全可以找一些内容适宜的轻音乐来营造创作氛围,以达到促进学生更好创作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能快速化解教学重点难点
当教师传授画法技巧,出现难点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而光靠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是不行的。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我们可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转变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能动性,使思维角色化,多元化,消除对难点的困惑心理,从而达到有效突破重点难点的教学目的。
(一)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指导观察,来突破重点难点。在平时教学中,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往往不能将书画知识点技巧示范清晰,全面及时有效地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而影响教学效果。如教学国画,可利用实物投影,在视频展示台上直接示范作画,此时毛笔的中锋、侧锋,运笔速度、节奏,墨的枯润、行笔的起伏等运笔的细微过程都可在大屏幕上生动、清晰鲜明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对用笔技法的掌握,并缩短了理解过程,美术技法在实物投影仪上的展示,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技法上的难点,提高了学生学习有效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化抽象模糊知识为生动清晰表象,解决重点难点。针对一些命题画、记忆画,要对于当时不在眼前的事物凭记忆,画出它的具体形象,这对低年级学生难以把握,我们就可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再现,变静为动,变抽象为生动形象,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事物的特征而绘画出来。例如,在学习《恐龙世界》这一课时,我们就可运用视频《侏罗纪公园》,让学生欣赏,使其从中了解恐龙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再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种类和形体特征,这样学生在作画时就容易多了,也就达到了化解难点的目的了。
三、信息技术能有效引导学生实践创造
想象力的培养与运用是美术教育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美术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画面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有意识地挖掘教材内容和培养学生想象力,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知道,低年级学生作画需要再现视觉事物,如果仅仅凭空想象难度较大,而事物本身又不可能常在眼前,我们就可利用幻灯、投影等信息技术能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有效启发学生想象。例如,在教学《迷彩服》时,我们就可运用信息技术联接网络,寻找各种素材,让学生通过欣赏得到启发与灵感。并且结合现实中的一些图案,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如何设计、选材为动物朋友们添画上美丽的迷彩服,如果不依靠网络,学生与老师收集到的资料是有限的,效果不会很,相反,但运用了网络资源,就能有效开阔学生视野,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使之与美术学与教有效融合,让学生产生积极浓厚的学习兴趣,且给学生以美熏陶,使其在美的情境中增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积极科学的运用信息技术,使美术教学从形式、内容及教学方法、效果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洪玲,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实践[J].考试周刊,2016年。
[2]王春林,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