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谈朗读指导中"有"与"无"的艺术

【作者】 张云峰

【机构】 浙江省海宁市南苑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语文性视野下,我们再次讨论课堂常规,自然是应该从"常"中求得"变"。本文写作的目的,想以朗读指导为例,着重谈应该如何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念下更有效地进行朗读指导。笔者在亲身的实践中,想从朗读指导的有痕与无痕,有序与无序,有境与无境等方面探讨阅读教学朗读指导艺术。
        关键词:朗读  痕迹  顺序  境界
        朗读,是一种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是教师打开学生心智之门。有效的朗读指导,能不断引领孩子走进语文的精神殿堂。在当下谈起这个话题,只是想在这一常规中继续一种坚持,在坚持中寻找新的希望,寻找常规中更深的真谛。"有"与"无",本是一对反义词,却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笔者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在"有无"间不断寻觅,找到朗读指导的新的内涵。
        【有痕与无痕】
        人教版四下《普罗米修斯》中有这样句子: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老师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给"坚定"找个近义词,在让学生从句子中寻找普罗米修斯的坚定,让学生读出坚定的感觉。接着讨论问号,让学生体味普罗米修斯到底在问谁?再分别读出不同的语气。在讨论完问号的基础上,老师再让学生研究叹号,让学生读出"决不会"和"更不会"中的坚定。
        在新华字典中,"痕"可以理解为"物体留下的印"。显然,从教师进行朗读指导的角度来说,"有痕"则是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后留下的痕迹。这种"痕迹"在上述第一处描写普罗米修斯这个句子的指导过程中随处可见。显而易见,这种指导建立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在预设时先把语言训练的点设想好,即先考虑工具性,再考虑人文性。因为指导学生读出情,读出味,必须从语言入手,从每个字,每个词,甚至是每个标点入手。在上述朗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正是从最基本的语言元素开始,分层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
        在研究《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所受的酷刑时,老师先出示相关段落,让学生逐句感悟。然后出示句子让学生以句式的方式读课文:普罗米修斯所受的惩罚真残酷啊,(                  )。要求学生从上面描写受刑的段落中挑选一句放到括号中,再朗读整个句子。
        "无痕"不是没有指导的朗读,而是学生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进行的更为自主与自发的朗读,这种外力作用或是教师语言的渲染,或是文本内容的渲染,或是特殊句式的激发等。著名语文研究专家李海林教授在《言语教学论》一书中又重申了他的阅读观:"所谓阅读,直接的对象是言语作品,实际上指向语境的意义,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由言语到语境、透过言语寻找语境、感受语境的过程。"这种朗读指导过程,老师的指导性相对较隐蔽,却是一个由言语开始,让学生感受语境的过程。如上述第二处朗读普罗米修斯受到惩罚的句子,学生在借助"普罗米修斯所受的惩罚真残酷啊"这一渲染性极强的句子的推动下,把对普罗米修斯的敬佩和同情读得淋漓尽致,让每个人都看到了普罗米修斯的残酷遭遇,真正走进了普罗米修斯的内心世界。
         "无痕"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一种境界,它需要"有痕"的支持,更需要"有痕"的过渡。上述师生对读的成功演绎,就是"有痕"向"无痕"转化的开始。
        【有序与无序】
        这里的"有序"探讨的是师与生之间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模式进行的对读;而无序则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间互动的朗读形式。
        一、引读,在有序中发展思维
        人教版五上《青山处处埋忠骨》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学生在老师的激情引读下,尽情体会感人至深的父爱。
        师:几个小时过去了,毛主席──
        生: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师:半天过去了,毛主席──
        生: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师:整整一天过去了,毛主席──
        生: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这一环节的师生共读,学生的情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得以提升,对毛主席的敬佩与热爱之情自然流露无疑。在一次次坚定而有力的"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的朗读声中,学生也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从而实现了"情智"的共同发展。在听到"几个小时过去了"、"半天过去了"、"整整一天过去了"的导语时,学生先是对这一导语的感知,进而迅速思考,然后把思考用朗读加以诠释。在感知到思考再到朗读这一个短促的过程中,学生的朗读激情几乎是在思维闪动的一刹那,猛然爆发的。然而却在"师生共读"的配合中达到和谐与完美。如果说第一次导读后的朗读有迟钝之感的话,那后面的两次无疑是层层递进,情绪愈来愈高昂。
        二、对读,在有序中积累语言
        又如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中"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这部分句子的教学时,老师反复问: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生则反复回答:岸英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这种师生的对读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的,问的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答案的问题。师一次次叩问,生一次次地回答,在这简单又单调的问答中,文本的情,作者的情,学生的情已紧紧融合在一起。学生在问答式的朗读中已经看到毛主席失去儿子后的每一个表情,听到毛主席的每一声心跳。而在这"问答"的背后,是一种句式的训练,是反问句与陈述句的变换的练习。这一训练不是机械地操作,而是一种"无痕"的渗透。学生经历的是情感的洗礼,获得的是有情有味的语言的积累。
        三、轮读,在无序中享受美感
        在教学《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时,老师为了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伯牙与子期知音之情。设计让学生轮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师在学生理解了句意以后,让学生讨论能否倒过来读句子。于是让小组间轮番按两种形式读句子:第一组: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第二组:钟子期善听,伯牙善鼓琴;第三组: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第四组:钟子期善听,伯牙善鼓琴。小组间的轮读,目的是让学生循环往复地朗读中体会出"一个弹,一个听"的和谐通灵的境界,让学生在前后对调中读出语言文字的音乐美、结构美。
        【有境与无境】
        "境界"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谈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让学生有境与无境中体味、咀嚼,定能挖掘语言更深的意象。
有境──心入境言有情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科学类文章,笔者在思考许久之后,决定在这一课的句式朗读中找到一条语文回家的路。在出示句子"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后,让学生充分研读,畅谈感受。最后,出示句式:没有了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 。让学生思考后,先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再读读。在游汝杰所著的《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一书中,对语言在文化现象中的特殊关系有这样的阐述:语言是人类文化成长的契机和关键,其他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以语言为基础。笔者认为,在一种文化里,人的精神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那么,把这句话简单看,就不得不让我们有这样的论断:语言与精神协同发展。在上述"没有了_________   ,就 __________ 。"的句式表达时,如果忽视学生的情感,而只满足于他的答案时,那么这时的训练是为训练而训练的。在整个句式训练过程中,老师让学生在表达句子时,时刻注重"没有"的情感,让外在的语言形式与内在的精神世界得以统一,而就在"带着感受读出感受"这一过程中,语言与精神得到了协同发展。
        无境──言有境意无穷
        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六上《最后一头战象》"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一对象牙就像两支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嘎羧从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终于挖出了一个椭圆形的浅坑。它滑下坑去,在坑里继续挖,用鼻子卷着土块抛出坑;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它仍在埋头挖着。"这几段文字时,老师先问学生这段话可以读成哪个字?当学生把所有的"挖"字找到后,让学生体会这是一种怎样的挖?并且体味为什么它要这样快速地挖?接着,师把课件上其余文字去掉,留下所有的"挖"字。老师边演示边说:这些看似不规则排列的"挖"字,却恰似嘎羧最后的生命的运动轨迹。老师边说边把一个又一个"挖"字慢慢除去,最后屏幕上只留下一片空白。最后,让同学一起朗读上述两段话。这一刻,很容易让人想到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无言之美》一文中谈到的一段话:"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飘渺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所以,此刻的无言中正是饱含了无穷之意,在那一刻,真正达到一种心中无我的忘我之境。
        朗读指导,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不过,随着新课程的实践与发展,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必将赋予它更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傅道彬和于茀所著的《文学是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言语教学论》(第二版)    李海林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3月版
        王国维《人间词话》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1版
        《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  游汝杰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4月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修订)
        《无言之美》  朱光潜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年1月版
        作者简介:张云峰,工作单位:浙江省海宁市南苑小学,最后学历学位:大学本科,职称/职务:高级教师  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