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数学教学中的“六慢”
【作者】 黎胜华
【机构】 江西省乐平市第六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每个数学教师,都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特别是使用了电教手段后,课堂的容量大大加大,促使课堂速度加大。但是由于每个教师的认识和做法不尽相同,最终效果也就不完全一样。有的教师“以慢求快”,稳扎稳打,得到了“快”的效果,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扎实;有的教师“以快求快”,紧张急躁,虽然教的辛苦,却事与愿违。所以,有些地方是万万快不得的。
一、上课开始,可慢些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于自己把课讲好,还要组织学生学好。上课一开始,环顾全班,示意学生坐正、坐直,将目光投向教师和黑板,做好听课的准备工作。这样,讲课虽然慢了几秒种,但是营造了全班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语言节奏,要慢些
教师靠语言传授知识,学生靠接收并加工教师的语言信息或书中的信息而获取知识。在这一双边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教师要从多方面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使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幽默,富有感染力。作为数学教学语言,节奏一般要慢些,每个音要吐得准、吐得实,保证有很高的清晰度,以便学生能听清。
三、启发性提问,要慢些
为了反馈信息,促进思考,课堂提问是常见的。面对问题,同学们一般都要做一番思考,且难免会遇到障碍。所以,教师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并做好启发诱导的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讨论和互相启发,就会有人给出正确的回答,或者教师给以引导,把问题作若干次转化,直至最后圆满解决。这时,同学们所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活龙活现的思考方法,是成功、自信和学习的动力。
四、审题时。要慢些
解题时必须以题目为依据,综合运用题目中的条件推出结论。所以,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审题就是要有“审”的态度,要抓好一些重点字、词、句,咬文嚼字地弄清条件、前提和全部含意,不得遗漏和曲解。对于不同的题目往往还有不同的侧,重与方法,如几何题还要审图,弄清图形结构,要把文字叙述和图形加以对照;又如,应用题的文字叙述比较长,有时一遍读下来印象不深,就应该让学生自己再读~遍,一般可以从问题中的两个方面(如甲和乙、去和回、今年和去年)和三个量(如速度、时间、路程;或者工作效率、时间和完成的工作量)加以梳理。
五、概念讲解。要慢些
数学概念是建立法则、定理的基础,也是计算和证明的基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许多错误和毛病常常和“概念不清”有关。为了把概念讲清、讲活,使学生能理解、能表达、能应用,常常需要采取“欲进则退”的策略。先把概念讲授的起点退回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上去,而后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判断、推理、归纳,使学生活生生地看到概念的形成过程,掌握活生生的概念,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强化本质属性,注意概念间的区分,加强概念的直接应用,使其得以巩固。
六、新知推进,要慢些
数学教学要遵循教材的体系,把知识分解到每节课,在每一节课里又要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一步一步去教。如何分解,如何推进,每一步要达到什么目标,最后又如何综合成一个知识整体,这些都是值得认真考虑的。总的来说,如果要“吃透两头”,就必须深入进行知识体系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从二者的结合上确定知识的讲授扎根于何处。如何复习、新授、练习及延伸,会碰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等。遇到难点集中时,就要设法分散难点,分步解决,铺垫、渗透是常用手法。大的如几何,在入门阶段的概念教学中,充分进行语言训练、识图训练、论证训练,为攻克推理论证这一难点进行铺垫和渗透;小的如有理数的乘方,常常第一课讲定义,根据定义进行运算,不但先解决了定义这一难关,而且为第二课讲授符号法则提供了较充分的感性材料。与此相反,如果对“两头”吃不透,认为教材内容难以分段,或看不到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不愿分段,或虽分了段,但对那些铺垫、渗透的内容重视不够,最后只能盲目推进,囫囵吞枣,其后果必定是欲速则不达。
一、上课开始,可慢些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于自己把课讲好,还要组织学生学好。上课一开始,环顾全班,示意学生坐正、坐直,将目光投向教师和黑板,做好听课的准备工作。这样,讲课虽然慢了几秒种,但是营造了全班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语言节奏,要慢些
教师靠语言传授知识,学生靠接收并加工教师的语言信息或书中的信息而获取知识。在这一双边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教师要从多方面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使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幽默,富有感染力。作为数学教学语言,节奏一般要慢些,每个音要吐得准、吐得实,保证有很高的清晰度,以便学生能听清。
三、启发性提问,要慢些
为了反馈信息,促进思考,课堂提问是常见的。面对问题,同学们一般都要做一番思考,且难免会遇到障碍。所以,教师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并做好启发诱导的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讨论和互相启发,就会有人给出正确的回答,或者教师给以引导,把问题作若干次转化,直至最后圆满解决。这时,同学们所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活龙活现的思考方法,是成功、自信和学习的动力。
四、审题时。要慢些
解题时必须以题目为依据,综合运用题目中的条件推出结论。所以,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审题就是要有“审”的态度,要抓好一些重点字、词、句,咬文嚼字地弄清条件、前提和全部含意,不得遗漏和曲解。对于不同的题目往往还有不同的侧,重与方法,如几何题还要审图,弄清图形结构,要把文字叙述和图形加以对照;又如,应用题的文字叙述比较长,有时一遍读下来印象不深,就应该让学生自己再读~遍,一般可以从问题中的两个方面(如甲和乙、去和回、今年和去年)和三个量(如速度、时间、路程;或者工作效率、时间和完成的工作量)加以梳理。
五、概念讲解。要慢些
数学概念是建立法则、定理的基础,也是计算和证明的基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许多错误和毛病常常和“概念不清”有关。为了把概念讲清、讲活,使学生能理解、能表达、能应用,常常需要采取“欲进则退”的策略。先把概念讲授的起点退回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上去,而后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判断、推理、归纳,使学生活生生地看到概念的形成过程,掌握活生生的概念,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强化本质属性,注意概念间的区分,加强概念的直接应用,使其得以巩固。
六、新知推进,要慢些
数学教学要遵循教材的体系,把知识分解到每节课,在每一节课里又要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一步一步去教。如何分解,如何推进,每一步要达到什么目标,最后又如何综合成一个知识整体,这些都是值得认真考虑的。总的来说,如果要“吃透两头”,就必须深入进行知识体系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从二者的结合上确定知识的讲授扎根于何处。如何复习、新授、练习及延伸,会碰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等。遇到难点集中时,就要设法分散难点,分步解决,铺垫、渗透是常用手法。大的如几何,在入门阶段的概念教学中,充分进行语言训练、识图训练、论证训练,为攻克推理论证这一难点进行铺垫和渗透;小的如有理数的乘方,常常第一课讲定义,根据定义进行运算,不但先解决了定义这一难关,而且为第二课讲授符号法则提供了较充分的感性材料。与此相反,如果对“两头”吃不透,认为教材内容难以分段,或看不到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不愿分段,或虽分了段,但对那些铺垫、渗透的内容重视不够,最后只能盲目推进,囫囵吞枣,其后果必定是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