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论如何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陈建疆

【机构】 新疆巴州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实施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实施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实验教学,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创设有效的实验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历程,培养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验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验证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就是看学生有没有发展。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余文森教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提高教学质量就其本质而言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目前在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新一轮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以“发展”为注脚定位于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可以看出,教学有效性因其对学生发展影响重大而已成为我国教育界乃至社会面临的一个新的教育热点问题。在此大环境熏陶下,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以实验探究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生活中提炼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发现问题——排查实验课堂无效、低效行为
在新生入校后,笔者通过几次授课和实验教学后发现,学生知识水平普遍较高,而来源于生活的经验太少,在以实验为支撑的化学学科中,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实际生活情境,学生往往手足无措。例如在一次安全调查中,“如果你一个人在家,突然闻到煤气味”,只有15.32%的学生会回答类似“检查家中煤气阀总开关”等类似答案。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理论知识提高的基础上,许多知识是“空中楼阁”,这必然不能很好的迁移知识,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分析问题——缺乏理论联系实际成为发展瓶颈
鉴于虽然化学以实验为基础,但教科书设计的实验多以验证知识为主,与社会、生活等联系的不紧密。学生做过之后,只能感受到科学就是符号与概念,对待知识是以考试的内容为主,未能有意识地去与日常生活、生产及社会紧密关系。笔者认为这种教学使知识成为无源之水,既有悖于STS教育思想,也使学生发展遇到瓶颈。
三、解决问题——生活化学引领学习提高效能
笔者根据化学新课标中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的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化学入手,在探究实验中学习化学知识,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1)趣味实验 颠覆常规 引思设疑 激发学生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卡尔·维特认为灌输式教育就像给树浇水,只浇到树叶中,根本就没有浇及根部,树木无法吸收到水分。一股脑儿的知识灌输使学生的感知功能丧失殆尽,所接受的只是大量抽象的原理和公式,完全没有真正理解。他提倡唤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适应其兴趣进行恰到好处的教育,并依据此法将一名低智儿培养成一名全面发展的奇才。
(2)联系实际 以用代学 打破沉闷 拒绝“矮子”效应
在有机化合物命名章节中,学生普遍认为该章节内容枯燥,知识零散,没有直观实验支撑,较难掌握。在遇到类似情况下,往往学业水平程度不高的学生,在课堂授课中更难接受新知识,教学双边教学活动中往往呈现“矮子看戏,人云亦云”的“矮子”效应,存在教学低效性问题。
笔者在处理该节内容时,在课前要求学生将家中“小药箱”的常见药带到课堂上来。授课时询问学生平时感冒、发烧、头痛时的服药情况,并将其在在黑板上列举出来。一下子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因为这个问题不太涉及到学生平时化学知识的积累,使平时化学学的不好的学生也可以积极的投入到问题的回答中去。几位平时化学课堂不太活跃的学生就自己生病后服药的感受进行描述,个别学生还对不同感冒药的药效进行了讨论。顺势引导学生查看各种药品的说明书,使学生被许多奇奇怪怪的有机化学结构式所吸引,由此导入本节核心,引导学生总结有机物命名的规则。最后让学生对比黑板上列举的许多常见药的药物成分,剔除中成药,由学生自己总结出其实许多常见名不同的药品,其实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相同的。列举“氧氟沙星52种药名”的提案,揭示社会上许多相同药效的产品价格相差十几倍的现象,引导学生批判不良药商蒙蔽消费者,误导消费的做法。学生由此了解有机物命名内容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普遍反应这样授课“好学”“好记”又“好用”。
(3)整合资源 案例分析 以人为本 紧抓安全实效
学生活动的安全问题是阻碍实验教学发展的常见问题,因为许多化学药品带有腐蚀性或其他危害学生身体健康、人身安全的化学性质,所以在实验课堂上安全教育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引导学生整合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学习方式的改变,将学生知识建构在生活引入中悄然进行,促进学生发展,更好的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关系,为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亚刚;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1期
2.史益萍;优化练习设计 提高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上);2011年02期
3.王薇;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最大化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5期
4.李翔;论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