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作者】 潘雪娇
【机构】 新疆巴州库尔勒市第六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有识之士也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语感教学的重要地位,甚至已有人呼吁把语感教学看作语文教学的核心,把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语感是长期有效的训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其过程就是操作(语文实践活动)和重复(语文训练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能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达到对语言文字的默契和灵悟。
一、反复吟诵——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语感的培养重在朗读训练,因此,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非通过多读、熟读、朗读无以全面把握。如果朗读的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章。唐彪曾说:“文章读之极熟,则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也,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可见熟读能使文感达于境,进而转化为写作能力。
学生的自读尤为重要。学生自读要突出多读。多读,一是一篇多读。二是读多篇文章。如教学《长征》,让学生阅读介绍长征的有关文章资料,就可让学生更好的领悟诗句的意思,不仅如此,读多篇文章,还可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语感实践的机会,对学生形成敏锐的语感大有益处。
1.“诵”中感受语言中包含的情感
古人读书,有“涵咏工夫兴味长”的名言,是说读书要沉浸其中细细品味,方兴味无穷诵读是最好的感受语言的情感方法,教师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技巧,创设意境,学生通过诵读自然地会获得语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如指导读《小桑迪》中男孩卖火柴时的语言,根据课文中男孩语言变化如:“先生买盒火柴吧!”到“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啊!”再到:“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两盒”。体会到小男孩急于卖出火柴的迫切心情,感受到这个可怜小男孩饱受饥寒的处境。通过指导,学生的感情沉浸在这催人泪下的气氛之中,仿佛一个衣裳褴褛的,骨瘦如柴的男孩就站在面前,对小桑迪的同情油然而生。
2.“思”中领悟语言的内蕴
语感训练的着力点在于“思”。只有边读边思,才能领悟语言的内蕴,促进语感快速长进。教师应在读前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一读、二画、三咀嚼来析文。通过比较、思辩、领悟,使学生逐步积累语感。
3.“忆”中把握语感的方法
语感是讲究技法的,在一篇篇文章的朗读中掌握了一些感知、理解语言的方法。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指导学生“忆”,来增强语感。“背诵”是一种最好的方法,背诵能起到通过朗读对体会语言文字情感和内蕴的作用,还能贮存语言。锤练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如教学《桂林山水》时,先让学生诵读,在配以音乐朗诵。这样既便于抒情、感染,又便于在让学生在“诵”的过程中感知桂林山水的秀丽。通过这样多次、反复的朗诵训练可以做到熟能生巧、巧能生精,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跃上一个台阶。
二、反复推敲——“品”
语感是对语言的感知、理解,并对语言进行加工的一种心理行为。因此,语感培养必须指导学生深入推敲词语。
1.语句的比较
词语和句子是语言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大多是通过其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因此课文中的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更需要我们细细比较和品味。如:《爬天都峰》一文中,“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一句,为了让学生体会“挂”字的妙处,可要求学生用“拉”或“飘”等字换“挂”,进行比较,通过学生的研究、讨论,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当:一个“挂”字把天都峰陡得似直上直下的特点极其准确、形象、巧妙地描写出来,与文后面的“攀”相映成趣。
2.揣摩——品出神韵
一篇优秀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确定、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写的形象都源自文字表达的贴切、形象。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对重要的字义、文句甚至修辞方法进行比较、归纳。“学生只有对语言知识、语言形象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语言知识的获得才会更加牢固,语文能力的形成才会更加迅速而有效。”对此,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 “我们读一篇东西,不论诗文词曲,总要象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才能达到透彻的理解。所谓欣赏,是以透彻的理解为基础的。理解不透,即使多少能欣赏点儿,总不免遗漏若干地方,没把好滋味辩出来” 。而有了这种习惯,其语感是不难培养出来的。
三、联系生活
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离开了生活体验,语感的培养也是苍白无力的。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此时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我和老爷爷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这别有韵味的一个“终于”,把他们努力后的成功与满足生动地表现出来。如果学生没有这种生活体验,怎能真正体会到这“终于”一词的韵味。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是得不到什么深切的体验”(叶圣陶语)。
四、从创设的情境感悟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境,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要靠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或主动去营造一种情境,达到学习主体和客体协调一致。如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前,可让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月光曲》悠扬的曲调,想象月光如水的景象,把学生带入柔美的境界,使学生在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境界中理解词语。
在语文教学中,扎扎实实地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能力会大大提高。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也有必要导引它流向既定目标,而不致使其随处漫流,从而影响它的冲击力。
一、反复吟诵——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语感的培养重在朗读训练,因此,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非通过多读、熟读、朗读无以全面把握。如果朗读的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章。唐彪曾说:“文章读之极熟,则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也,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可见熟读能使文感达于境,进而转化为写作能力。
学生的自读尤为重要。学生自读要突出多读。多读,一是一篇多读。二是读多篇文章。如教学《长征》,让学生阅读介绍长征的有关文章资料,就可让学生更好的领悟诗句的意思,不仅如此,读多篇文章,还可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语感实践的机会,对学生形成敏锐的语感大有益处。
1.“诵”中感受语言中包含的情感
古人读书,有“涵咏工夫兴味长”的名言,是说读书要沉浸其中细细品味,方兴味无穷诵读是最好的感受语言的情感方法,教师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技巧,创设意境,学生通过诵读自然地会获得语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如指导读《小桑迪》中男孩卖火柴时的语言,根据课文中男孩语言变化如:“先生买盒火柴吧!”到“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啊!”再到:“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两盒”。体会到小男孩急于卖出火柴的迫切心情,感受到这个可怜小男孩饱受饥寒的处境。通过指导,学生的感情沉浸在这催人泪下的气氛之中,仿佛一个衣裳褴褛的,骨瘦如柴的男孩就站在面前,对小桑迪的同情油然而生。
2.“思”中领悟语言的内蕴
语感训练的着力点在于“思”。只有边读边思,才能领悟语言的内蕴,促进语感快速长进。教师应在读前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一读、二画、三咀嚼来析文。通过比较、思辩、领悟,使学生逐步积累语感。
3.“忆”中把握语感的方法
语感是讲究技法的,在一篇篇文章的朗读中掌握了一些感知、理解语言的方法。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指导学生“忆”,来增强语感。“背诵”是一种最好的方法,背诵能起到通过朗读对体会语言文字情感和内蕴的作用,还能贮存语言。锤练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如教学《桂林山水》时,先让学生诵读,在配以音乐朗诵。这样既便于抒情、感染,又便于在让学生在“诵”的过程中感知桂林山水的秀丽。通过这样多次、反复的朗诵训练可以做到熟能生巧、巧能生精,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跃上一个台阶。
二、反复推敲——“品”
语感是对语言的感知、理解,并对语言进行加工的一种心理行为。因此,语感培养必须指导学生深入推敲词语。
1.语句的比较
词语和句子是语言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大多是通过其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因此课文中的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更需要我们细细比较和品味。如:《爬天都峰》一文中,“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一句,为了让学生体会“挂”字的妙处,可要求学生用“拉”或“飘”等字换“挂”,进行比较,通过学生的研究、讨论,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当:一个“挂”字把天都峰陡得似直上直下的特点极其准确、形象、巧妙地描写出来,与文后面的“攀”相映成趣。
2.揣摩——品出神韵
一篇优秀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确定、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写的形象都源自文字表达的贴切、形象。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对重要的字义、文句甚至修辞方法进行比较、归纳。“学生只有对语言知识、语言形象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语言知识的获得才会更加牢固,语文能力的形成才会更加迅速而有效。”对此,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 “我们读一篇东西,不论诗文词曲,总要象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才能达到透彻的理解。所谓欣赏,是以透彻的理解为基础的。理解不透,即使多少能欣赏点儿,总不免遗漏若干地方,没把好滋味辩出来” 。而有了这种习惯,其语感是不难培养出来的。
三、联系生活
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离开了生活体验,语感的培养也是苍白无力的。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此时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我和老爷爷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这别有韵味的一个“终于”,把他们努力后的成功与满足生动地表现出来。如果学生没有这种生活体验,怎能真正体会到这“终于”一词的韵味。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是得不到什么深切的体验”(叶圣陶语)。
四、从创设的情境感悟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境,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要靠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或主动去营造一种情境,达到学习主体和客体协调一致。如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前,可让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月光曲》悠扬的曲调,想象月光如水的景象,把学生带入柔美的境界,使学生在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境界中理解词语。
在语文教学中,扎扎实实地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能力会大大提高。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也有必要导引它流向既定目标,而不致使其随处漫流,从而影响它的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