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中学音乐教育中开展流行音乐教学

【作者】 陈 佳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一、关于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源于西方,由英文“popularmusic”翻译而来,亦称为“通俗音乐”,因国家、地区、时期、研究者及立足点的不同,对其概念的解读也各有不同、众说纷纭,很难用单一、统一的语句来概括。笔者认为流行音乐就是通过大众媒介传播(massmedia)的音乐,包括基本的旋律、和声等要素,内容通俗、曲调简单、形式活泼、结构简单,并且在当代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加以一些配器伴奏而作曲,在后期经由音响技术的处理,并为大众所喜爱、欣赏,广为传唱的器乐曲和歌曲。鲜明的通俗性、时代性、多元性、时尚性、娱乐性和商品性等成为了流行音乐的主要特征,也正是由于流行音乐的朗朗上口、贴近生活,促成了其迅猛的发展态势。流行音乐由最初的民谣衍变而来,在留声机发明之前,所有的歌曲都是通过口传、记谱而流传的。在当今工业化的文化变迁中,流行音乐的传播发展到今天已有广播、唱片、电视、手机、网络等多种媒介,表演场所(即展演空间)也在日益改善和进化。从社会存在的特征观察,流行音乐立足于表明个体的态度,抒发自身情感,并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目的,商业是其存在的基础,也是大众具有的自觉主动性的必然选择,这其中赋予了商品文化属性和大众文化属性,目前更有各种音乐选秀、比赛等节目中层出不穷。流行音乐是大众文化的一种,具有共享性和通俗性,并不以极高的艺术境界和高深意境为准则,主要诉求于它的消遣和享受等功能。然而,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的流行音乐未能幸免的被利益化,出现了一部分忽视艺术性、品位低下、风格庸俗的作品,各种盗版音响制品也猖獗横生。所以,就流行音乐自身而言,运用新型科技手段和现代传播手段提升其格调,审时度势地兼顾艺术属性和商业属性的平衡发展,营造一个良性互动的创作氛围至关重要、时不我待。
  二、流行音乐在我国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概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呈持续高速发展的趋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整体教育事业更是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中学音乐教育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受到了政府的进一步重视,充分认可了歌唱教学的重要意义,加强了对学生进行识谱、视唱等能力培养的要求,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审美体验,促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健康地发展。从传入以来就备受关注、饱受争议的流行音乐,曾一度被大陆的相关人士定义为“靡靡之音”、“黄色歌曲”,但因其独特的“魔力”很快就风靡全国。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对流行音乐自然情有独钟、不可抗拒,唱流行歌、听流行音乐便成了他们课余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流行音乐也、顺理成章地步入了学校音乐教育的课堂当中。自21世纪以来我国对中学音乐教育也进行了几次课改,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等为目标。
  三、流行音乐引入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反映、调节学生的情绪情感
  流行音乐内容比较丰富,表现手法简单直接,抒情性强,给人以亲切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情绪体验,产生共鸣、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对于那些不善言谈的学生来说,流行音乐成了最能代表并抒发他们的情感、宣泄情绪的方式。生活中学生们主动选择了流行音乐,体现了他们的价值追求,表现出他们追随时尚,追赶潮流,寻求与众不同个性的特点,显现出他们主体意识得到了加强,表达了他们渴望独立、崇尚自由的愿望。正是这种独立而理性的精神才能使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立足,是生存竞争的必要条件。
  (二)丰富音乐教科书的内容
  中学音乐教材几经改革,能够比较科学合理地实现其培养目标,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关注了解多方面、多种类的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将富有正能量的流行音乐恰当地融入教材中,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以此为切入点,逐渐引入到古典音乐及传统音乐的学习中去,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相较于课本中的古典音乐和传统音乐来说,中学生们更加青睐于流行音乐,对它的摄取和学习来说也是更为主动的,也促成音乐学习效率的提高。当学生沉醉于流行音乐中时,身心都很放松,没有学业的压力、抛开了羞涩感、忘却了紧张感,这种积极主动的状态比较容易激发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跟着歌曲哼唱甚至舞蹈,部分聪慧的学生甚至会即兴创作,临时改变原本歌曲的歌词、节奏或者曲调等。将更多优质的流行音乐引入中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和发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力
  日常生活中,流行歌曲响遍大街小巷,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生活,尤其是比较受欢迎的歌曲,即使没有刻意学习也能够哼唱出来,其间已不知不觉学习并储蓄了可观的音乐基础知识,如旋律、节奏、音高、乐谱等,歌曲还能够引起学生们的情绪共鸣,也属于音乐记忆的一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锻炼了欣赏音乐的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是学生们必备的基础音乐素质,对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将积极的流行音乐引入课堂。
  四、流行音乐应如何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发展
  (一)传统音乐、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交融发展
  音乐是不断发展的,不管是传统音乐、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都有其各自的独特功能,我们应该尊重不同乐种间的差异,进行跨领域的研究,这亦是对语言、社会的一种反应。学习流行音乐一定要以传统音乐和古典音乐做基础,学生必须在了解传统音乐及古典音乐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流行音乐的内涵,流行歌曲教材只能作辅助。所以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不能脱离传统音乐和古典音乐,只学习流行音乐内容,也不能一味地涉猎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的内容,认为只有传统音乐才是好的音乐,应该将三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传统音乐、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相互渗透,把流行音乐有计划地渗透到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教授流行音乐时,要结合中国的民族文化,以各个时期代表性的流行音乐作为引导,进而深入传统音乐的教学中,并与古典音乐对比赏析,使学生综合、高效地体会和理解不同音乐文化的内涵。
  (二)甄选积极的流行音乐作为教学资源
  流行音乐是一种整体艺术,包括了灯光、舞台、造型、舞蹈等几方面,可以扩充音乐教学的内容,带给学生多层次的享受和赏析,是多元文化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大众传播媒体以及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可以更加快速、及时地欣赏到最新的音乐动态。流行音乐是现代人的音乐,是年轻人的音乐,它也随着时尚的风向不断的变换,不能让学生与社会脱节,应该让流行音乐在中学教育比例上有一席之地。流行音乐是时代的心声,每个时代的流行歌曲尤其是歌词,都反映了当时最主要的社会矛盾,可以通过不同时期的歌词看出各时代的社会精神以及时尚风貌。流行歌曲的旋律、节奏、配器等都与艺术歌曲不同,有自己的音乐作曲模式,与此同时,随着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在音乐产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流行歌曲需要进行营销包装、市场操作,是个商业行为,已经产业化,隶属文化部门管辖范围,良莠不齐的流行音乐作品浸漫周围,因此它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批判性。在与教育事业交融的时候,我们必须摒弃那些鄙俚之作,谨慎地甄选合适的材料作为教学的资源,需要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等社会各个职能部门齐心协作、深刻调查、认真商榷、谨慎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严格把关,营造更加积极健康的音乐文化氛围,为音乐教育搭建更广阔的平台。总体来说,让流行音乐更深刻地融入中学课堂,在现实的音乐教学虽有些不足,但已然是必然的结果。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合理分配教学内容,使流行音乐的引入更有意义,让学生们不仅仅爱上流行音乐,更要从中吸取养分,理解其内涵,提高他们的的音乐审美能力,为流行音乐、为中学音乐教育,创造更广阔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红艳.流行音乐与中学生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4.
  [2]刘丹.论中小学实施流行音乐教育的可行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汤健.以流行音乐推进中学传统音乐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4]王莹.我国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中学音乐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