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语文主题学习”中学课型浅谈

【作者】 邢俊晓

【机构】 莒南县洙边镇新华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新课型,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读思结合、以写促读,从不同的角度启迪学生的智慧。
        一、1+x主题阅读课
        这个课型要充分发挥课文的范例作用,请学生精读课内的精品课文,特别是对文中的亮点,让学生反复品读,咀嚼品味,深入领会文章的意蕴。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由((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五篇文章构成,老师们在教学这一单元时结合知识能力点,重点学习《背影》《老王》,其余整合推进。教师们经过对“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先期阅读,确定《背影》一课可以结合丛书中苏童的《父亲》、贾平凹的《父亲的半瓶酒》、舒乙的《父子情》、余杰的《父亲的自行车》、黄大能的《父亲赠我的座右铭》等。
        文章,来深度解读。当然,这一课型不单指1+x,也可是x+1,或是x+1+Y、1+x+Y等,教师们应注意:每个单元选取1~2篇重点文章精读,实现“1”的引领作用;教师要大胆取合,不要面面俱到,在研读教材的精彩段落上下功夫,同时加大对“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阅读,丰富学生对“x”的感受和认识,达成对文本的交互解读;增大课容量,凸显语文教学重点,不可舍本逐末,避重就轻,忽略了对文本的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x”是为了深入解读“1”;“x”文章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学生存在差异,读多少,读哪些,是可以弹性安排的,要给学生留下自由选择阅读的时间和空问。
        二、主题阅读展示课
        主题阅读展示课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机会,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交流自己在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时的所思所感,因此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课型,教师在平时上课时采用较多,设计这种课型一般遵循以下流程:
        1.教师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组织和引导,帮助学生根据教师预先设计的学习提纲开展阅读。阅读文章的同时做好圈点勾画和批注,让学生明确在展示课中的任务要求以及活动方式,以激发学生展示的积极性。
         2.交流、展示阶段
        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注意点拨、激励、评价。各组分别按准备情况展示对文章的认识,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展示时各组间同学要注意展示问题的联系,通过各组问的合作补充完善。可以是文本的展示,结合重点语句的品读、赏析进行展示,对文章整体的赏析进行展示;可以是情感的展示,学生说感悟、体验,引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材料补充认识,形成与文本的深入交流等。
        3.提升阶段
         本环节可以根据阅读内容训练语言知识技法;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及自身感悟设计活动,使语文生活化;也可以是文章写作方法的归纳、整理、学习、实践。比如,张丽老师执教的主题阅读展示课《美丽人生》,有效地整合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八年级(下)  《古韵今风》中“我心深处”和“人生行囊”两个板块中的文章,以“美丽人生”为主题,引领学生将自主阅读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通过阅读展示,使学生深入思考在人生道路上一个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三、主题写作指导课
        立足课堂,大量阅读一定会实现厚积薄发,主题写作课型与表现手法鉴赏课型有许多共同点,就是“读透一类文章,把握一种手法,会写一种文体”。主题写作指导课强调每节课主要训练一个技法,打破作文训练把所有的写作技巧“一揽子全兜”的现象,一个技法一个技法地训练。实现由简单到复杂,由相对独立到全面综合,由追求一点点的完美过渡到追求全面的完美。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由点及面的过程。学生每一次写作都是在感受大量美文或片段基础上进行的,有真实的体验,有深刻的感悟,每一次写作都会有收获和提升。
        比如,王焱老师执教的九年级写作课《雨》,此时学生积累已很丰富。老师在创设情境,温馨导课后,第一环节“闲来临窗观雨态”,展示一组描写雨景的片段,学生朗读、欣赏,总结出写作技巧,有“巧用修辞,如见雨形”“形声色味,如沐雨中’,‘‘正侧结合,如醉雨景”“虚实结合,如痴其境”等。第二环节“巧用技法摹雨态”,请学生回忆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次观雨,或任选一幅似曾相识的画面,运用妙招描写雨景。写作后小组内交流。第三环节‘‘遍赏佳作会雨意”,教师以四首古诗创设意境,引导学生领悟雨是作者不同情感的载体。学生赏析一组“雨”的诗文,体会雨中蕴含的浓浓情意。第四环节‘‘融心入境再抒情”,请再欣赏雨景,把情感融入景物中,学生再修改、再完善自己的作文。
        四、语言特色品味课
         语文课要细读文本,品出文字背后的味道。只有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意蕴,才能使他们更好地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只有引领学生领悟语言的精妙,才能使他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品读文章的能力。我们把语言特色的品味分成词语运用的品味、语句内涵的品味、语言特色的品味和语言技巧的品味等。
        比如,郎春慧老师执教八年级(下)《春酒》一课,教学重点确定为品味台湾著名作家琦君的语言特色。琦君的语言是很有特色的,总是在温情不动声色的娓娓道来中,传递着一种温暖。这种味道需要慢慢地品,慢慢地悟。郎老师善于运用删、换的方式进行对比,品读的是母亲的语言描写,通过对三个语气助词“哟”、“呀”、“了”的咀嚼,就让我们品出了这样的一位母亲:她慈爱和蔼,她灵巧贤惠。我们还触摸到了一份情感:母亲对女儿的浓浓爱意;还发现了一种亲密的母女关系:母亲的管束并不是居高临下的严肃。郎老师又结合琦君其他作品《下雨天,真好》《毛衣》《三更有梦书当枕》《春节忆儿时》等,让学生进一步阅读,通过大量文章的阅读,使学生真正理解琦君的语言特色。
        五、阅读指导课
        学生面对大量文章,是一目十行、粗略浏览,还是字斟句酌、细细揣摩?我们认为,学生应立足课堂,做到精读与泛读结合,进行高效阅读。如何确保学生的阅读效果呢?在课堂上,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使学生能够运用一些阅读的方法,把握某一体裁的文章基本的阅读规律,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进而促进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海量阅读。
        阅读指导课,既能引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帮助学生挖掘文本的丰富内涵;又能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搭上阅读的快车道,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课型的设置因学段而异,七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把握精读、泛读、浏览、速读、赏读等常用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几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经过多年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我们立足课内阅读,构建和实践优质高效的“语文主题学习”新课型,课堂效益和师生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借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这个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越来越浓烈,阅读能力普遍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简简单单地教,轻轻松松地学,“语文主题学习”让我们师生的语文之路简单、丰富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