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在科学课教学中小组探究合作中如何把用教材教方法落到实处
【作者】 周家文 薛万江
【机构】 湖北省郧西县上津镇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是科学课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目标,也是小学科学课程性质决定的。那么,如何把用教材教在科学课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呢?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深深感悟到了:要使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落到实处,提高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效率,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自始自终地致力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和谐的合作探究小组,为用教材教提供合作探究保障
就是说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必须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话说。只有这样,小组合作探究才能落实到实处。那么,这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首先就要从探究小组的组建上去反思。注意指导学生收集事实,这是认识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创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例如在上《水的污染》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认识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水的污染,笔者课前布置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收集有关资料。内容包括当地水域污染的情况、水中的杂质是从哪里来的、水的污染带来的恶果等等。接到这个任务后,各小组相当积极,有的小组去图书馆等处找来大量资料,并制成了手抄报;有的小组从珠江、河柳涌等处采来了污染水的样品;还有的小组以水的污染给人们带来恶果为内容自编了小品。这样到了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们先各自交流、阅读收集的资料,观看小品表演,再全班进行讨论。气氛十分热烈,效果非常的好,并为随后学生在《水的净化》一课中的实践活动打下了好的基础。
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设计实验。
笔者在科学课教学中用教材教方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设计实验。具体做法是:把实验的目的、名称、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要素设计成空白实验报告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阅读、思考、研讨,共同填写实验报告,等于是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操作、观察、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摩擦现象》一课中有关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笔者设计了以下的实验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了教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共同填写有关内容。教师巡堂只做启发和点拨。在确定了实验步骤后,各小组按照自己确定的方法独立地操作、记录和分析。以下是一小组的实验报告:在这个实验中,各小组通过分析自己的数据,很容易地得出了结论。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而且在学生心中从小埋下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种子。
三、用教材教在探究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提高合作探究效率
小组讨论是合作探究的核心,小组讨论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和决定合作探究效果的优劣。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把握讨论的契机,选择好讨论的内容,使讨论成为深化课堂教学、促进合作交流、参与互动、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操作,科学学科本身存在着许多有趣的现象和诱人的奥妙。一种现象往往透射出一定的科学道理,这就需要去了解、去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关注细节,预设并注意到探究过程中能发生的每一个现象,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究。怎么探究?力求合作探究。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设计、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方案,并敢于把自己的方案交与小组讨论,接受小组成员的建议、批评,从而制定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探究方案,使小组同学都能够积极地去参与,主动地探求、去发现,科学课中做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时容易让动手的机会只落在少数人手中。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课前必须为学生准备足够的材料,可让学生自行搜集,也可以教师统一安排。例如在第六册《昆虫的特征》一课中,教材曾以螳螂为对象给学生判断它是不是昆虫,由于螳螂前一对足离后二对足距离较远,有学生判决它不是昆虫,这时如果老师立即否定学生的结论就会使学生失去一次观察和思考的机会。反之,笔者找来螳螂的实物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再加以观察思考,学生就能在自行探索的过程中,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锻炼了实践能力。这时笔者认为最亮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讨论,引导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的让每一个小组成员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质疑、提出解决方案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也就让学生领略到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无穷乐趣
四、加强用教材教方法在科学课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讨论、实验,交流的纵深推进,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为了不让学生合作学习流于一种形式,首先教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其方法的准则如下:1、要让学生明确每次探究的目的是什么?还要明确自己在小组内的分工及职责; 2、学生在合作学习前,先独立思考与交流相结合,明确合作探究活动开展的顺序和方法等;3、小组轮流使用试验器材,共享科学资源;4、在组内谈话要用适当的语气,有不同意见要协商解决,必要时,要作出让步;5、学生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耐心地听取别人的发言;6、组代表汇报时,要全面,声音响亮,要代表整个小组的意见。例如:笔者在教孩子做测量《摆的快慢》一课学习中,首先,让学生分组、分工和分好实验器材,做好做实验的充分准备;在在小组合作活动开展前,笔者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小组竞争意识,提出了竞争的规则:1纪律,哪个小组活动过程最安静、最有序2思考,哪个小组自主选择的课题最有效、最后自己的想法3效率,哪个小组完成实验所用的时间最短4参与程度,哪个小组的全员参与程度最高。以上的竞争规则以活动的展开为线索进行制定,学生的活动得到了合理的约束,合作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活动中给予及时的评价,在活动结束后,共同评出“纪律最佳组”“思考最佳组”“配合默契组”等,这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构建和谐的合作探究小组,为用教材教提供合作探究保障
就是说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必须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话说。只有这样,小组合作探究才能落实到实处。那么,这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首先就要从探究小组的组建上去反思。注意指导学生收集事实,这是认识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创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例如在上《水的污染》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认识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水的污染,笔者课前布置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收集有关资料。内容包括当地水域污染的情况、水中的杂质是从哪里来的、水的污染带来的恶果等等。接到这个任务后,各小组相当积极,有的小组去图书馆等处找来大量资料,并制成了手抄报;有的小组从珠江、河柳涌等处采来了污染水的样品;还有的小组以水的污染给人们带来恶果为内容自编了小品。这样到了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们先各自交流、阅读收集的资料,观看小品表演,再全班进行讨论。气氛十分热烈,效果非常的好,并为随后学生在《水的净化》一课中的实践活动打下了好的基础。
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设计实验。
笔者在科学课教学中用教材教方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设计实验。具体做法是:把实验的目的、名称、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要素设计成空白实验报告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阅读、思考、研讨,共同填写实验报告,等于是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操作、观察、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摩擦现象》一课中有关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笔者设计了以下的实验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了教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共同填写有关内容。教师巡堂只做启发和点拨。在确定了实验步骤后,各小组按照自己确定的方法独立地操作、记录和分析。以下是一小组的实验报告:在这个实验中,各小组通过分析自己的数据,很容易地得出了结论。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而且在学生心中从小埋下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种子。
三、用教材教在探究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提高合作探究效率
小组讨论是合作探究的核心,小组讨论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和决定合作探究效果的优劣。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把握讨论的契机,选择好讨论的内容,使讨论成为深化课堂教学、促进合作交流、参与互动、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操作,科学学科本身存在着许多有趣的现象和诱人的奥妙。一种现象往往透射出一定的科学道理,这就需要去了解、去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关注细节,预设并注意到探究过程中能发生的每一个现象,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究。怎么探究?力求合作探究。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设计、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方案,并敢于把自己的方案交与小组讨论,接受小组成员的建议、批评,从而制定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探究方案,使小组同学都能够积极地去参与,主动地探求、去发现,科学课中做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时容易让动手的机会只落在少数人手中。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课前必须为学生准备足够的材料,可让学生自行搜集,也可以教师统一安排。例如在第六册《昆虫的特征》一课中,教材曾以螳螂为对象给学生判断它是不是昆虫,由于螳螂前一对足离后二对足距离较远,有学生判决它不是昆虫,这时如果老师立即否定学生的结论就会使学生失去一次观察和思考的机会。反之,笔者找来螳螂的实物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再加以观察思考,学生就能在自行探索的过程中,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锻炼了实践能力。这时笔者认为最亮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讨论,引导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的让每一个小组成员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质疑、提出解决方案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也就让学生领略到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无穷乐趣
四、加强用教材教方法在科学课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讨论、实验,交流的纵深推进,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为了不让学生合作学习流于一种形式,首先教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其方法的准则如下:1、要让学生明确每次探究的目的是什么?还要明确自己在小组内的分工及职责; 2、学生在合作学习前,先独立思考与交流相结合,明确合作探究活动开展的顺序和方法等;3、小组轮流使用试验器材,共享科学资源;4、在组内谈话要用适当的语气,有不同意见要协商解决,必要时,要作出让步;5、学生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耐心地听取别人的发言;6、组代表汇报时,要全面,声音响亮,要代表整个小组的意见。例如:笔者在教孩子做测量《摆的快慢》一课学习中,首先,让学生分组、分工和分好实验器材,做好做实验的充分准备;在在小组合作活动开展前,笔者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小组竞争意识,提出了竞争的规则:1纪律,哪个小组活动过程最安静、最有序2思考,哪个小组自主选择的课题最有效、最后自己的想法3效率,哪个小组完成实验所用的时间最短4参与程度,哪个小组的全员参与程度最高。以上的竞争规则以活动的展开为线索进行制定,学生的活动得到了合理的约束,合作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活动中给予及时的评价,在活动结束后,共同评出“纪律最佳组”“思考最佳组”“配合默契组”等,这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