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提高有效课堂教学
【作者】 刘风惠
【机构】 山东省昌乐特师附属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要切实开展有效学习,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当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创设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问题情境的取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以及数学的应用性,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情境创设的内容安排要注意数学学科的系统性,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下面就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有效数学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的设置的。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老师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小白兔由于骄傲输了,小白兔不服气。今天小白兔不同乌龟赛跑了,它要同小狗赛跑,你们猜猜看,谁会取得胜利?同学们一致猜测应当是小狗跑第一。这时播放课件:小狗和小白兔进行比赛,小狗沿着正方形的路线跑,小白兔沿着圆形的路线跑,结果小白兔得了第一名。小狗看到小白兔获胜,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学生被这一有趣的情境深深的吸引,从而积极的对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取。发现要看比赛公平不公平,实质上就是看小狗和小白兔跑的路线是不是一样长,小狗跑的路线是正方形周长,小白兔跑的路线是圆的周长,这方面的知识以前没有学过,出于对问题的好奇,学生深深的被问题所吸引,从而陷入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在这里,我们所创设的情境不是纯数学问题,而是拟现实的情景。也就是说海水不是盐,我们给学生提供的是现实的海水,要让学生自己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的盐来。使学生对数学不再感到神秘和陌生,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惊呼:数学我捉到你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为学生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数学情景,使他们有兴趣的走进数学奇景,培养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敏锐的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开端。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从而给学生设置了一定的思维障碍。因此,它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学生面对新的、带有挑战性的现实的有趣问题,需要运用数学的意识,发挥思维的潜能,深入的钻研、灵活的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生活中有对特征的描述,数学中也有,比如长方形,你们都能从图形中找到它,但如果我让你们像描述猪八戒的特征那样,把它的特征描述出来,让我一下就能猜到它是长方形,你们行吗。同学们跃跃欲试,陷入了积极的探索中。长方形的特征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得到了充分的揭示,从而使这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比较、分析、观察、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使学生围绕某类主题调查搜索、加工、处理应用相关信息,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能使学生在自主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学习。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这节课,老师请同学们都当校长,比一比看谁有领导才能。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校向学生家长承诺四年级学生的家庭作业不超过40分钟。一天,李明奶奶找到校长说:昨天李明的作业写了70分钟,老师留的作业太多了。请问各位校长,面对这个问题,您准备怎么办呢?同学们针对这个现实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想出了多种办法,最后认为最好的办法应当是:对全班同学的作业时间进行统计,形成一个表,看看全班其他同学的作业时间是不是在40分钟之内,只有李明例外。这种方法最有说服力。新知的教学在同学们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展开。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学们享受到了创造的喜悦。
四、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的面广量大,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完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只有几十种,如能掌握,则终生受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失时机的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而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实现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使原有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才能激发起学生主动的将新旧知识发生相互联系,相互比较,主动调动原有认知结构中能解决新问题的那部分知识,并将其重组、建构,找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而开展有效学习。
五、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聆听、互助、接纳、赞赏;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了自信;在发现问题,应用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等等。这些看似无形的因素,一直是我们以前的教学中所缺乏的,也是将来的教学所应加强的,它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的设置的。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老师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小白兔由于骄傲输了,小白兔不服气。今天小白兔不同乌龟赛跑了,它要同小狗赛跑,你们猜猜看,谁会取得胜利?同学们一致猜测应当是小狗跑第一。这时播放课件:小狗和小白兔进行比赛,小狗沿着正方形的路线跑,小白兔沿着圆形的路线跑,结果小白兔得了第一名。小狗看到小白兔获胜,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学生被这一有趣的情境深深的吸引,从而积极的对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取。发现要看比赛公平不公平,实质上就是看小狗和小白兔跑的路线是不是一样长,小狗跑的路线是正方形周长,小白兔跑的路线是圆的周长,这方面的知识以前没有学过,出于对问题的好奇,学生深深的被问题所吸引,从而陷入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在这里,我们所创设的情境不是纯数学问题,而是拟现实的情景。也就是说海水不是盐,我们给学生提供的是现实的海水,要让学生自己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的盐来。使学生对数学不再感到神秘和陌生,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惊呼:数学我捉到你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为学生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数学情景,使他们有兴趣的走进数学奇景,培养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敏锐的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开端。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从而给学生设置了一定的思维障碍。因此,它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学生面对新的、带有挑战性的现实的有趣问题,需要运用数学的意识,发挥思维的潜能,深入的钻研、灵活的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生活中有对特征的描述,数学中也有,比如长方形,你们都能从图形中找到它,但如果我让你们像描述猪八戒的特征那样,把它的特征描述出来,让我一下就能猜到它是长方形,你们行吗。同学们跃跃欲试,陷入了积极的探索中。长方形的特征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得到了充分的揭示,从而使这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比较、分析、观察、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使学生围绕某类主题调查搜索、加工、处理应用相关信息,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能使学生在自主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学习。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这节课,老师请同学们都当校长,比一比看谁有领导才能。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校向学生家长承诺四年级学生的家庭作业不超过40分钟。一天,李明奶奶找到校长说:昨天李明的作业写了70分钟,老师留的作业太多了。请问各位校长,面对这个问题,您准备怎么办呢?同学们针对这个现实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想出了多种办法,最后认为最好的办法应当是:对全班同学的作业时间进行统计,形成一个表,看看全班其他同学的作业时间是不是在40分钟之内,只有李明例外。这种方法最有说服力。新知的教学在同学们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展开。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学们享受到了创造的喜悦。
四、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的面广量大,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完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只有几十种,如能掌握,则终生受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失时机的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而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实现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使原有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才能激发起学生主动的将新旧知识发生相互联系,相互比较,主动调动原有认知结构中能解决新问题的那部分知识,并将其重组、建构,找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而开展有效学习。
五、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聆听、互助、接纳、赞赏;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了自信;在发现问题,应用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等等。这些看似无形的因素,一直是我们以前的教学中所缺乏的,也是将来的教学所应加强的,它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