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议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作者】 于 芳
【机构】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化学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在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实验教学的直观体现,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实验的优点和特点,以达到教学的目标。重视化学实验,做好化学实验,创新化学实验,是我们每位化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中,应当具备的品质和素养。
一、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有目的的使自然界中的现象在特定条件下再现,能简单、明了的突出主要因素,给人以直观、生动的感受,它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驱使他们积极思考,探究其中的奥妙。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学内容与教材、能源、环保、生命,农业等科学的联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认识到在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化学的情感和努力学习的动机。
要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趣味实验的设计常有以下两种途径:(1)简化和重组演示实验,如将氨气与氯化氢的化合反应改为“空瓶生烟”;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改为“变色喷泉”。(2)根据教学需要增加趣味实验。如介绍浓硫酸的脱水性时增加“黑色面包”实验;在铁盐的教学中增加“自制墨水”实验。
揭示化学之美,巩固学习兴趣。寓美于教,与化学固有的和谐美去感染学生,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使学生保持对化学的兴趣,不少化学实验具有美的魅力,如氨气急剧溶于含有酚酞的水中会变成红色的喷泉;铝热剂的反应火光四射,犹如钢花四溅……这些神奇美妙的化学现象能唤起学生探索化学美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萌动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的兴趣沿着有趣、乐趣向志趣的方向发展。
二、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对于事物,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化学实验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要自始至终,从明显的到细微的都必须认真地、细致地观察,要提醒学生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
化学的认识与发展过程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上,化学实验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化学现象丰富多彩:在实验中,能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我们都称作是现象。如;光、声、味、烟、雾、火焰、燃烧、爆炸、沉淀、溶解、颜色、气泡等都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现象。2、观察方法灵活多样:用视觉,如: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看到的现象是: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生成碳酸,用味觉,如:加热碳酸氢铵,在瓶口闻到刺激性的气味,说明有氨气生成,用听觉,点燃氢气,听到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 ,用触觉,如:镁带和稀硫酸反应,用手接触试管,感觉发烫,说明反应放出了热量。3、反应现象多样有序:如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反应前:色态、硬度;反应中:钠浮在水面,熔成小球滚动,逐渐变小消失,伴有嘶嘶声;反应后:溶液无色透明,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为此,使学生知道观察什么,怎样观察。科学的观察顺序、严肃的观察态度,良好的观察品质、灵活的观察方法都可以通过化学实验得到落实。
三、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实验是创新之本,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事物最重要的和可靠的手段之一。在教材中的实验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验证实验和分组实验。在中学阶段多为验证实验,而验证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新课改倡导学生是发展的中心,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要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验证性演示实验中走出来,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性实验。在做探究性实验时可以借鉴教材中的探究性试验,先不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结果,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首先制定出学习目标,其次提出新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通过猜想或假设,制定出实验方案,根据方案进行试验,观察出现的现象,对产生的结果一一记录。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进行分析交流,弄明白问题的实质,得出结论,使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探究性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铁生锈的探究实验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了在盐水、醋中的生锈情况,要求学生不仅要每天观察,还要做好记录,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由此总结出防锈的一些常用方法。在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发生了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与课本中铁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结论相悖,使学生产生了质疑,通过分析,猜想可能是铁丝的原因。经询问实验员老师,了解到原来使用的是很细的铁纱窗。在实验员老师的帮助下,换了较粗的铁丝又进行实验;将几根纱窗拧成一股再做,结果都没有发生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通过对比、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该知识,从中还懂得了反应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总之,开展好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将化学实验教学放在化学教学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一、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有目的的使自然界中的现象在特定条件下再现,能简单、明了的突出主要因素,给人以直观、生动的感受,它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驱使他们积极思考,探究其中的奥妙。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学内容与教材、能源、环保、生命,农业等科学的联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认识到在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化学的情感和努力学习的动机。
要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趣味实验的设计常有以下两种途径:(1)简化和重组演示实验,如将氨气与氯化氢的化合反应改为“空瓶生烟”;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改为“变色喷泉”。(2)根据教学需要增加趣味实验。如介绍浓硫酸的脱水性时增加“黑色面包”实验;在铁盐的教学中增加“自制墨水”实验。
揭示化学之美,巩固学习兴趣。寓美于教,与化学固有的和谐美去感染学生,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使学生保持对化学的兴趣,不少化学实验具有美的魅力,如氨气急剧溶于含有酚酞的水中会变成红色的喷泉;铝热剂的反应火光四射,犹如钢花四溅……这些神奇美妙的化学现象能唤起学生探索化学美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萌动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的兴趣沿着有趣、乐趣向志趣的方向发展。
二、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对于事物,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化学实验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要自始至终,从明显的到细微的都必须认真地、细致地观察,要提醒学生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
化学的认识与发展过程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上,化学实验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化学现象丰富多彩:在实验中,能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我们都称作是现象。如;光、声、味、烟、雾、火焰、燃烧、爆炸、沉淀、溶解、颜色、气泡等都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现象。2、观察方法灵活多样:用视觉,如: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看到的现象是: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生成碳酸,用味觉,如:加热碳酸氢铵,在瓶口闻到刺激性的气味,说明有氨气生成,用听觉,点燃氢气,听到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 ,用触觉,如:镁带和稀硫酸反应,用手接触试管,感觉发烫,说明反应放出了热量。3、反应现象多样有序:如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反应前:色态、硬度;反应中:钠浮在水面,熔成小球滚动,逐渐变小消失,伴有嘶嘶声;反应后:溶液无色透明,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为此,使学生知道观察什么,怎样观察。科学的观察顺序、严肃的观察态度,良好的观察品质、灵活的观察方法都可以通过化学实验得到落实。
三、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实验是创新之本,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事物最重要的和可靠的手段之一。在教材中的实验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验证实验和分组实验。在中学阶段多为验证实验,而验证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新课改倡导学生是发展的中心,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要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验证性演示实验中走出来,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性实验。在做探究性实验时可以借鉴教材中的探究性试验,先不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结果,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首先制定出学习目标,其次提出新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通过猜想或假设,制定出实验方案,根据方案进行试验,观察出现的现象,对产生的结果一一记录。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进行分析交流,弄明白问题的实质,得出结论,使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探究性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铁生锈的探究实验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了在盐水、醋中的生锈情况,要求学生不仅要每天观察,还要做好记录,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由此总结出防锈的一些常用方法。在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发生了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与课本中铁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结论相悖,使学生产生了质疑,通过分析,猜想可能是铁丝的原因。经询问实验员老师,了解到原来使用的是很细的铁纱窗。在实验员老师的帮助下,换了较粗的铁丝又进行实验;将几根纱窗拧成一股再做,结果都没有发生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通过对比、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该知识,从中还懂得了反应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总之,开展好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将化学实验教学放在化学教学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