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

【作者】 林爱萍

【机构】 八十四团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界谈论最多的热门话题,许多人都看到了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审美教育培养的重要性。我通过对初中音乐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就音乐教育的创新谈谈自己的粗略的看法。
        提起音乐,对于一般学校的学生来说,首先想到的是流行歌曲和一些港台歌星。可以说学生对音乐教育的渴望与他们实际所具有的音乐素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拿学生们的话说,我们整天听到的就是这些流行歌曲,看到的就是这些大腕歌星。是啊,由于商品经济的冲击,艺术被包装变成商品,再加上一些传媒的“误导”,使学生的音乐审美价值观念极为混乱,不辨美丑,审美情趣的发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因此,如何充分运用音乐本身的独特魅力和教育功能,采用更为生动、更能加强学生对音乐美的理解、感受、鉴赏、创造等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方法,已成为我们广大音乐教师要花大力气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音乐教育的弊端? 
        1、观念陈旧。
        教师为了确保“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得到落实,一味地强求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不厌其烦地长时间地讲解乐理知识,上欣赏课,先由教师介绍曲名、作者、表现内容等,还没听到音乐,就先把学生限制在一个框框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
        2、创新课缺乏音乐性。有些创新课脱离了音乐艺术的特点,打着音乐的旗号上成美术课或手工课。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听一遍录音就让他们进行想象画,使学生的想象脱离了音乐情境而作漫无边际的幻想。把音乐之美置于创新之外,使创新成为一种虚设形式。
        针对以上现状和弊端,我想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是音乐创新教育的关键
        众所周知,再好的课程教材,如果没有教师的好教法也是难以奏效的。由于以往长期的应试教育“惯性”使然,许多教师嘴里说的是“要素质教育”“要创新教育”,用的也是新教材,却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上还是习惯于单纯灌输统一的书本知识。有的教师往往非常好心的扮演一个尽责的“老母鸡”角色,生怕学生不懂、不会,于是反复讲、反复教,到头来,学生的思路却越来越窄,主动性越来越差。当我们怀着极好的动机把自己从老师那儿学来的东西再灌输给我们的学生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成为一堵墙,挡住了学生与音乐的接触……音乐教学是一种形象思维的活动过程,这就需要调动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己去参与、去体验、去锻炼,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挖掘者和环境创造者,应该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只有带学生愉快地推开艺术大门,才会使学生在不断积累的学习中自觉地产生理智的需求心理,形成健康的审美体验及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
        二、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1、启发想象,唤起创新。
        想象力是人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力。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形象,创造音乐情节,从而更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以生理听觉为基础,心理想象为出发点,有思考地听赏音乐,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
        A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想象中。
        B提醒学生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感觉音乐。
        C提倡独立性思维品质,鼓励他们在听赏过程中独立地感觉音乐带来的震撼,让他们拥有创造的灵感。音乐结束后,让同学们讲出自己的所思所感,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2、设置情境,引发创新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与音乐情境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把自己的理解、感觉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创设情境的方式有:
        A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
        B妙趣横生的气氛渲染.如在实验音乐——《阳春三月》的实践课中,教师在课堂上设置《集镇的春节》的场景,一时间叫卖声、口哨声、喝彩声、掌声等交织在一起,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还不时地擦出创造的火花。
        C丰富的电教手段。以实物体会情景,以图象再现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理解他们理解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主体参与,激励创新。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积参与探究与创造,把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潜质作为重点,以学生生活为基点,切实从学生的要求和发展的可能性出发,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方法、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如:在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创作平台,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茉莉花》的歌词创编旋律。创作规则:歌词不变,风格不限,通俗、民族、儿歌均可,创作时间5分钟,每组可选代表演唱,也可合作演唱。在活跃的气氛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