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学好语文 从习惯做起
【作者】 曾令芳
【机构】 民族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我是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已经有15个年头了。语文学科有很强的工具性、思想性、和综合性,是基础的基础,同时它也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重要的文化载体,学好语文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价值。特别是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大有它的用武之地。而要学好语文,首先要从习惯做起。印度古代谚语说得好:“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终身受用。那么,在语文学习方面我们究竟要培养学生哪些学习习惯呢?一般说来,语文学习习惯包括书写工整、正确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听、说、读、写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归纳整理的习惯。在初中阶段,着力要培养的是听、说、读、写的习惯和思考的习惯,但是,由于当前语文教育和教学上还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致使许多学生养成了一些不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平常学生只重结果而不重原因和过程;只重语文知识而不重写作;只重书面作业而不重口头作业。他们错误地认为记记背背,得到了一个好分数就是学好语文了,而忽视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语文素养终极目标的达成。以至于到了初中,话难说,字如草。根据我对我校初一、初二、初三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调查分析发现,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具有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而大多数的学生习惯不好,甚至根本谈不上有习惯。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面临的巨大难题。因为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呢?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首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起点。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必须唤醒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从学习目的入手,激发学生的间接兴趣。所谓间接兴趣,就是对于某种事物本身并无兴趣,而是对于这种事物未来的结果感到需要有兴趣。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学生如果感到所学知识有用,自然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阶段使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目的任务,认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使客观要求和主观意愿统一起来。比如要养成笔记摘抄的习惯,可以介绍前人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治学经验,同时讲述马克思孜孜不倦作读书笔记,大量积累写作资料,从而写出了《资本论》等不朽经典著作的光辉范例,由此阐述笔记抄摘的重要性,学生认识了意义,明确了榜样,就产生了笔记摘抄的兴趣。
2、改进教学方法,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必须有持久的、稳定的兴趣,才能经过长期的钻研,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而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持久和稳定,往往与教师的教学有关。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采用相宜的教学方法,注意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直观形象,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学习的兴趣就高,而且较为稳定。比如,我在教学《犟龟》这篇童话时,让学生把这篇童话改成课本剧,允许学生对课本进行想象和再创造,并分角色表演。学生的积极性可高啦,通过创造性的表演,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3、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更加浓厚的兴趣。因为每次活动几乎都包括观察、回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因此,开展课外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而且也是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主要途径。如初一新生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百字查字典竞赛、普通话朗读竞赛、书写竞赛、到广告中找错别字等活动;初二学生我组织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初三学生我就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报告,进行研究性学习等。总之,教师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他们,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语文的氛围。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持久。
其次,培养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写读书笔记必须思考,思考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同时读书笔记还具有具有积累功能。我在上课文之前,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并在预习的基础上,写出读书笔记,等老师上完本课后再比较阅读读书笔记,同学之间交流读书笔记,如是再三,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和个性化的阅读能力也就初步的养成。
再次,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书刊是语文学习的翅膀,只有多读才能自由翱翔于语文的天空。?语言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读写能力主要是通过语言习惯发展起来的,只有多读才有助于形成语感。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书面语言,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能在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作品中得到人文关怀,认识、思维、审美情趣也随之得到提高。同时也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为养成学生的读书看报习惯,我每周安排一至两节读书看报课,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作好积累。这样,既培养了读书习惯,又积累了写作素材,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生活的习惯。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才会热爱语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是写作取之不尽的素材仓库。要认真并善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有一双婴儿般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敏感多思的心?。风花雪月皆有意,一草一木总关情,无论是各种媒体的所见所闻,还是街头巷尾的百姓杂谈.生活不管是平淡无波还是纷繁复杂,有心人总会投入其中,始终保持着好奇和热情,多问一个为什么,喜怒哀乐中发现“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发掘现象背后的秘密,寻找生活的情趣,思考其中蕴涵的价值,捕捉到灵感的火花。
也许我们的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的习惯方面还做了很多,但无论怎样,任何好习惯的养成都是很难的,难就难在严格要求,难就难在坚持到底。我想,只要我们目标一致,不抛弃,不放弃,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就一定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获得“不需老师讲,自能读书”的学习能力,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根本目标,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首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起点。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必须唤醒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从学习目的入手,激发学生的间接兴趣。所谓间接兴趣,就是对于某种事物本身并无兴趣,而是对于这种事物未来的结果感到需要有兴趣。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学生如果感到所学知识有用,自然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阶段使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目的任务,认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使客观要求和主观意愿统一起来。比如要养成笔记摘抄的习惯,可以介绍前人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治学经验,同时讲述马克思孜孜不倦作读书笔记,大量积累写作资料,从而写出了《资本论》等不朽经典著作的光辉范例,由此阐述笔记抄摘的重要性,学生认识了意义,明确了榜样,就产生了笔记摘抄的兴趣。
2、改进教学方法,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必须有持久的、稳定的兴趣,才能经过长期的钻研,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而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持久和稳定,往往与教师的教学有关。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采用相宜的教学方法,注意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直观形象,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学习的兴趣就高,而且较为稳定。比如,我在教学《犟龟》这篇童话时,让学生把这篇童话改成课本剧,允许学生对课本进行想象和再创造,并分角色表演。学生的积极性可高啦,通过创造性的表演,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3、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更加浓厚的兴趣。因为每次活动几乎都包括观察、回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因此,开展课外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而且也是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主要途径。如初一新生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百字查字典竞赛、普通话朗读竞赛、书写竞赛、到广告中找错别字等活动;初二学生我组织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初三学生我就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报告,进行研究性学习等。总之,教师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他们,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语文的氛围。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持久。
其次,培养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写读书笔记必须思考,思考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同时读书笔记还具有具有积累功能。我在上课文之前,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并在预习的基础上,写出读书笔记,等老师上完本课后再比较阅读读书笔记,同学之间交流读书笔记,如是再三,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和个性化的阅读能力也就初步的养成。
再次,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书刊是语文学习的翅膀,只有多读才能自由翱翔于语文的天空。?语言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读写能力主要是通过语言习惯发展起来的,只有多读才有助于形成语感。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书面语言,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能在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作品中得到人文关怀,认识、思维、审美情趣也随之得到提高。同时也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为养成学生的读书看报习惯,我每周安排一至两节读书看报课,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作好积累。这样,既培养了读书习惯,又积累了写作素材,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生活的习惯。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才会热爱语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是写作取之不尽的素材仓库。要认真并善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有一双婴儿般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敏感多思的心?。风花雪月皆有意,一草一木总关情,无论是各种媒体的所见所闻,还是街头巷尾的百姓杂谈.生活不管是平淡无波还是纷繁复杂,有心人总会投入其中,始终保持着好奇和热情,多问一个为什么,喜怒哀乐中发现“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发掘现象背后的秘密,寻找生活的情趣,思考其中蕴涵的价值,捕捉到灵感的火花。
也许我们的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的习惯方面还做了很多,但无论怎样,任何好习惯的养成都是很难的,难就难在严格要求,难就难在坚持到底。我想,只要我们目标一致,不抛弃,不放弃,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就一定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获得“不需老师讲,自能读书”的学习能力,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根本目标,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