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作者】 刘黎辉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她能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等元素,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而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造成用方块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传统文化气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接受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语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语文作为人们的交际工具,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应融于传统文化之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语文不仅是学习语言的手段,更是学习文化的工具,从一定程度上说,文化传承的功能是目的,语言学习是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围绕识字课,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汉字是中华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块文字。领略汉字之美,可以说是国学基础。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启蒙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学生走近中国汉字,让他们体会汉字的神奇与美丽。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汉字,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在识字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演绎汉字演变过程,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隶书,再到现今的宋体。如“门”字的甲骨文很像两扇门的样子,指的是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这样不仅从形体的变化,而且到文字意义的认识,都给学生一个具体生动的意象,寓教于乐。汉字教学还要抓会意字、形声字,从造字的意义着手,解释字义,这样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安排书法教学进入语文课堂。特别是针对现在电脑、手机流行,让学生写好字,书写端正、工整,教师面临着重大的责任。日常教学中可每周安排一两个课时进行写字教学,要求学生写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偏旁部首等规范。在教学生写字时积极倡导“写好字,走好路,做好人”的教学理念,不论是上书法欣赏课还是临摹课、练习课我都要重复一句歌词“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让它这一丰厚文化底蕴和情感感染学生,使他们对书法艺术产生浓浓的兴趣与向往之情后,再让学生由一笔一画做起。学生从中收获的不只是正确的书写姿势,也不只是端端正正、潇潇洒洒的一幅幅书法作品,更重要的是我在引导学生欣赏、临摹书法作品时注意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例如:字的结构方面,很多字由于结构的要求,产生了需要变化的偏旁部首,有的字需要注意各部分的“大小”和“避让”,形成巧妙的顾盼与呼应之美,这正如做人需要有宽大的胸怀和尊重他人的品格一样。使学生认识到学写字、写好字是弘扬祖国文化传统,从而对祖国的文化更加热爱
二、围绕课文文本,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一方面,有许多课文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如古代诗词、古代寓言、古典名著、神话传说。另一方面,有许多课文的内容负载了中华传统文化。如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介绍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等文化成就的,介绍各民族民风民俗的。读了这些课文,学生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热爱中华文化、热爱祖国的情感,一定会油然而生。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围绕“语文园地”, 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园地”相当于过去的单元复习,如今赋予它一些新的功能,编进了一些新的内容。无论是低中年级的“语文园地”,还是高年级的“回顾-拓展”,都设有“日积月累”这一栏目。在这个栏目中,有计划地编进成语、名言警句、古诗词名句、楹联、谜语、谚语、歇后语等均分类编排。如惜时、好学、立志、诚信、爱国、求新等,还编进了近30首古诗词。上述内容活泼、新颖,学生在熟读成诵中,体味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以及它的丰富多彩。在“语文园地”和“回顾-拓展”中,还有一个叫“成语故事”的栏目,学生在读故事的同时,了解了成语的出处,获得一些历史的、文化的知识。
四、围绕“综合性学习”, 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新增加的语文学习的要求、内容与形式。为了落实这方面的学习目标,教科书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采取由隐到显、由渗透到专设单元进行训练的编排方法。低年级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安排少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观察、搜集资料。中年级结合某个专题的学习,在单元之前、之中、之后进行提示、指导,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开展适度的综合性学习。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策划,制订计划,展开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并用适当的方式,如关于社会用字的调查报告;搜集、整理、展示、欣赏诗歌,甚至学写诗歌,呈现“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教科书中只提出学习要求、活动建议,并提供若干阅读材料,给师生留有较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受和理解,同时提高了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围绕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他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但如今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却在中国大行其道。如果能在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并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中秋节时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并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进行一次诗文熏陶;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时引导学生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在端午节时,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从而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事迹,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秉承、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文以载道,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学习在学生终身学习、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有责任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通过语文课堂传播给学生。精心培育学校人文软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践行、文以养德,从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中追寻到语文的人文内涵,为语文教学拓展一条广阔的育人之路。
参考文献:
[1] 程炯.浅谈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教师.2011年第16期
[2] 冯小英.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2012年1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语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语文作为人们的交际工具,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应融于传统文化之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语文不仅是学习语言的手段,更是学习文化的工具,从一定程度上说,文化传承的功能是目的,语言学习是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围绕识字课,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汉字是中华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块文字。领略汉字之美,可以说是国学基础。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启蒙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学生走近中国汉字,让他们体会汉字的神奇与美丽。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汉字,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在识字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演绎汉字演变过程,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隶书,再到现今的宋体。如“门”字的甲骨文很像两扇门的样子,指的是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这样不仅从形体的变化,而且到文字意义的认识,都给学生一个具体生动的意象,寓教于乐。汉字教学还要抓会意字、形声字,从造字的意义着手,解释字义,这样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安排书法教学进入语文课堂。特别是针对现在电脑、手机流行,让学生写好字,书写端正、工整,教师面临着重大的责任。日常教学中可每周安排一两个课时进行写字教学,要求学生写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偏旁部首等规范。在教学生写字时积极倡导“写好字,走好路,做好人”的教学理念,不论是上书法欣赏课还是临摹课、练习课我都要重复一句歌词“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让它这一丰厚文化底蕴和情感感染学生,使他们对书法艺术产生浓浓的兴趣与向往之情后,再让学生由一笔一画做起。学生从中收获的不只是正确的书写姿势,也不只是端端正正、潇潇洒洒的一幅幅书法作品,更重要的是我在引导学生欣赏、临摹书法作品时注意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例如:字的结构方面,很多字由于结构的要求,产生了需要变化的偏旁部首,有的字需要注意各部分的“大小”和“避让”,形成巧妙的顾盼与呼应之美,这正如做人需要有宽大的胸怀和尊重他人的品格一样。使学生认识到学写字、写好字是弘扬祖国文化传统,从而对祖国的文化更加热爱
二、围绕课文文本,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一方面,有许多课文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如古代诗词、古代寓言、古典名著、神话传说。另一方面,有许多课文的内容负载了中华传统文化。如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介绍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等文化成就的,介绍各民族民风民俗的。读了这些课文,学生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热爱中华文化、热爱祖国的情感,一定会油然而生。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围绕“语文园地”, 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园地”相当于过去的单元复习,如今赋予它一些新的功能,编进了一些新的内容。无论是低中年级的“语文园地”,还是高年级的“回顾-拓展”,都设有“日积月累”这一栏目。在这个栏目中,有计划地编进成语、名言警句、古诗词名句、楹联、谜语、谚语、歇后语等均分类编排。如惜时、好学、立志、诚信、爱国、求新等,还编进了近30首古诗词。上述内容活泼、新颖,学生在熟读成诵中,体味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以及它的丰富多彩。在“语文园地”和“回顾-拓展”中,还有一个叫“成语故事”的栏目,学生在读故事的同时,了解了成语的出处,获得一些历史的、文化的知识。
四、围绕“综合性学习”, 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新增加的语文学习的要求、内容与形式。为了落实这方面的学习目标,教科书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采取由隐到显、由渗透到专设单元进行训练的编排方法。低年级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安排少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观察、搜集资料。中年级结合某个专题的学习,在单元之前、之中、之后进行提示、指导,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开展适度的综合性学习。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策划,制订计划,展开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并用适当的方式,如关于社会用字的调查报告;搜集、整理、展示、欣赏诗歌,甚至学写诗歌,呈现“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教科书中只提出学习要求、活动建议,并提供若干阅读材料,给师生留有较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受和理解,同时提高了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围绕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他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但如今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却在中国大行其道。如果能在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并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中秋节时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并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进行一次诗文熏陶;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时引导学生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在端午节时,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从而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事迹,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秉承、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文以载道,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学习在学生终身学习、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有责任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通过语文课堂传播给学生。精心培育学校人文软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践行、文以养德,从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中追寻到语文的人文内涵,为语文教学拓展一条广阔的育人之路。
参考文献:
[1] 程炯.浅谈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教师.2011年第16期
[2] 冯小英.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201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