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论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
【作者】 肖 伟
【机构】 神木县第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教育不但是帮助人们取得成功的一种手段,更为重要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是塑造完善人格的过程。培养人健康、和谐的情感,是未来教育的重要主题和使命,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突出地增加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维度,这是对以前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发展的超越。
以往的学校情感教育主要集中于与社会道德规范有关的德育。而在高中政治课中,情感教育除了继续关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向上的审美意识等对学生未来生活有重要影响的态度。如“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由于高中政治课在教学内容上较为抽象,理论性较强,所以政治课教学过程要实现教学目标,就不能忽视情感教育。课堂教学既是认知的过程,而且还是情感体验和情感培养的过程。认知与情感贯穿于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渠道,而且还是情感体验和情感培养的场所。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讲“理”,对学生来说是单调的,缺乏吸引力的。如果既动之以“理”,又辅之以“情”则会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进行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在政治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要落实高中政治情感领域的目标,作为实施者—教师,应该如何来实施情感教育呢?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这是情感教育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教育观是教师对教育的观点和看法。(1)知情并重的教学观。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也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为教师的主导性是激发教师创造性和乐教的基础,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是学生乐学的关键。知情并重,才能使学生在积极思维,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同时发展情感。特别是高中政治课,更加不能只注重理论学习,而不顾学习兴趣的培养,否则就会造成学习的疲惫甚至厌学的心理。(2)科学的评价观。人们常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成绩好、听话常常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简单的标准。情感教育下的评价观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只要给予恰当的机会,都能愉快地学习,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和谐地发展,应该把情感发展水平也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尺度。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情感体验,而不在于选优汰劣,应该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和体验。
2.实施情感教育就要遵循情感教育规律
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情感教育也需与之相适应。高中政治课的情感教育应符合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感情强烈、易受感染的特点。如,在教学中可以引用一些精彩的诗词、歌曲、名言警句,既有利于学生深人浅出理解教材,加深记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使学生由丰富有趣、有血有肉的感性材料步入理性知识的殿堂,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不管是讲概念还是讲原理,都要以情晓理,以理激情,使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完美、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的需求。马斯洛的人类需要五层次理论表明,“需要”在情感调控中居于核心地位。因为客观事物是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是影响情绪发生的关键因素,并直接影响情绪、情感(愉快或者是不愉快),同时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源泉。表扬和鼓励是教育的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表扬和鼓励可以在人的心里引起积极反应,这种积极反应会起连锁现象,可能就是因为一句表扬的话,学生上课注意力开始集中,发言变得积极,态度变得认真,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转折点。
3.实施情感教育还要选择科学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电影、电视、戏剧、音乐等艺术形式),将有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基本原理与之联系起来,会使情感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艺术形式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所预先设计的情感教育目标,在艺术美的熏陶下使自己的情感得到自由的释放和陶冶,不知不觉地逐渐排除急躁、轻浮、粗野的性情,从而有利于学生良好情感的养成。还可以通过课堂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创设和营造,形成无形情感教育课程,将蕴含着的文化心理、观念沉淀和精神本质三个方面通过潜意识,以无形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置身于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中能获得一种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并能从熏陶中产生一种聚合力量,激发集体荣誉感。
以往的学校情感教育主要集中于与社会道德规范有关的德育。而在高中政治课中,情感教育除了继续关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向上的审美意识等对学生未来生活有重要影响的态度。如“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由于高中政治课在教学内容上较为抽象,理论性较强,所以政治课教学过程要实现教学目标,就不能忽视情感教育。课堂教学既是认知的过程,而且还是情感体验和情感培养的过程。认知与情感贯穿于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渠道,而且还是情感体验和情感培养的场所。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讲“理”,对学生来说是单调的,缺乏吸引力的。如果既动之以“理”,又辅之以“情”则会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进行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在政治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要落实高中政治情感领域的目标,作为实施者—教师,应该如何来实施情感教育呢?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这是情感教育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教育观是教师对教育的观点和看法。(1)知情并重的教学观。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也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为教师的主导性是激发教师创造性和乐教的基础,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是学生乐学的关键。知情并重,才能使学生在积极思维,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同时发展情感。特别是高中政治课,更加不能只注重理论学习,而不顾学习兴趣的培养,否则就会造成学习的疲惫甚至厌学的心理。(2)科学的评价观。人们常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成绩好、听话常常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简单的标准。情感教育下的评价观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只要给予恰当的机会,都能愉快地学习,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和谐地发展,应该把情感发展水平也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尺度。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情感体验,而不在于选优汰劣,应该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和体验。
2.实施情感教育就要遵循情感教育规律
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情感教育也需与之相适应。高中政治课的情感教育应符合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感情强烈、易受感染的特点。如,在教学中可以引用一些精彩的诗词、歌曲、名言警句,既有利于学生深人浅出理解教材,加深记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使学生由丰富有趣、有血有肉的感性材料步入理性知识的殿堂,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不管是讲概念还是讲原理,都要以情晓理,以理激情,使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完美、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的需求。马斯洛的人类需要五层次理论表明,“需要”在情感调控中居于核心地位。因为客观事物是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是影响情绪发生的关键因素,并直接影响情绪、情感(愉快或者是不愉快),同时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源泉。表扬和鼓励是教育的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表扬和鼓励可以在人的心里引起积极反应,这种积极反应会起连锁现象,可能就是因为一句表扬的话,学生上课注意力开始集中,发言变得积极,态度变得认真,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转折点。
3.实施情感教育还要选择科学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电影、电视、戏剧、音乐等艺术形式),将有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基本原理与之联系起来,会使情感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艺术形式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所预先设计的情感教育目标,在艺术美的熏陶下使自己的情感得到自由的释放和陶冶,不知不觉地逐渐排除急躁、轻浮、粗野的性情,从而有利于学生良好情感的养成。还可以通过课堂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创设和营造,形成无形情感教育课程,将蕴含着的文化心理、观念沉淀和精神本质三个方面通过潜意识,以无形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置身于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中能获得一种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并能从熏陶中产生一种聚合力量,激发集体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