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

【作者】 沈玉兰

【机构】 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化学是九年级新开设的一门学科,学生的好奇心十分浓烈,继第一单元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知识以后,为后期学习具体的某种物质奠定了基础,再学习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空气,运用化学的思维来分析,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思维和学习习惯,继而为后期学习其他的物质性质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由于化学是新开设的一门学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比较重,所以课堂就要十分生动。《空气》是与我们学生生活紧密连系的,所有的学生都不陌生。“平常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确实存在的物质”,由此培养化学学习的方法。 
        [重难点解析]
        重点:用探究实验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难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以及区分。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中主要成分和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定义,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3.能体会到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其现象等。
        [教学资源]
        多媒体、实验用品(实验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导管、弹簧夹、烧杯、双孔橡皮塞、酒精灯、火柴         实验药品:红磷)
        [教学过程]
        [活动导入]
        猜谜语:“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打一物质)
        [教师引入]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 的地球,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示例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呢?
        [学生答]
        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集气瓶中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
        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倒立—有气泡冒出;
        3.塑料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号—双手挤压,有压力;
        4.给车胎打气—涨起来。
        [设计意图]设疑,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的视线引导到课题中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讲解]用多媒体演示。
  1.空气发现史。
        (1)很久以前,人们认为空气是单一的某种物质。
        (2)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菲利斯特利分别制得了氧气。
        (3)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中氧气和氮气。
        2.拉瓦锡的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
        原理:                                                                          通过定量的方法,测定出减少的物质是空气体积的1/5。得出该实验的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5。
        [设计意图]通过化学史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教师讲解并演示实验]
        为了能更方便,更精确的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人们对拉瓦锡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下图(多媒体展示),运用这个装置来进行实验。





        教师带领学生分别从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应该看到的实验现象、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讲解,并且进行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热,产生黄色的火焰;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扇贝中的水沿着导管进入到集气瓶中,并占集气瓶上部分空气体积的1/5。
        实验的注意事项:
        1.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
        3.红磷应该过量;
        4.红磷点然后应该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立即塞紧瓶塞;
  5.待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教师提问]
  1.集气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
  2.根据实验现象,集气瓶中的剩余的气体具有怎样的性质?
  3.小红在做“红磷的燃烧实验”时,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请你试着帮小红分析一下原因?
  [设计意图]用边介绍实验步骤边进行演示,边提问的方法,学生在观察的同时边记录边思考问题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空气的成分
  氧气:21%   氮气:78%    二氧化碳:0.03%   稀有气体:94%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教师提问过渡]
  我们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那么空气、氧气、氮气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空气是混合物,氧气、氮气是纯净物。
  教师归纳总结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并举例以及他们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是否由固定的组成、性质。并指出混合物各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都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 板书设计]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拉瓦锡实验
  2.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
  (1)实验方法
  (2)实验现象
  (3)实验原理
  (4)实验结论
  3.纯净物与混合物
   [当堂检测]
  1.拉瓦锡为了研究空气的成分,曾把汞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得到了氧化汞红色粉末,这时在密闭容器中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该气体完全反应后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大约减少了_____________。请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
   2.实验2-1中,红磷燃烧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_____________,该实验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  ;
   3.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有关空气成分的填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浑浊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 。
        [教学反思]
        《空气》对于学生都不陌生,基于原有的生活常识和科学知识,将学生引导运用化学的思维解释化学实验现象,教师着力于将未知与已知的知识进行衔接。教师应该在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尽情的发表他们的观点,突出教学目标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