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注重教学实践 培养技能人才
【作者】 张玉策
【机构】 泰州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成为有用之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的大厂,如何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培养出大量高素质和低成本的技术工人。作为与产业结合最紧密的教育形式——中等职业教育就承担着这一重要任务。有数据表明,目前城镇企业共有1.5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8000万人,在技术工人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1.5%、高级技工仅占3.5%,远低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所占的35%的比例,以至“找大学生易,找高级技工难”成为目前社会的普遍现象。出现了“技工荒”的现象。作为担负直接向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输送应用型人才任务的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提高层次,调整布局,突出特色,服务就业。更重要的是将技能训练放在首位,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增大出大批合格的实用型、动手型的实际操作人才,才能“贴”紧市场、适销以路、适应企业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中,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产品”是人才,而且是紧俏人才。笔者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应从以下方面来培养技能人才:
一、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现行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多采用以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这种传统的课程模式比较符合教学规律及师生习惯,可以使学生学到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比较突出。但这种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职业教育必须彻底摈弃“重分数,轻能力”、“重理论教学,轻技能教学”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全新的、以专业技能训练为核心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理论围着技能转、理论教学为专业技能教学服务的思想,打破专业理论学科体系中的系统性、完整性,以技能教学中的“必需”、“够用”为原则有选择地进行理论教学,腾出课时进行系统的专业技能强化训练。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增加学生实习的份量、力度和时间来实现。校内安排教学过程实习,到工厂进行毕业实习,都是着眼于专业技能训练,培养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问题,掌握过硬实作本领。毕业实习还使得学生认识和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认识了人,缩短了学生和企业之间的距离。毕业推荐后,能立即上岗和顶岗,在社会和企业站稳脚跟。同时,“围着市场办学”,培养适用人才,保证教学质量,根据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技能需求,建立健全各专业的专业技能强化训练模块,各技能模块要有明确的技能目标、相应的星级标准和充足的停课实训时间,每学期根据专业特点安排二至四个相对独立又与理论教学相衔接的专业技能实训模块,使学生在通过规定的若干课时的集中技能强化实训后进行考核评级,有效地强化专业技能的教学和管理,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技能比武,营造大练技能的氛围,激发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主动性。大力推行“多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取两个以上的劳动技术等级证书,在进一步衡量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受工厂欢迎,被社会认可。
二、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不再是单一的内容讲解和灌输者。在现化职业教育中,教师的角色首先应该是职业导师。他对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应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能帮助学生规划他的职业生涯,认识他所从事职业的前景和提高职业能力的方法,能帮助学生预见和分析将来职业生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一个教师所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如果通过教学仅仅只能传授知识而不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就不能算是一种有效的教学。
此外,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建立教师学习型组织。通过学习、参观、教研、讨论、说课、技能竞赛、论文比赛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认识,更新教师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
三、深化实践教学,培养技能人才
拥有一技之长是职校学生必备的生存技能,是现代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职校学生与大学生或其它社会从业人员竞争的法宝。若中等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中还在使用“灌输式”教学很难达到提高学生技能的目的。必须在特定的环境和用特殊的方法才能使学生掌握。
为此,应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如可将学生三年的学习划分为三个大模块:一是基础知识模块,包括语言能力、写作能力、计算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等,这些模块学完后要求取得一些相应的证书(如普通话等级证、珠算等级证、计算机高新技术等级证等)。二是综合素质模块,包括形体礼仪训练、军训、企业员工素质训练、驾驶技能等等。三是专业技能模块,包括普通专业基础技能、工种专业技能、特色专业技能等。这些模块学完后,经鉴定取得相应工种的技能等级证书。不同性质的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如政治课可采用“案例教学法”,企业员工素质训练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普通专业基础技能和工种专业技能和特色专业技能教学中则采用“阶段教学法”。通过整合,进一步明确各模块教学的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教学,全面打造学生的专业技能。
职业学校的特色是技能教学,职业学校的生命力也在技能教学,职业学校学生的优势更在技能。职业学校只有真正做到以技能为本,加大实验实训、师资培训上的投入,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才能切实提高职校学生的技能,使学生真正具有一技之长、一专多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学习和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
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要重新认识,吸引其合理成分,努力寻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德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其“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落实保证。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为保证教学质量,在总的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实践教学部分。从时间分配上看,实习操作教学占三分之二,理论教学占三分之一。从方法上看,实践教学是一种相当独特的教学方式,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这是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落实。理论教学也别有新意,讲授知识要求基本、广泛和轻松。学生课堂学习和实践训练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另外,尽管教学大纲是统一的,但教材可由任课教师自编、自选。虽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因此,理论教学要紧密配合实践教学,职业学校应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与企业“联姻”,实行“定单式”培养模式、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真正受企业欢迎的人。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教育应按职业学校的特点和规律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理论素质和技能素质,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市场,服务于社会。
一、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现行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多采用以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这种传统的课程模式比较符合教学规律及师生习惯,可以使学生学到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比较突出。但这种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职业教育必须彻底摈弃“重分数,轻能力”、“重理论教学,轻技能教学”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全新的、以专业技能训练为核心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理论围着技能转、理论教学为专业技能教学服务的思想,打破专业理论学科体系中的系统性、完整性,以技能教学中的“必需”、“够用”为原则有选择地进行理论教学,腾出课时进行系统的专业技能强化训练。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增加学生实习的份量、力度和时间来实现。校内安排教学过程实习,到工厂进行毕业实习,都是着眼于专业技能训练,培养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问题,掌握过硬实作本领。毕业实习还使得学生认识和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认识了人,缩短了学生和企业之间的距离。毕业推荐后,能立即上岗和顶岗,在社会和企业站稳脚跟。同时,“围着市场办学”,培养适用人才,保证教学质量,根据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技能需求,建立健全各专业的专业技能强化训练模块,各技能模块要有明确的技能目标、相应的星级标准和充足的停课实训时间,每学期根据专业特点安排二至四个相对独立又与理论教学相衔接的专业技能实训模块,使学生在通过规定的若干课时的集中技能强化实训后进行考核评级,有效地强化专业技能的教学和管理,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技能比武,营造大练技能的氛围,激发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主动性。大力推行“多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取两个以上的劳动技术等级证书,在进一步衡量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受工厂欢迎,被社会认可。
二、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不再是单一的内容讲解和灌输者。在现化职业教育中,教师的角色首先应该是职业导师。他对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应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能帮助学生规划他的职业生涯,认识他所从事职业的前景和提高职业能力的方法,能帮助学生预见和分析将来职业生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一个教师所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如果通过教学仅仅只能传授知识而不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就不能算是一种有效的教学。
此外,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建立教师学习型组织。通过学习、参观、教研、讨论、说课、技能竞赛、论文比赛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认识,更新教师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
三、深化实践教学,培养技能人才
拥有一技之长是职校学生必备的生存技能,是现代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职校学生与大学生或其它社会从业人员竞争的法宝。若中等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中还在使用“灌输式”教学很难达到提高学生技能的目的。必须在特定的环境和用特殊的方法才能使学生掌握。
为此,应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如可将学生三年的学习划分为三个大模块:一是基础知识模块,包括语言能力、写作能力、计算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等,这些模块学完后要求取得一些相应的证书(如普通话等级证、珠算等级证、计算机高新技术等级证等)。二是综合素质模块,包括形体礼仪训练、军训、企业员工素质训练、驾驶技能等等。三是专业技能模块,包括普通专业基础技能、工种专业技能、特色专业技能等。这些模块学完后,经鉴定取得相应工种的技能等级证书。不同性质的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如政治课可采用“案例教学法”,企业员工素质训练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普通专业基础技能和工种专业技能和特色专业技能教学中则采用“阶段教学法”。通过整合,进一步明确各模块教学的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教学,全面打造学生的专业技能。
职业学校的特色是技能教学,职业学校的生命力也在技能教学,职业学校学生的优势更在技能。职业学校只有真正做到以技能为本,加大实验实训、师资培训上的投入,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才能切实提高职校学生的技能,使学生真正具有一技之长、一专多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学习和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
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要重新认识,吸引其合理成分,努力寻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德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其“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落实保证。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为保证教学质量,在总的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实践教学部分。从时间分配上看,实习操作教学占三分之二,理论教学占三分之一。从方法上看,实践教学是一种相当独特的教学方式,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这是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落实。理论教学也别有新意,讲授知识要求基本、广泛和轻松。学生课堂学习和实践训练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另外,尽管教学大纲是统一的,但教材可由任课教师自编、自选。虽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因此,理论教学要紧密配合实践教学,职业学校应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与企业“联姻”,实行“定单式”培养模式、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真正受企业欢迎的人。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教育应按职业学校的特点和规律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理论素质和技能素质,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市场,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