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者】 钱钦亚
【机构】 条洋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德国教育学家弟斯惠指出:“数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节数学课中,有的学生学的主动活泼、津津有味,有的学生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这种现象归根到底是兴趣问题。《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因而,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潜力,创设美好的数学情境教学,以便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求索,从而获得最佳效果。在这我仅就自己的粗浅体会和实践与同仁们共同探讨,共同学习,以求共同进步。
一、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利用教材序言、插图加进一些与学生能联系起来的问题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初一代数讲整式的加减这一章序言时,我把课本上的插图绘制在投影仪的胶片上,然后给学生说:“现在咱们学校想建一个这样的圆形花坛,在花坛内修一个圆形小喷水池,如果花坛的半径是a米,小喷水坛的半径比花坛的半径少5米,现要求在花坛的周围与喷水池的边缘镶上金色金属花边,如果你是工人师傅,你应买多长的金属花边?”这样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把自己当成了问题的主人,很快算出2∏ a+2∏ (a—5)米。我马上提出这个算式太麻烦,能不能再写简单点,学生答“不能”,进而说导言: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生求知欲被激发起来,产生了学习兴趣。
二、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兴趣
在讲有理数这章时,我让学生朗读“读一读”中“内容丰富的数——0”,使他们通过了解“0”,进一步了解有理数的意义。前苏联教育家贾姆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讲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我让学生先看“想一想”,该内容选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中学代数教材,或趣味代数课外读物中的著名问题——求希腊数学家丢番图一生重要时间年龄。对于这个问题,教科书中连续设了四问。经分析,不难看出,设第四问中的未知数(丢番图去世的年龄,即他一生活了多少岁)为x比较合理。这样在学生面前就出现了一个“选元”问题。虽是难题,但因为学生对故事本身产生兴趣,就产生意志力,进而顺利解题。
三、通过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是数学的生命,没有问题数学就失去了魅力。对于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趣味性的问题,出现美好的数学问题情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内向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生动活泼的学习。如在讲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时,我采取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层层悬念,步步解决问题的原则,在幻灯片上预先写好了问题,并设法遮住,然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出现,启发、引导学生逐个解决。
出现问题(1):1+2+3+…+100=?并让学生讲述大数学家高斯小时侯的故事,使学生了解解法,并得出5050的结论。
出现问题(2):已知等差数列{an},求a1+a2+……+a100=?,从问题(1)启发,使学生得出a1+a2+a3+…+a100=1/2(a1+a2)×100
出现问题(3):已知等差数列{an},求a1+a2+……+an=?,从问题(1)(2)的方法——倒写法得出:Sn=(n(a1+a2))/2
出现问题(4):已知等差数列{an},如何求Sn,得出Sn=na1+(n(n-1)/2)d
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学会了思考,获得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数学问题情境教学重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学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学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而问题情境就是培养兴趣的乐土。
四、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莱布尼兹认为:“数学教育必须尽可能使教育对象了解背景”,在教学中,当然不能把教学内容的全部背景都告诉学生,但是,只要是至关重要的又是学生能接受的背景,给学生点破,就可以使学生能接受对这一背景导致的数学进展,有一定的准备,有机会从广阔的角度去思考,去揭示数学的奥秘:此时的学生就有了自觉性,迅速的让他们取得接近于老师的水平。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可以通过每门课,每一章,每节课的导言,也可以通过一道例题的解题思路。
五、通过其它形式,培养学习兴趣
1.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专题讲座,一方面开阔思路,另一方面提高解题技巧。如,三角函数一章,公式较多,题型多,学生对恒等变形的方向不明确,通过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公式的特点,并学会如何用公式解决化简问题、求值问题、证明恒等式问题。
2.通过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数学中的思维美,抽象美,例如,数形结合思想,反映了数与形的内在联系,从形的特点感受数的有趣,由数的规律感受形的美,学生通过学习、使用会想“数字这么枯燥,反映的图形这么美”进而对数学产生兴趣。
3.利用墙报刊登数学小故事、数学趣题、研究专题、学生小论文等,如:在讲解高一的简易逻辑时:我让学生以“生活与数学”为题,写数学小论文;在再讲数列时,我让学生讲“国王与象棋的发明者”、“高斯的故事”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丰富了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的奇妙,进而产生兴趣。
4.通过年级组举办数学竞赛,或两班联合组织数学知识抢答比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六、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练习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也是检验教学效果,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还有一些教师在练习内容的安排上存在着随意性,形式单一,层次不清,学生的练习机械重复,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学生的身心受到压抑,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精心设计练习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所以,在设计练习题时,教师要设计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吸引学生愿意学的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如一题多变、开放题、找朋友、做医生等,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还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七、运用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以成功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所谓的激励,它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艺术,是指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智力的活动方法,教师的语言中含有对学生的尊重、信任、表扬、鞭策及祝愿等激励因素,常常给学生一语三春的感染力量,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发现学生的进步就及时表扬,给予肯定,使学生认为自己是成功者,自己可以获得成功,使每一个初中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幸福和快乐。用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他们的成功欲。而在评价性语言中,要多说“真不错、你真聪明、你的解法妙极了、争取再努力”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心理意向活动。兴趣一旦激发起来,学生就会感到学习的乐趣,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而不是负担,从而去努力学习。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能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利用教材序言、插图加进一些与学生能联系起来的问题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初一代数讲整式的加减这一章序言时,我把课本上的插图绘制在投影仪的胶片上,然后给学生说:“现在咱们学校想建一个这样的圆形花坛,在花坛内修一个圆形小喷水池,如果花坛的半径是a米,小喷水坛的半径比花坛的半径少5米,现要求在花坛的周围与喷水池的边缘镶上金色金属花边,如果你是工人师傅,你应买多长的金属花边?”这样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把自己当成了问题的主人,很快算出2∏ a+2∏ (a—5)米。我马上提出这个算式太麻烦,能不能再写简单点,学生答“不能”,进而说导言: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生求知欲被激发起来,产生了学习兴趣。
二、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兴趣
在讲有理数这章时,我让学生朗读“读一读”中“内容丰富的数——0”,使他们通过了解“0”,进一步了解有理数的意义。前苏联教育家贾姆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讲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我让学生先看“想一想”,该内容选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中学代数教材,或趣味代数课外读物中的著名问题——求希腊数学家丢番图一生重要时间年龄。对于这个问题,教科书中连续设了四问。经分析,不难看出,设第四问中的未知数(丢番图去世的年龄,即他一生活了多少岁)为x比较合理。这样在学生面前就出现了一个“选元”问题。虽是难题,但因为学生对故事本身产生兴趣,就产生意志力,进而顺利解题。
三、通过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是数学的生命,没有问题数学就失去了魅力。对于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趣味性的问题,出现美好的数学问题情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内向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生动活泼的学习。如在讲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时,我采取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层层悬念,步步解决问题的原则,在幻灯片上预先写好了问题,并设法遮住,然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出现,启发、引导学生逐个解决。
出现问题(1):1+2+3+…+100=?并让学生讲述大数学家高斯小时侯的故事,使学生了解解法,并得出5050的结论。
出现问题(2):已知等差数列{an},求a1+a2+……+a100=?,从问题(1)启发,使学生得出a1+a2+a3+…+a100=1/2(a1+a2)×100
出现问题(3):已知等差数列{an},求a1+a2+……+an=?,从问题(1)(2)的方法——倒写法得出:Sn=(n(a1+a2))/2
出现问题(4):已知等差数列{an},如何求Sn,得出Sn=na1+(n(n-1)/2)d
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学会了思考,获得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数学问题情境教学重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学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学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而问题情境就是培养兴趣的乐土。
四、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莱布尼兹认为:“数学教育必须尽可能使教育对象了解背景”,在教学中,当然不能把教学内容的全部背景都告诉学生,但是,只要是至关重要的又是学生能接受的背景,给学生点破,就可以使学生能接受对这一背景导致的数学进展,有一定的准备,有机会从广阔的角度去思考,去揭示数学的奥秘:此时的学生就有了自觉性,迅速的让他们取得接近于老师的水平。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可以通过每门课,每一章,每节课的导言,也可以通过一道例题的解题思路。
五、通过其它形式,培养学习兴趣
1.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专题讲座,一方面开阔思路,另一方面提高解题技巧。如,三角函数一章,公式较多,题型多,学生对恒等变形的方向不明确,通过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公式的特点,并学会如何用公式解决化简问题、求值问题、证明恒等式问题。
2.通过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数学中的思维美,抽象美,例如,数形结合思想,反映了数与形的内在联系,从形的特点感受数的有趣,由数的规律感受形的美,学生通过学习、使用会想“数字这么枯燥,反映的图形这么美”进而对数学产生兴趣。
3.利用墙报刊登数学小故事、数学趣题、研究专题、学生小论文等,如:在讲解高一的简易逻辑时:我让学生以“生活与数学”为题,写数学小论文;在再讲数列时,我让学生讲“国王与象棋的发明者”、“高斯的故事”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丰富了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的奇妙,进而产生兴趣。
4.通过年级组举办数学竞赛,或两班联合组织数学知识抢答比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六、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练习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也是检验教学效果,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还有一些教师在练习内容的安排上存在着随意性,形式单一,层次不清,学生的练习机械重复,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学生的身心受到压抑,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精心设计练习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所以,在设计练习题时,教师要设计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吸引学生愿意学的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如一题多变、开放题、找朋友、做医生等,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还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七、运用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以成功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所谓的激励,它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艺术,是指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智力的活动方法,教师的语言中含有对学生的尊重、信任、表扬、鞭策及祝愿等激励因素,常常给学生一语三春的感染力量,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发现学生的进步就及时表扬,给予肯定,使学生认为自己是成功者,自己可以获得成功,使每一个初中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幸福和快乐。用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他们的成功欲。而在评价性语言中,要多说“真不错、你真聪明、你的解法妙极了、争取再努力”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心理意向活动。兴趣一旦激发起来,学生就会感到学习的乐趣,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而不是负担,从而去努力学习。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能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