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
【作者】 巫爱萍
【机构】 城东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从现行的化学教材内容来看,由初中部分的空气、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煤和石油、酸、碱和化学肥料等,到高中部分的硫、氨、氮,农药、电镀、金属冶炼,酸、碱的工业制法等,几乎每章节都可紧密结合教材进行环境教育。这也是中学化学学科的特点。本人在此就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谈谈一些做法,供同行共酌。
一、明确保护环境的意义,养成保护环境美德
结合有关化学教材内容,讲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和治理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养成保护环境的美德。本人在此就举初三化学课本第一章第一节空气为例。
“空气’’这一节的教学目的是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污染及其防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氮气的性质及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感受到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学习科学家的敬业精神。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空气的组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人在本节课堂教学中,讲完空气的组成后就着重讲了大气的污染与防治。点出大气有自净作用。当大气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即出现大气污染。
排放到大气里造成污染的有害物质,可以分为粉尘类(如煤烟等),有害气体类(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从大气污染发展的历史来看,可分为二氧化碳、烟尘污染;二氧化硫、金属尘污染和光化学污染三个时期。大气污染从早期的英国伦敦烟雾型发展到新型的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公害事件连绵不断,此起彼伏。据统计,单是伦敦的十几起烟雾事件,就夺走了近万人的生命。有记载的公害事件不胜枚举,现分别举例如下:
(1)伦敦烟雾事件。 l952年冬天,天气特别冷而潮湿,家家都烧煤取暖。由于几天没有风,气象出现特殊变化,出现下层气温低,上层气温高,空气对流受到妨碍的逆温层,逆温层把烟雾压在下面几天不散,引起人们呼吸困难,良种牛死亡,几千市民出现胸闷、喉痛、咳嗽等症状,年老体弱者死亡4000多人。
(2)日本的四日市事件。 l955年日本的垄断资本家在四日市造了一座炼油厂,围海造田,规模极大。结果是新工业加上原有工业排放出来的废气使空气严重污染,使四日市终年烟雾不散,烟雾层厚度高达500米。二氧化硫和金属尘含量超过允许标准的5倍以上。由于这种污染,据统计,到1970年癌症和气喘病患者增多,气喘病蔓延,患病者达6400人。
二、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其次是结合教材内容举办墙报、图片展览,了解环境污染及防治成果。还可举办专题讲座,如“大气污染与防治”、“水的污染及防治”等等,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等。
三、组织学生参观调查,加强环境教育
例如在讲到初三化学第三章第一节“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我们组织了本地缺水情况及造成水质污染的严重后果及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意义的调查小组,特别是一些造纸厂关闭前后的明显对比,以前生产时,河流下游整条河水严重污染,关闭后,河水污染才得到根治,使其恢复原样,清澈可鉴。通过我们的调查表明,不少厂矿在生产中不按环保条例办事,任意向周围排放废气、废渣、废水,致使环境污染严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厂矿的领导人环境意识淡漠,没有受过环保教育,不懂环保知识。因此,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主题研究
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引导他们开展“三废”综合利用的主题研究,变废为宝。例如初三化学第七章课题“煤和石油’’,关于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的问题,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讨论的热门话题,日前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教材提供这个课题,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了解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重要意义。尽管料学家们对温室效应后果还没有一致的看法,但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性气候变暖将在生态平衡方面给人类带来严重后果。如严重的旱涝灾害,扩大沙漠。对农业渔业沿海生态系统以及河流运输,野生生物等会产生不良影响。这是对人类生存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 l98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被定为“警惕全球变暖”,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际上对金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关切,要求“控制温室效应,稳定全球气候”。
对于如何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下列建议:
(1)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的释放
(2)研究“替代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以及安全的核反应堆等。
(3)制定一项国际植树计划,禁止对森林乱砍滥伐。
(4)研制新型致冷剂。
(5)采取措施回收牲畜粪便及垃圾堆集而释放出来的甲烷。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共二册,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绝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敞开式或半封闭式的基础上设计的。如硫、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需要的条件等等。皆偏重于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没有确保实验者绝对安全,环境不能被污染的实验装置,对实验中有毒害的尾气和副产物只是象征性的用一个敞口的吸收装置。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对实验后的尾气处理上,现行中学教材里仅用蜡烛燃烧来处理多余的一氧化碳,在第一线上课的教师都深有体会,这种装置做这个实验是不行的。实验者身受其害,环境遭到污染,只好在通风厨里进行,把毒气排放在室外,可那又是一种对环境不负责任的做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做化学实验受毒害是不可避免的,实验室向外排放毒物是合情合理的等等错误认识。
因此,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首先必须根治传统化学教学所产生的化学污染源。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施对现行的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彻底改革,对现有污染源严格执行有关的法令和法规。在复习和考试中增加环境保护的内容,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注意防止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尤其要注意有害物质的处理,消除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了解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重要意义。
一、明确保护环境的意义,养成保护环境美德
结合有关化学教材内容,讲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和治理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养成保护环境的美德。本人在此就举初三化学课本第一章第一节空气为例。
“空气’’这一节的教学目的是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污染及其防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氮气的性质及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感受到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学习科学家的敬业精神。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空气的组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人在本节课堂教学中,讲完空气的组成后就着重讲了大气的污染与防治。点出大气有自净作用。当大气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即出现大气污染。
排放到大气里造成污染的有害物质,可以分为粉尘类(如煤烟等),有害气体类(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从大气污染发展的历史来看,可分为二氧化碳、烟尘污染;二氧化硫、金属尘污染和光化学污染三个时期。大气污染从早期的英国伦敦烟雾型发展到新型的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公害事件连绵不断,此起彼伏。据统计,单是伦敦的十几起烟雾事件,就夺走了近万人的生命。有记载的公害事件不胜枚举,现分别举例如下:
(1)伦敦烟雾事件。 l952年冬天,天气特别冷而潮湿,家家都烧煤取暖。由于几天没有风,气象出现特殊变化,出现下层气温低,上层气温高,空气对流受到妨碍的逆温层,逆温层把烟雾压在下面几天不散,引起人们呼吸困难,良种牛死亡,几千市民出现胸闷、喉痛、咳嗽等症状,年老体弱者死亡4000多人。
(2)日本的四日市事件。 l955年日本的垄断资本家在四日市造了一座炼油厂,围海造田,规模极大。结果是新工业加上原有工业排放出来的废气使空气严重污染,使四日市终年烟雾不散,烟雾层厚度高达500米。二氧化硫和金属尘含量超过允许标准的5倍以上。由于这种污染,据统计,到1970年癌症和气喘病患者增多,气喘病蔓延,患病者达6400人。
二、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其次是结合教材内容举办墙报、图片展览,了解环境污染及防治成果。还可举办专题讲座,如“大气污染与防治”、“水的污染及防治”等等,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等。
三、组织学生参观调查,加强环境教育
例如在讲到初三化学第三章第一节“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我们组织了本地缺水情况及造成水质污染的严重后果及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意义的调查小组,特别是一些造纸厂关闭前后的明显对比,以前生产时,河流下游整条河水严重污染,关闭后,河水污染才得到根治,使其恢复原样,清澈可鉴。通过我们的调查表明,不少厂矿在生产中不按环保条例办事,任意向周围排放废气、废渣、废水,致使环境污染严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厂矿的领导人环境意识淡漠,没有受过环保教育,不懂环保知识。因此,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主题研究
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引导他们开展“三废”综合利用的主题研究,变废为宝。例如初三化学第七章课题“煤和石油’’,关于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的问题,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讨论的热门话题,日前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教材提供这个课题,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了解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重要意义。尽管料学家们对温室效应后果还没有一致的看法,但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性气候变暖将在生态平衡方面给人类带来严重后果。如严重的旱涝灾害,扩大沙漠。对农业渔业沿海生态系统以及河流运输,野生生物等会产生不良影响。这是对人类生存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 l98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被定为“警惕全球变暖”,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际上对金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关切,要求“控制温室效应,稳定全球气候”。
对于如何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下列建议:
(1)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的释放
(2)研究“替代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以及安全的核反应堆等。
(3)制定一项国际植树计划,禁止对森林乱砍滥伐。
(4)研制新型致冷剂。
(5)采取措施回收牲畜粪便及垃圾堆集而释放出来的甲烷。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共二册,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绝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敞开式或半封闭式的基础上设计的。如硫、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需要的条件等等。皆偏重于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没有确保实验者绝对安全,环境不能被污染的实验装置,对实验中有毒害的尾气和副产物只是象征性的用一个敞口的吸收装置。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对实验后的尾气处理上,现行中学教材里仅用蜡烛燃烧来处理多余的一氧化碳,在第一线上课的教师都深有体会,这种装置做这个实验是不行的。实验者身受其害,环境遭到污染,只好在通风厨里进行,把毒气排放在室外,可那又是一种对环境不负责任的做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做化学实验受毒害是不可避免的,实验室向外排放毒物是合情合理的等等错误认识。
因此,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首先必须根治传统化学教学所产生的化学污染源。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施对现行的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彻底改革,对现有污染源严格执行有关的法令和法规。在复习和考试中增加环境保护的内容,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注意防止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尤其要注意有害物质的处理,消除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了解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