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浅析

【作者】 董嫦娟

【机构】 汶川八一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简要阐释如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受益终生的道理,指出了提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 阅读方法 农村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量达成145万字"。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量。当学生的阅读量上去后,就实现了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文字积累丰厚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也就水到渠成了。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教学中,我做了一些探索: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示范者。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高雅的谈吐,精妙的话语,口若悬河,滔滔不竭,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老师的言传身教能激发出学生读书学习的激情。《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如童话、寓言、故事、科普、诗歌、散文等,鼓励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倡导课堂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内外,体现了现行语文教学对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视。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虽说 "开卷有益",但是,对学生有害的书刊教师要严加管控。在老师正确的指引下,学生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就会越来越宽广收益就会越来越大。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读经典作品、文学名著,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连环画,绘画书籍,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个人喜好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章杂志,可以把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大家传阅。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吸收信息,获得主体感受,形成综合的语文能力,以阅读带动写作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把阅读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成为语文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个学生都能多读书,喜读书,读好书,读名著,读经典,读书成为需要,读书成为习惯!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不进行长期阅读,做大量的积累工作,要想学好语文,犹如痴人说梦。科学研究也表明,孩子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总阅读量的四至五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因此,大量阅读是提高孩子能力,发展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庭阅读的氛围不可小觑。学生在阅读学习的成长历程中,家长的参与督导也非常重要,教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鼓励家长尽可能多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和陪伴者。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条件,多买一些对孩子阅读有益的书籍,汗牛充栋,书香飘逸。书是孩子身边的宠物,信手观瞻,随意浏览,慢慢就会对书籍产生兴趣。家长也要喜爱阅读,懂得一些阅读的方法,了解书籍的内容,自己喜爱阅读,从而带动孩子喜欢阅读。同时家长要有正确的理念,允许孩子看适合年龄特点的电视剧来扩大对孩子的阅读的影响,因势利导,拓展孩子阅读的空间,介绍一些与之相关联的书籍,刺激孩子的阅读的兴趣。家长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营造出家庭阅读的氛围后,孩子的阅读兴趣就会变得更加浓厚,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学校也要特别注重校园书香氛围的营造,为学生阅读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阅的读兴趣,使孩子的内心世界不断受到阅读意识的提醒和冲击,在小学生的脑海中留下烙印,从无意注意自在阅读形成为有意关注,主动参与阅读。比如:在教室走廊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教室里面利用后面黑板报设立"读书交流园地",在学校的花园草地旁边的石头上雕刻激励读书的格言,让孩子们一走进校门,就沉浸在浓浓的书香氛围里。班级图书架不仅装满孩子们喜欢的好书,还要有一个个美丽的名字,如"水墨桃园书架"、"爱心援建书吧"等,孩子们一看到名字就心怀感恩之心,有一种想要立刻阅读的冲动。学校还可以开展读书活动,成立 "文学社"、 "诗歌吟诵社","读书心得交流沙龙" 等学生社团,定期举办读书心得交流活动等。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不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的乐趣,促进了学生读书习惯的形成,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为学生将来发展提供基础。 "九尺之台始于垒土,千里之行起于脚下。"孩子在逐步成长的阅读积累中,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好的帮助。
        三、教给学生恰当的读书方法
        读书的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老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阅读,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在刚阅读开始的时候,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后,三种方法可以交替进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阅读时要指导学生读一读,圈一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再读。然后,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上下文联系有什么妙处?再把一些名言警句,优美语句,好的修辞句子做一点摘要,记录一点笔记,真正做到: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抄,动脑,动手,动口。自己喜欢的名著经典或者图文并茂的画册,要反复阅读,精彩片段,熟读成诵。同时也可以练练笔,或者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精彩片段进行仿写,或者,将阅读摘要整理成小册子,这样不但训练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训练。
        总之,教师要多引导学生阅读,鼓励学生阅读好的书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与氛围,家长老师积极参与其中,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为自己构建一个美好的精神乐园。
        参考文献:
        【1】周远霞,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
        【2】曹荣英,让阅读成"悦读"--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J】,《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
        【3】曾鹤林,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J】,《教育界》,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