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探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环保意识的途径

【作者】 杨志清

【机构】 茂县七一民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项指标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乎民族未来。本文对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生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且自觉参与环境保护途径作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 构建  民族地区 环保意识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项指标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现阶段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迫在眉睫。
        一、本地区环保意识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需要更加强调将环境卫生问题列入中学和大学课程以及对公众进行教育。"
        目前,虽然环境教育在城市中小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的环境教育观念还没有深入民心。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环保意识教育现状是:由于实际情况的制约,社会参与度不高,学校环境教育中绝大多数教师重视课堂教学内容讲解,开展的其他环境教育活动却很少。西部民族地区环境教育滞后,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弱,存在如下问题:
        1.教师对环境意识教育不够重视。西部农村中小学绝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环境教育培训的机会,对环境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方法缺乏科学的认识,部分任课教师重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学生相应价值观和技能的培养,缺乏开拓性的环境意识教育工作,不能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因地制宜的环境保护研究项目,学生无法主动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多角度了解人类自身对环境变化的影响。
        2.学生参与环保的积极性不高。与城市中小学生相比,农村学生缺乏环保知识,环境意识不高,参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不强,学生对浪费水电、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的行为熟视无睹。
        3.政府对环境教育投入不足。许多西部农村学校办公经费有限,保证学校基本的教学开支后,学校没有资金,组织学生的课外环保实践活动等,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良好发展。
        二、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学生环保意识的策略
        1.教师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
        国家在编写中小学教材时把环境教育内容分散到各学科中进行,没有专门的环保课程,这就要求学科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发掘环境教育的内容,努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现结合我所教的生物学科谈谈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教学人教版的"了解生物圈"这章时,通过分析"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学生认识到向环境中排放有毒物质,它就会通过食物链危害到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最终威胁到人类。通过讨论美国生物圈II实验最终失败的案例,使学生明白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才能保护好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教师利用好本章为环境保护教育提供的素材,可培养学生对生物圈的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这个家园的感情。
        在学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教师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手机随手拍摄生活中破坏环境的行为,在课堂中展示并组织学生讨论造成这些行为的原因和危害,以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通过学生参与增强了他们对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的许多活动的负面影响己经对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破坏,最终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我们应该积极采取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从现在开始就要有所作为。
        2.学校积极搭建环境教育平台
        学校积极创建学生参与的"保护环境"活动,让学生自觉行动起来做环境的守护者,共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环境保护活动成为大家的日常行动。如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环保方面的社会调查活动和环保公益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并认同环保教育的必要性,通过他们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在有关环境保护的各种纪念日(如世界环境日等),开设专题讲座、手抄报创作、文艺表演等形式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组织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到社会中去感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并撰写成环境保护小论文,使他们感到自己在改善社会环境方面正起着积极的作用。学校组织学生把生活中的废旧电池、饮料罐、塑料瓶、纸质品、过期药品等废物带到学校进行分类回收集中处理,既培养了学生节约资源的观念,又使学生认识到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常规活动潜移默化学生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更广泛的环保行为中去。
        3.社会形成良好的环保教育大环境
        在环境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高度统一,巩固学校的环保教育成果。政府通过网络媒体、电视、广播等宣传和表彰为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严肃惩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形成保护环境的新风尚。国土、林业、环保等部门可结合当地的自然地貌特征,建立农业生态农场、自然保护区等环保教育基地,在开展环保宣传时可将部分环保宣传资金,接投入到学校环境教育实际工作,以学生为环保教育主要对象,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对学生家长进行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讲。有了全社会参与才能保证学校环境教育的有效性,消除不利的负面影响。
        从总体上说,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仍有一部分公众对对环境保护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还不够,环境意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有待于提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尤为薄弱,加强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环保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使他们成为有环境保护意识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玉泉,徐姬,提高中学生素质应重视环境保护教育,【N】,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15(1)        
        [2]张玉凤,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J】生物学教学 2011 36(10)
        [3]周琳琳,苏周,浅谈环境保护教育与宣传的重要性【J】, 科学中国人2014 (1)  
        [4]叶榕村,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N】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