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教学一失——反思《比较韧性》

【作者】 秦士玉

【机构】 湖北省秭归县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比较韧性》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第三课。
        在上这一课时,在研究哪种材料更韧时,出现了下列情况,我为学生准备了长度、厚度、宽度想同的木条、卡纸条、铁片、塑料尺,钩码一盒,在每种材料的前端钻了一个小孔,便于系钩码,每次承重350克。第一天上了两个班。在第一个班上课时,我先介绍材料,让学生在科学文件夹上画表格。如下



       

接着我和学生一起来完成实验。在完成第一步伸出桌面5厘米时,我发现我为学生准备的钩码数较少(一盒)。第一次我们将7个钩码同时挂,一种一种材料进行实验,四种材料的弯曲程度比较明显,但是学生给四种材料的弯曲度排序时,易模糊。我想:如果将材料四种材料排成一排,同时都挂7个钩码,四种材料的弯曲程度就比较直观了,但钩码数不够,试着每种材料挂2个,但弯曲的效果不明显。想再拿钩码,又不可能(已上课,实验员已经离开了仪器室)。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参加呢?于是选了几个表现好的同学参与了老师的实验(由于这种材料很难准备12个组,只能用演示实验)。分别用他们的手指的长短来表示弯曲程度。很快学生通过实验,将四种材料在承担350克重物时,弯曲程度分别用数字"1、2、3、4"来表示。结果如上表,然后让学生观察表格,进行总结,填写(1)_____________弯曲程度更大;(2)_____________弯曲程度更小;(3)弯曲程度大说明_____________;在完成上述三题后,我带领全班学生进行总结,加了(4)弯曲程度小说明_____________;(5)伸出桌面_____________弯曲程度_____________。学生都能用很规范的语言总结,并进行填写。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的最大失误就在于,课前没有亲自实验,想当然的认为10个钩码足于学生实验,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借助学生手指的长短来表示材料的弯曲程度,虽然结论出来了,但是给了学生模糊的认识,不科学的实验方法,所以教师课前准备很重要。在实验前,教师先亲自动手做一做,如果每组都准备7个钩码,并且同时挂在四种不同材料上,效果会更明显,学生就能很直观地观察到四种不同材质的材料的弯曲程度,就能很轻易的比较它们的韧性.如果教师能给每组学生准备实验材料,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学生由观看者变成实践者,不仅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而且还能培养他们多方面能力。我们常常说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不应只是挂在嘴上说说的教育理念而已,应该是付出实际行动的教学实践。
        在课堂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领者,而学生也不是被动的听讲,机械的记忆、消极的内化、在新课程标准下,课堂内的学习形式应该是民主和开放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人与人的合作、知识与知识的碰撞处处显示在教室的空间里,成熟的真知灼见、不成熟的歪打正着、幼稚可笑的似是而非、在百家争鸣的课堂里,百花齐放和言者无罪,给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这样学生把对的错的都说出来、展示出来在对与错中学生自己判断、自己甄别、自己进行着思维碰撞、自己反思、从而促进自我成长。只有用问题串的呈现形式、才能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以提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积极交往中合作、在成功体验中学习。从而达到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的碰撞,从而无可争议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以《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用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