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相荡成漪,相击成光
【作者】
【机构】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我校一直以来都把校本教研、集体备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老师们在此活动中也真正享受到集体的智慧,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数学教师。
一、成长的教师队伍
我们实验学校现有小学数学教师30多人。是由经验丰富、教学扎实的“老”教师和充满热情、积极上进的年轻教师组成。面对这种团队组成特点,我们充分发挥集体协作优势,重学习、重业务、重讨论、重合作,彼此之间互帮互助,友爱关心。学校并想出了一些好的办法来促进每位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1、“青蓝工程”促进了年轻教师的尽快成长。为了使新教师更快的投入教学状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进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实现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目标。我们学校实施“青蓝工程”,组织各科组在新老教师中开展“一帮一”“青蓝工程”拜师活动。帮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学生管理、教材分析、家校交流、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等方方面面。在老教师的“课前指点、课堂指导、课后评价”中,使新教师尽快熟悉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组织新教师开展示范课、观摩课展示,为他们搭建起成长的舞台。
2、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不断去学习,成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学实施与研究者。
下面我就结合我们一年级数学组组织的一次集体备课来和老师们交流一下我校的集体备课活动程序。我们研讨的是小学数学青岛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具体环节如下:
二、集体备课活动程序。
(1) 业务学习(主要学习新课标[1],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学经验[2],也根据本周所教学的单元特点学习一些与本单元教学有关的文章。)
(2) 上周教学情况反馈(上周主备教师总结上周教学中的体会与得失,主要根据实际教学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改进的方法。)
(3) 下周单元、课时分析(由下周的主备教师对下周将要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统一基本的教学路子。分析的内容包括本单元的知识和本单元中具有典型性的一个课时的知识。)
(4) 课堂教学观摩(针对集体研究的这个典型的课时,指定一名或两名教师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这也是我们学校倡导的同课异构).
(5) 评课,形成完善教案。
三、严格的制度保障:
以上这些程序听起来好象很繁琐,其实不然,只要你课下稍微用点心,整理好自己的那个单元,到时你就会不费吹灰之力享受到大家更多的智慧。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每到集体备课时间老师们都会按时到会,主动根据自己分的任务进行以上程序的备课。我想这一习惯的得来还归功于我们学校的一系列严格的制度。现将我校的集体备课制度列举如下:
我们学校的集体备课要求做到“三有”:即“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五统一”:教学方案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检测题统一、作业统一、辅导统一。
1、学校专门成立科研处,由李校长主抓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下设一位主任,两位副主任,专门管理监督学校的集体备课落实情况。
2、先后下发一系列文件:有《关于集体备课的要求》、《实验学校教研制度》等。这些文件的下发,既教会了老师们如何进行集体备课,又彰显了学校对集体教研极大重视,激发了老师们的教研热情。
3、督查到位。每次集体备课,备课组长要考勤点名,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请假、缺席或迟到。遇到特殊情情况,要提前通知备课组长并经教务主任分管校长批准。备课组长要认真记录活动情况.
4、后期抽查看音像资料。我们每次教研活动时,除做好文字记录之外,还要尽可能的留下录像、照片等,领导随时从校园网调出这些音像资料检查集体备课情况。
5、每个学期末评选优秀备课组、教研组,在全校大会上进行隆重表彰。
四、立体的教研网络:
学校非常重视校本研究工作,构建了立体多元的校本教研网络。。具体如下:
1、继续抓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培训和青年教师培养等工作,以名师效应带动和影响广大教师勤练内功,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2、以学校为阵地,抓好校本培训工作。加强对教师的课程培训和业务培训,建立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利用校内名师、骨干教师等资源,组织微型讲座、研究讨论、观看优秀教师录像等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力争观念创新,教学得法。
3、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开课活动。
(1)集体备课实效如何,还要靠课堂来检验,因此我们学校各种形式的公开课特别多。每学期的开学初我校都先举行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示范课,所有校长带领老师们都要听。听完后老师们积极展开讨论、交流,并写出体会,为年轻老师的上课指明了路子。
(2)每周每个级部一节研究课,这节研究课就是主备这一单元的老师就本单元最具有代表性的一课时进行教学观摩,并录像,然后展开讨论,形成更加完善的教案后,其他老师再结合本班的情况进行上课,当然上研究课的老师必须比其他老师的进度快一节或两节课左右。这样老师们才能在讨论中、感受中真正获得提高。
(3)“青蓝工程师徒同课异构课”即师傅徒弟齐上阵,一个课题,同场pk。然后展开说课、评课,使得本次的教研收到实效。
(4)每年一度的“青年教师课堂大比武”更是我校特色。因我校青年教师特别多,因此学校特别重视他们的培养。
这些丰富多彩的公开课,受到了老师们的热烈欢迎,极大提高了老师们的素质。
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深深感到校本教研是一种最直接、最灵活、最有效、最经济的培训形式。我们在校本教研中以智慧碰撞智慧,以心灵启迪心灵,提升了老师们的素质,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我们会继续努力,在校本教研的大路上昂首前进,再攀教育教学新高峰。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
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2007-04 。
[2]: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现代教育理论导读(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张洪亮主编)。
一、成长的教师队伍
我们实验学校现有小学数学教师30多人。是由经验丰富、教学扎实的“老”教师和充满热情、积极上进的年轻教师组成。面对这种团队组成特点,我们充分发挥集体协作优势,重学习、重业务、重讨论、重合作,彼此之间互帮互助,友爱关心。学校并想出了一些好的办法来促进每位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1、“青蓝工程”促进了年轻教师的尽快成长。为了使新教师更快的投入教学状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进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实现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目标。我们学校实施“青蓝工程”,组织各科组在新老教师中开展“一帮一”“青蓝工程”拜师活动。帮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学生管理、教材分析、家校交流、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等方方面面。在老教师的“课前指点、课堂指导、课后评价”中,使新教师尽快熟悉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组织新教师开展示范课、观摩课展示,为他们搭建起成长的舞台。
2、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不断去学习,成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学实施与研究者。
下面我就结合我们一年级数学组组织的一次集体备课来和老师们交流一下我校的集体备课活动程序。我们研讨的是小学数学青岛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具体环节如下:
二、集体备课活动程序。
(1) 业务学习(主要学习新课标[1],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学经验[2],也根据本周所教学的单元特点学习一些与本单元教学有关的文章。)
(2) 上周教学情况反馈(上周主备教师总结上周教学中的体会与得失,主要根据实际教学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改进的方法。)
(3) 下周单元、课时分析(由下周的主备教师对下周将要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统一基本的教学路子。分析的内容包括本单元的知识和本单元中具有典型性的一个课时的知识。)
(4) 课堂教学观摩(针对集体研究的这个典型的课时,指定一名或两名教师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这也是我们学校倡导的同课异构).
(5) 评课,形成完善教案。
三、严格的制度保障:
以上这些程序听起来好象很繁琐,其实不然,只要你课下稍微用点心,整理好自己的那个单元,到时你就会不费吹灰之力享受到大家更多的智慧。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每到集体备课时间老师们都会按时到会,主动根据自己分的任务进行以上程序的备课。我想这一习惯的得来还归功于我们学校的一系列严格的制度。现将我校的集体备课制度列举如下:
我们学校的集体备课要求做到“三有”:即“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五统一”:教学方案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检测题统一、作业统一、辅导统一。
1、学校专门成立科研处,由李校长主抓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下设一位主任,两位副主任,专门管理监督学校的集体备课落实情况。
2、先后下发一系列文件:有《关于集体备课的要求》、《实验学校教研制度》等。这些文件的下发,既教会了老师们如何进行集体备课,又彰显了学校对集体教研极大重视,激发了老师们的教研热情。
3、督查到位。每次集体备课,备课组长要考勤点名,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请假、缺席或迟到。遇到特殊情情况,要提前通知备课组长并经教务主任分管校长批准。备课组长要认真记录活动情况.
4、后期抽查看音像资料。我们每次教研活动时,除做好文字记录之外,还要尽可能的留下录像、照片等,领导随时从校园网调出这些音像资料检查集体备课情况。
5、每个学期末评选优秀备课组、教研组,在全校大会上进行隆重表彰。
四、立体的教研网络:
学校非常重视校本研究工作,构建了立体多元的校本教研网络。。具体如下:
1、继续抓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培训和青年教师培养等工作,以名师效应带动和影响广大教师勤练内功,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2、以学校为阵地,抓好校本培训工作。加强对教师的课程培训和业务培训,建立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利用校内名师、骨干教师等资源,组织微型讲座、研究讨论、观看优秀教师录像等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力争观念创新,教学得法。
3、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开课活动。
(1)集体备课实效如何,还要靠课堂来检验,因此我们学校各种形式的公开课特别多。每学期的开学初我校都先举行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示范课,所有校长带领老师们都要听。听完后老师们积极展开讨论、交流,并写出体会,为年轻老师的上课指明了路子。
(2)每周每个级部一节研究课,这节研究课就是主备这一单元的老师就本单元最具有代表性的一课时进行教学观摩,并录像,然后展开讨论,形成更加完善的教案后,其他老师再结合本班的情况进行上课,当然上研究课的老师必须比其他老师的进度快一节或两节课左右。这样老师们才能在讨论中、感受中真正获得提高。
(3)“青蓝工程师徒同课异构课”即师傅徒弟齐上阵,一个课题,同场pk。然后展开说课、评课,使得本次的教研收到实效。
(4)每年一度的“青年教师课堂大比武”更是我校特色。因我校青年教师特别多,因此学校特别重视他们的培养。
这些丰富多彩的公开课,受到了老师们的热烈欢迎,极大提高了老师们的素质。
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深深感到校本教研是一种最直接、最灵活、最有效、最经济的培训形式。我们在校本教研中以智慧碰撞智慧,以心灵启迪心灵,提升了老师们的素质,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我们会继续努力,在校本教研的大路上昂首前进,再攀教育教学新高峰。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
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2007-04 。
[2]: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现代教育理论导读(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张洪亮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