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分层导学、小组矫正”模式初探
【作者】 黄慧明
【机构】 金尚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中学教学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教的辛苦,学的痛苦。学生没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于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也逐渐消失。这就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原因。影响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老师真正是否树立起以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本的理念,并且在这理念下形成有效教学的观念。为此,探索有效教学的新的模式成为必须。
二、“分层导学、小组矫正”模式的形成过程
1.常规课型中的导学反馈。在开始阶段(初一上学期),我按照区教师进修学校的要求,
精心编制好导学案,认真二备、三备,提前一天把导学案发到学生手里,要求学生先完成课前诊断,之后通读教材,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完成导学思考,在模仿例题的基础上尝试完成新知检测。课前老师根据检查的情况,了解学情,以学定教,在课堂上针对问题精讲精练。本阶段笔者开设了题为《同类项》的一节区级公开课,课改专家蒋中尧先生的评价是:这是一节有模样的课改课。虽然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但个人却敏锐地发现了问题:学生跨度太大,教学焦点难以对准。优秀学生对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没有新鲜感,中下生则仍倍感吃力。
2.常规课型中的分层导学。基于前述原因,初一下学期开始,我尝试了分层走班的做法。
即通过一阶段的正常上课了解,对两个教学班按数学和英语的学习基础分成A、B两层进行重新整合。这样虽然还是同一个老师上课,但由于同一个层内的差距相对较小,教的针对性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对于A层学生,导学与反馈前面的内容,多数都能通过预习得到解决,教师上课时主要着力于对学生预习过程中的细节进行纠正,讲解例题时更侧重于变式,同时可以将腾出的一部份时间用来解决拓展提高的内容,将数学思想和解题技巧分解到平常的课堂内。对于B层学生,教师导学时则侧重于引导学生预习时怎么抓住主要问题,怎么及时表达出自己的疑惑之处。讲解例题或新知时,可以更细致地解决这一层面内比较个性化的问题。练习反馈主要依托导学反馈,针对所学知识,及时训练强化,及时反馈纠正。至于拓展提高的内容,则可以不讲。按照这样的做法,我们尝试实行了一个学期。从几次阶段考试的成绩对比(横向和纵向)来看,这两个教学班的高分人数和优良人数所占的百分比都较其他班大。而入学时年段十二个班级是平衡编班。这说明这样的分层导学对于A层同学确实有较大的促进。由于A层同学主动性较高,依托导学反馈这一载体,能够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课上或课后的主动表达,教师的行为世界和学生的内心世界得到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还拓展了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逐渐习惯探究和建构。这与预想的结果差不多。但是B层的效果却没有想象中的突出...两个层次的差异甚至有加大的趋势。究其原因,B层同学由于习惯的原因,学习上缺乏主动,虽然教的针对性提高了,但是学的针对性却没得到改善,教师的行为世界和学生的内心世界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导学反馈这一载体,教学中忽视或没能激发起二者的直接联系,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参与度较低,效果不尽人意也在情理之中。
三、“分层导学、小组矫正”模式的结构
(一)课前结构
1.分发导学案
2.分层预学。B层完成课前诊断,大致看懂文本,能完成导学思考中的填空型问题。对思考性问题能够有所感悟,能模仿课本例题,完成新知检测。A层完成课前诊断,破译文本内容。能在准确完成填空型问题基础上,深入钻研思考性问题,适当添加批注。能在模仿例题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课本例题,鼓励一题多解。
3.检查、批改导学案。本环节作为了解学情的重要步骤,必须加以重视。
(1)组长、副组长全批全改、面批面改。对存在的问题,作指导性的点评。以便组长进一步批改组员作业。
(2)组长、副组长检查或批改组员导学案,收集问题,反馈学情给老师。
(3)教师适当抽改组员导学案,防止个别不自觉同学钻空子。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收集第一手资料。
教师通过这一环节收集学生预学中的问题,归纳成讨论要点。
(二)课堂结构
1.聚焦学习目标,点拨知识联系。
2.组内交流讨论。各组针对存在问题讨论交流、订正。
(教师择机通过小黑板等出示讨论要点,引导学生切中主旨)
3.组间交流讨论。针对讨论要点,各组派代表进行交流、补充。教师适时精讲点拨。
4.独立练习,当堂矫正。练习形式可以是板演、小测、口答等,批改形式可以是组员互改、教师批改、组长批改等。练习的安排注意层次性,留置一些拓展性问题,以备学有余力的同学思考。
5.反思、小结、升华。通过这一环节,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强调解题格式,归纳口诀、要点等。
(三)课后结构
1.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决定作业类型和数量。原则上以导学案的订正为主,不另加作业。如课堂掌握不好,或需要专门强化的课型,配备两道以内的精选题(A层可以多一道拓展延伸题)。
2.重点放在导学案的落实和过关上。对于每小组中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老师和组长宜加以关注和帮助,对课上来不及订正的问题、来不及完成的练习等加以矫正过关。
参考文献:
1.余文森,2011-4-1 .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有效教学丛书).福建教育出版社
2.钟启泉,2007-6-16.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与展望 . 《中国教育报》第3版
3.张璐,2000-11.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教育.理论与实践
4.蒋宗尧,2011 -1.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5.雷丽珠,2011-8.谈“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改模式下新型的师生关系.维普网
当前中学教学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教的辛苦,学的痛苦。学生没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于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也逐渐消失。这就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原因。影响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老师真正是否树立起以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本的理念,并且在这理念下形成有效教学的观念。为此,探索有效教学的新的模式成为必须。
二、“分层导学、小组矫正”模式的形成过程
1.常规课型中的导学反馈。在开始阶段(初一上学期),我按照区教师进修学校的要求,
精心编制好导学案,认真二备、三备,提前一天把导学案发到学生手里,要求学生先完成课前诊断,之后通读教材,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完成导学思考,在模仿例题的基础上尝试完成新知检测。课前老师根据检查的情况,了解学情,以学定教,在课堂上针对问题精讲精练。本阶段笔者开设了题为《同类项》的一节区级公开课,课改专家蒋中尧先生的评价是:这是一节有模样的课改课。虽然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但个人却敏锐地发现了问题:学生跨度太大,教学焦点难以对准。优秀学生对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没有新鲜感,中下生则仍倍感吃力。
2.常规课型中的分层导学。基于前述原因,初一下学期开始,我尝试了分层走班的做法。
即通过一阶段的正常上课了解,对两个教学班按数学和英语的学习基础分成A、B两层进行重新整合。这样虽然还是同一个老师上课,但由于同一个层内的差距相对较小,教的针对性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对于A层学生,导学与反馈前面的内容,多数都能通过预习得到解决,教师上课时主要着力于对学生预习过程中的细节进行纠正,讲解例题时更侧重于变式,同时可以将腾出的一部份时间用来解决拓展提高的内容,将数学思想和解题技巧分解到平常的课堂内。对于B层学生,教师导学时则侧重于引导学生预习时怎么抓住主要问题,怎么及时表达出自己的疑惑之处。讲解例题或新知时,可以更细致地解决这一层面内比较个性化的问题。练习反馈主要依托导学反馈,针对所学知识,及时训练强化,及时反馈纠正。至于拓展提高的内容,则可以不讲。按照这样的做法,我们尝试实行了一个学期。从几次阶段考试的成绩对比(横向和纵向)来看,这两个教学班的高分人数和优良人数所占的百分比都较其他班大。而入学时年段十二个班级是平衡编班。这说明这样的分层导学对于A层同学确实有较大的促进。由于A层同学主动性较高,依托导学反馈这一载体,能够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课上或课后的主动表达,教师的行为世界和学生的内心世界得到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还拓展了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逐渐习惯探究和建构。这与预想的结果差不多。但是B层的效果却没有想象中的突出...两个层次的差异甚至有加大的趋势。究其原因,B层同学由于习惯的原因,学习上缺乏主动,虽然教的针对性提高了,但是学的针对性却没得到改善,教师的行为世界和学生的内心世界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导学反馈这一载体,教学中忽视或没能激发起二者的直接联系,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参与度较低,效果不尽人意也在情理之中。
三、“分层导学、小组矫正”模式的结构
(一)课前结构
1.分发导学案
2.分层预学。B层完成课前诊断,大致看懂文本,能完成导学思考中的填空型问题。对思考性问题能够有所感悟,能模仿课本例题,完成新知检测。A层完成课前诊断,破译文本内容。能在准确完成填空型问题基础上,深入钻研思考性问题,适当添加批注。能在模仿例题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课本例题,鼓励一题多解。
3.检查、批改导学案。本环节作为了解学情的重要步骤,必须加以重视。
(1)组长、副组长全批全改、面批面改。对存在的问题,作指导性的点评。以便组长进一步批改组员作业。
(2)组长、副组长检查或批改组员导学案,收集问题,反馈学情给老师。
(3)教师适当抽改组员导学案,防止个别不自觉同学钻空子。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收集第一手资料。
教师通过这一环节收集学生预学中的问题,归纳成讨论要点。
(二)课堂结构
1.聚焦学习目标,点拨知识联系。
2.组内交流讨论。各组针对存在问题讨论交流、订正。
(教师择机通过小黑板等出示讨论要点,引导学生切中主旨)
3.组间交流讨论。针对讨论要点,各组派代表进行交流、补充。教师适时精讲点拨。
4.独立练习,当堂矫正。练习形式可以是板演、小测、口答等,批改形式可以是组员互改、教师批改、组长批改等。练习的安排注意层次性,留置一些拓展性问题,以备学有余力的同学思考。
5.反思、小结、升华。通过这一环节,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强调解题格式,归纳口诀、要点等。
(三)课后结构
1.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决定作业类型和数量。原则上以导学案的订正为主,不另加作业。如课堂掌握不好,或需要专门强化的课型,配备两道以内的精选题(A层可以多一道拓展延伸题)。
2.重点放在导学案的落实和过关上。对于每小组中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老师和组长宜加以关注和帮助,对课上来不及订正的问题、来不及完成的练习等加以矫正过关。
参考文献:
1.余文森,2011-4-1 .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有效教学丛书).福建教育出版社
2.钟启泉,2007-6-16.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与展望 . 《中国教育报》第3版
3.张璐,2000-11.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教育.理论与实践
4.蒋宗尧,2011 -1.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5.雷丽珠,2011-8.谈“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改模式下新型的师生关系.维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