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初探
【作者】 董 珏
【机构】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宝鸡市分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管理水平,我们面临着两个相互关联的任务,一是在实践中由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管理,即由主要依靠管理者个人经验进行的管理,转变为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方法所进行的管理;二是在理论上,由职能部门管理经验的总结,上升到高等教育管理科学体系的建立。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是本世纪中后期的事情。二战后新科学技术成果和愚维方式在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社会对人才的日益重视和管理理论的“丛林”现象,使得高等教育管理在短暂的历史中得到迅速的发展。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讲,当前的关键是要突破对管理现状的描述,加强高等教育管理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一、 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
高等教育管理产生于高等教育活动的需要,是从高等教育活动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职能活动,它不是从外部“引进”的,而是高等教育活动内在逻辑发展的结果,是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对高等教育活动实施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的职能系统,它必须以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反映高等教育规律的要求,受高等教育规律的制约,如果脱离高等教育规律的管理,就不是高等教育的管理,或者是违背高等教育规律的管理,就是一种千扰高等教育活动的错误的管理。在高等教育所拥有的资源中,人力资源突出地表现为智力资源,高等学校是高级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能否充分发挥这种智力资源的作用,是以智力资源开发智力资源(培养人才)的先决条件,而以智力资源开发智力资源正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高等教育管理的目的在于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概括地讲,就是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促进高等教育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出人才、出成果,使高等教育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管理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对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和高等学校自身的教育行政管理,是这两个基本层次构成的有机整体,国家权力机关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以宏观决策和控制为其主要职能,高等学校作为办学的实体,应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具备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其管理的中心任务是科学地组织教育过程,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整体上讲,高等教育管理是对高等教育活动实施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的职能系统,旨在有效地运用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等各种资源.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创造条件,以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它产生于高等教育活动的内在需要.并随着高等教育活动的发展而发展。
二、 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
高等教育管理是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多样化的开放性的管理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而高等教育的目标,决定于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社会作用所提出的要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首要的社会职能,这是毫无疑义的,因为正是这一社会职能,反映·了高等教育活动的特殊本质,以与其他社会活动相区别。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培养人才已不是高等教育唯一的社会职能。
人才培养的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战略决策决策是为一定的目标服务的。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同时又具有多样性,因此,高等教育的决策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综合决策。人才培养的决策,包括人才的质量,结构数量,塔荞的形式、内容、途径与方法等方面。人才培养决策是否正确,是能否办好高等教育的关键。教育条件与培养目标的相关性是教育过程控制的核心。教育过程作为一种人为的过程,目标和条件是互相制约、互为因果的,教育过程按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以最优化的教育条件达到学生最优化的发展。
教育管理具有教育性,教师与学生在高等学校管理中的双重地位。这里所说的教育管理的教育性,却有着特殊的含义,指的是对学生全面成长所具有的教育作用。它既是一种教育的内容,也是一种教育的途径。教师与学生是学校教育机构人员构成的特有的成分,因此,对教师与学生的管理也就成为教育管理所特有的内容。认识教师、学生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双重地位,对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对人的管理是教育管理内容的中心,那么,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则是对人的管理的中心,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解决好教与学的动力问题,是衡量教育管理工作成效的主要尺度,发挥师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实行全员管理。
三、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研究发展趋势
1、 多角度—从教育学或管理学的角度研究高教管理到从其它相关学科的角度研究高教管理。高等教育管理学是高等教育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此外,目前还从政治学一行政学的角度、社会学的角度、心理学的角度、’经济学的角度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角度对高教管理进行研究。
2、多层次—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方法论研究的深入,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已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体系。根据其抽象的程度和涵盖的范围,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哲学方法,第二层次是一般科学方法,第三层次是专门科学方法,是各门学科所运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3、动态性—从系统内部和事后结果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到从系统的内外联系和发展过程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我们认为,把复杂的动态系统简化和分解为单因素的静态问题来处理是必要的,但若仅停留在这一水平上就会误入迷途。高教管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因此只有运用动态的研究方法才能揭示高教管理的客观规律,以进行科学管理。高教管理研究的动态性不仅表现在系统内部研究的过程性和关联性,更重要的还表现在系统与环境的交流性和影响性。
四、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之激励原则
所谓激励,就是领导者通过满足和发展部下的内部需要,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促使其有效地完成行为目标。需要萌发动机,动机导致行为。人们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的产生又依赖于需要。为了使人们达到目标,从外部给以推动力来满足人的内在需要,就可以促进人的行为,这就是激发动机。激励是管理中关键的职能。
在高等敦育管理中,领导激励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的动态系统,激励人们行为动机的有效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诸如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目标激励、领导行为激励等等。说到激励,人们大多强调的往住是上级对下级的激励,但人们常常忘记了这里还有对同级、对上级进行激励的问题。日本学者士光敏夫早已指出,只有当对下面激励与对上、对左右的激励相结合时,它才是完善的。一个不善于激励上级和同级的人,就不可能很出色地激励他的下级。对同级的激励,主要体现在对同事的工作经常表示出强烈的关心。一个管理者如果能注意这样做,他的同事就会受到感应对其工作进行配合,也就是说,他成功地调动了周围人员的积极性。这在高等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应特别予以重视。对待上级,同样有激励的必要,因为上级领导也是需要他人理解、支持和鼓励的,没有这些,他的积极性也会受挫。
参考文献:
1、黄崴,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模式的发展,2001 第1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张新平,《比较教育研究》,2004 第3期,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3、刘海燕 ,《现代大学教育》, 2001 第6期 ,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新探;
4、孙玉丽,《教育探索》, 2002 第8期,主体性教育管理的理论审视。
一、 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
高等教育管理产生于高等教育活动的需要,是从高等教育活动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职能活动,它不是从外部“引进”的,而是高等教育活动内在逻辑发展的结果,是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对高等教育活动实施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的职能系统,它必须以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反映高等教育规律的要求,受高等教育规律的制约,如果脱离高等教育规律的管理,就不是高等教育的管理,或者是违背高等教育规律的管理,就是一种千扰高等教育活动的错误的管理。在高等教育所拥有的资源中,人力资源突出地表现为智力资源,高等学校是高级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能否充分发挥这种智力资源的作用,是以智力资源开发智力资源(培养人才)的先决条件,而以智力资源开发智力资源正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高等教育管理的目的在于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概括地讲,就是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促进高等教育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出人才、出成果,使高等教育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管理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对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和高等学校自身的教育行政管理,是这两个基本层次构成的有机整体,国家权力机关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以宏观决策和控制为其主要职能,高等学校作为办学的实体,应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具备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其管理的中心任务是科学地组织教育过程,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整体上讲,高等教育管理是对高等教育活动实施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的职能系统,旨在有效地运用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等各种资源.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创造条件,以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它产生于高等教育活动的内在需要.并随着高等教育活动的发展而发展。
二、 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
高等教育管理是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多样化的开放性的管理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而高等教育的目标,决定于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社会作用所提出的要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首要的社会职能,这是毫无疑义的,因为正是这一社会职能,反映·了高等教育活动的特殊本质,以与其他社会活动相区别。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培养人才已不是高等教育唯一的社会职能。
人才培养的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战略决策决策是为一定的目标服务的。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同时又具有多样性,因此,高等教育的决策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综合决策。人才培养的决策,包括人才的质量,结构数量,塔荞的形式、内容、途径与方法等方面。人才培养决策是否正确,是能否办好高等教育的关键。教育条件与培养目标的相关性是教育过程控制的核心。教育过程作为一种人为的过程,目标和条件是互相制约、互为因果的,教育过程按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以最优化的教育条件达到学生最优化的发展。
教育管理具有教育性,教师与学生在高等学校管理中的双重地位。这里所说的教育管理的教育性,却有着特殊的含义,指的是对学生全面成长所具有的教育作用。它既是一种教育的内容,也是一种教育的途径。教师与学生是学校教育机构人员构成的特有的成分,因此,对教师与学生的管理也就成为教育管理所特有的内容。认识教师、学生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双重地位,对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对人的管理是教育管理内容的中心,那么,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则是对人的管理的中心,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解决好教与学的动力问题,是衡量教育管理工作成效的主要尺度,发挥师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实行全员管理。
三、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研究发展趋势
1、 多角度—从教育学或管理学的角度研究高教管理到从其它相关学科的角度研究高教管理。高等教育管理学是高等教育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此外,目前还从政治学一行政学的角度、社会学的角度、心理学的角度、’经济学的角度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角度对高教管理进行研究。
2、多层次—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方法论研究的深入,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已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体系。根据其抽象的程度和涵盖的范围,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哲学方法,第二层次是一般科学方法,第三层次是专门科学方法,是各门学科所运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3、动态性—从系统内部和事后结果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到从系统的内外联系和发展过程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我们认为,把复杂的动态系统简化和分解为单因素的静态问题来处理是必要的,但若仅停留在这一水平上就会误入迷途。高教管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因此只有运用动态的研究方法才能揭示高教管理的客观规律,以进行科学管理。高教管理研究的动态性不仅表现在系统内部研究的过程性和关联性,更重要的还表现在系统与环境的交流性和影响性。
四、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之激励原则
所谓激励,就是领导者通过满足和发展部下的内部需要,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促使其有效地完成行为目标。需要萌发动机,动机导致行为。人们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的产生又依赖于需要。为了使人们达到目标,从外部给以推动力来满足人的内在需要,就可以促进人的行为,这就是激发动机。激励是管理中关键的职能。
在高等敦育管理中,领导激励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的动态系统,激励人们行为动机的有效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诸如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目标激励、领导行为激励等等。说到激励,人们大多强调的往住是上级对下级的激励,但人们常常忘记了这里还有对同级、对上级进行激励的问题。日本学者士光敏夫早已指出,只有当对下面激励与对上、对左右的激励相结合时,它才是完善的。一个不善于激励上级和同级的人,就不可能很出色地激励他的下级。对同级的激励,主要体现在对同事的工作经常表示出强烈的关心。一个管理者如果能注意这样做,他的同事就会受到感应对其工作进行配合,也就是说,他成功地调动了周围人员的积极性。这在高等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应特别予以重视。对待上级,同样有激励的必要,因为上级领导也是需要他人理解、支持和鼓励的,没有这些,他的积极性也会受挫。
参考文献:
1、黄崴,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模式的发展,2001 第1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张新平,《比较教育研究》,2004 第3期,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3、刘海燕 ,《现代大学教育》, 2001 第6期 ,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新探;
4、孙玉丽,《教育探索》, 2002 第8期,主体性教育管理的理论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