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如何培养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创新教育的意识
【作者】 康玉涛
【机构】
【摘要】【关键词】
【正文】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英语教学工作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构建新的模式,探索新的途径。尤其是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应根据学生特点、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改变,更需要创新。英语教学发展不但呈现出新特点,英语课堂教学要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需要在继承以往英语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成果的同时善于创新。
一、当前教学中是什么严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杨振宇教授1995年初在国内讲学时一位记者问他:“您在国外教学多年,你看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有哪些不同?”杨教授回答:“在国外,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教师没讲过的不敢想,教师没做过的不敢做。”一位留德学生曾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中国学生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国外学生中,十个人也许能讲出二十种答案,尽管有些想法非常离奇。”以上两位学者道出了中国学生创造力缺乏的现状。我国的学生创造力匮乏,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徘徊于知识型的教育模式之中。在这种模式中,知识是学生唯一的追求,创造性被严重的扼杀。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英语课堂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老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应把学生看作是只会输入的“机器”,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不是课业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职业中学学生基础差,活泼好动,专业兴趣浓厚,因此,我们应根据其专业特点,就业动向,使其学习的英语在其工作岗位上有所需要,而不是一味的要求他们长篇阅读,大量做题。
(一)创设教学气氛,给学生安全、自由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机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微笑和点头,专业听他说,鼓励和赞美”。
“微笑”代表一种亲密关系,是一种“我不讨厌你”或“喜欢你”的个体表现;微笑是增进师生关系的营养剂,也是教师态度改变的第一步骤。
“点头”,表示接纳对方,是一种鼓励,是一种增强,让对方继续表示他的想法。学生看到老师对自己点头,常会受宠若惊,对教师倍感亲切。
“专心”是一种专注行为的表现。教师通过眼神、手势、姿态以及适当的口语反应等方式,集中精神与学生沟通。专注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鼓励自由地说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也就是说教师尊重学生,有一种强而有力的增强作用。
“听他说”是一种倾听,除了以耳朵听学生的话外,更重要眼睛注视学生的身体语言。“听”也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人与人的相处上可以发挥很大的力量。听可以减轻情绪的紧张与压力,因为不管是一个多么狂暴、愤怒或冲动的场面,当一方在专心倾听的时候,整个气氛已被缓和了。
(二)巧设问题,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问题又是创新的前提,创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涟漪碧波激起千层浪。教师的教学在于善于设疑、巧于设疑,于无疑处设疑,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欲望
在一堂口语课上,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内容为:一个男孩正过一座桥,此时一只狼正在桥头,而桥的另一头是一只老虎,桥下是湍急的大河;给出情境及时提出问题“If you were the boy,what should you do?”
围绕话题,学生兴趣盎然。这种口语不仅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在表达新思维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利用英语教材的语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和扩散能力
1.创造性思维能力
①抓住语篇中的“扩点”进行补充及延伸;
②抓住语篇中的“异点”进行联想;
③抓住语篇中的“重点”进行概念性思维训练;
④抓住语篇中的“疑点”进行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
⑤借助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想象和扩散思维能力等。
2.逻辑思维能力和深层思维能力
逻辑推理活动贯穿于阅读理解全过程,是阅读理解的核心。老师对学生的推理能力的训练就侧重对语言深层含意的把握,让学生依据特定的语境,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语篇中不曾明显表达但又蕴涵其中的意义
3.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授学生进行语篇分析时应 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五)经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陶行知等待曾经讴歌:“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教师在课堂实施创造性教学,寓创新素质的培养于课堂教育之中。一般情况下通过造句训练,引导创新;挖掘教材中的想象材料,培养创新思维。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跨世纪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开创新世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一、当前教学中是什么严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杨振宇教授1995年初在国内讲学时一位记者问他:“您在国外教学多年,你看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有哪些不同?”杨教授回答:“在国外,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教师没讲过的不敢想,教师没做过的不敢做。”一位留德学生曾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中国学生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国外学生中,十个人也许能讲出二十种答案,尽管有些想法非常离奇。”以上两位学者道出了中国学生创造力缺乏的现状。我国的学生创造力匮乏,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徘徊于知识型的教育模式之中。在这种模式中,知识是学生唯一的追求,创造性被严重的扼杀。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英语课堂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老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应把学生看作是只会输入的“机器”,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不是课业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职业中学学生基础差,活泼好动,专业兴趣浓厚,因此,我们应根据其专业特点,就业动向,使其学习的英语在其工作岗位上有所需要,而不是一味的要求他们长篇阅读,大量做题。
(一)创设教学气氛,给学生安全、自由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机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微笑和点头,专业听他说,鼓励和赞美”。
“微笑”代表一种亲密关系,是一种“我不讨厌你”或“喜欢你”的个体表现;微笑是增进师生关系的营养剂,也是教师态度改变的第一步骤。
“点头”,表示接纳对方,是一种鼓励,是一种增强,让对方继续表示他的想法。学生看到老师对自己点头,常会受宠若惊,对教师倍感亲切。
“专心”是一种专注行为的表现。教师通过眼神、手势、姿态以及适当的口语反应等方式,集中精神与学生沟通。专注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鼓励自由地说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也就是说教师尊重学生,有一种强而有力的增强作用。
“听他说”是一种倾听,除了以耳朵听学生的话外,更重要眼睛注视学生的身体语言。“听”也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人与人的相处上可以发挥很大的力量。听可以减轻情绪的紧张与压力,因为不管是一个多么狂暴、愤怒或冲动的场面,当一方在专心倾听的时候,整个气氛已被缓和了。
(二)巧设问题,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问题又是创新的前提,创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涟漪碧波激起千层浪。教师的教学在于善于设疑、巧于设疑,于无疑处设疑,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欲望
在一堂口语课上,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内容为:一个男孩正过一座桥,此时一只狼正在桥头,而桥的另一头是一只老虎,桥下是湍急的大河;给出情境及时提出问题“If you were the boy,what should you do?”
围绕话题,学生兴趣盎然。这种口语不仅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在表达新思维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利用英语教材的语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和扩散能力
1.创造性思维能力
①抓住语篇中的“扩点”进行补充及延伸;
②抓住语篇中的“异点”进行联想;
③抓住语篇中的“重点”进行概念性思维训练;
④抓住语篇中的“疑点”进行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
⑤借助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想象和扩散思维能力等。
2.逻辑思维能力和深层思维能力
逻辑推理活动贯穿于阅读理解全过程,是阅读理解的核心。老师对学生的推理能力的训练就侧重对语言深层含意的把握,让学生依据特定的语境,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语篇中不曾明显表达但又蕴涵其中的意义
3.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授学生进行语篇分析时应 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五)经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陶行知等待曾经讴歌:“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教师在课堂实施创造性教学,寓创新素质的培养于课堂教育之中。一般情况下通过造句训练,引导创新;挖掘教材中的想象材料,培养创新思维。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跨世纪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开创新世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