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意识缺失归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作者】 施 伟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感恩是人们对他人所给予自己的恩惠和好处,从内心深处感到感激,并且想要付之于行动进行报答的思想或行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从汉字本意来说,“感”,是感受、感动、感悟、感谢;“恩”,是好处,是深厚的情意,是对所承担责任的一种积极回应的态度。感恩是对人生的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给予自己帮助和关爱的人、自然或社会的一种感激心理,并且乐于通过合理和合法的途径进行回报,不仅是回报有恩于自己的对象,还包括广施恩惠于有需求的第三者,包括人类、社会和自然等等。然而,当前农村小学生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身上感恩意识淡薄的种种情形令人痛心和警醒。他们面对父母的哺育之恩,只知被爱,不知回报,甚至淡漠,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那怎样有效地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留守儿童感恩意识缺失归因分析
  1.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些教育者片面理解学校教育的使命,重智育轻德育,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格外重视。学生出现感恩缺失问题时,教育者不能及时有效地予以引导帮助,导致了学生道德品质上的缺陷。本该是学校道德教育基础的感恩教育却在德育工作中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2.感恩教育形式化
  感恩教育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教育者往往把感恩教育片面地等同于搞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如许多学校不约而同地让学生给家长写感恩信,家庭作业是给父母洗一次脚等等,形式雷同,没有收到活动应有的成效,许多家长没有配合,使活动的真正意义被消解。而学校管理者在总结、评价学校的德育工作时,往往罗列学校搞了哪些感恩教育的活动,而实际中很少有学校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并纳入学校长远规划,势必使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削弱了感恩教育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
  3.感恩教育孤立化
  当前青少年感恩教育由学校孤立地进行,没有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真正结合。家庭是青少年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是感恩教育的启蒙学校。而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长时间远离孩子,替代监管的亲人因为过度溺爱,对孩子过于纵容,更多强调物质条件的丰富,忽视孩子情感需求,这样的生活环境不利于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社会教育是一种大环境教育,良好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反之亦然,有的学生本来有较高的道德内省意识,如在思想上认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当他们看到忘恩负义的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时,原有的道德意识就会发生动摇,进而放弃了对他人感恩。
  二、留守儿童感恩教育中的改进建议
  (一)家庭——感恩教育的起点
  农村留守儿童的感恩教育靠学校或家庭单方面的努力和付出是很难进行的,而必须要综合应用双方面的合力。学校在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策划设计感恩教育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家校联手,并让家长做到以下的配合。
  1.转变监管人观念,营造感恩教育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分歧。”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小学生除了在学校中学习、活动,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家中长辈对孩子的溺爱,过多关注子女智育发展,忽视品德教育与习惯培养等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都会造成孩子感恩意识的缺失。将感恩融入学生日常家庭生活中,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共同督促孩子去实践:每天承担一定量的家务劳动(取报纸、倒垃圾、摆放碗筷等);回家后主动和家人打招呼;在家里主动为长辈端茶倒水;吃饭时为长辈盛饭夹菜,小件衣物尽量自己洗。
  2.加强沟通交流,创建良好家庭环境
  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应该多给孩子写信,加强孩子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动态和需求。现在社会便捷的通讯条件也为留守儿童父母对孩子进行直接的教育提供了可能性。随着手机的逐渐普及,父母可以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发短信,条件好的可以通过互联网发电子邮件或以QQ形式和孩子谈心,及时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动态,对于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帮助解决。外出打工的父母所经历的各种精神和生活磨难也无疑是一笔现实的教育财富,对于沟通、升华亲子间的感情,培养孩子品行是非常有效的素材。同时,外出的父母要加强与老师和孩子的监护人的沟通,全面掌握孩子的生活、学习、道德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共同商量教育方法,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孩子从小能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只有家校教育统一协调,共同作用于学生,感恩教育才能真正凸显实效。
  (二)学校——感恩教育的关键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作为留守学生较多的学校,更应该把感恩教育摆在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位置,把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和行为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
  1.建设感恩文化,增强感恩情怀
  学校要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将感恩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这不仅能提升学校教育环境的人文气息,更有利于学习、生活于其中的师生共同受到感恩文化的熏陶。在学校的校园净化、绿化、美化与人文化的建设中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感受校园建设的辛劳,感谢校园服务者的恩情;在学校体育运动会、科技节、文艺节等各项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感受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童年生活的快乐幸福,感谢学校、老师的恩情;驻足学校宣传栏,学习、了解各类感恩宣传资料,学习身边伙伴的感恩事迹,诵读感恩的诗歌;跟随红领巾广播、升旗仪式上奏响的乐曲,同唱感恩的歌……让学生从小浸润在浓浓的感恩氛围中,让幼小的心灵里感恩的种子慢慢发芽、开花、结果。
  2.利用课程资源,开展感恩教育
  感恩,从识恩、知恩开始。纵观感恩教育,认知层次是基础,它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最终的行为表现。课堂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达到识恩、知恩的认知要求;课堂教学还便于创设各类情境,有助于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探索“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对感恩教育有效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小学生思想品德课是感恩教育的主要课堂,但我们不能忽视其它学科在感恩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小学语文、音乐等教材中有很多关于感恩教育的资源,应该努力挖掘,并找到切入点,利用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认真赏析,激发他们的人生感悟。
  3.创设感恩情境,参与感恩实践 
  创设一些形式多样的情境活动, 使感恩教育有声有色,让学生参与活动, 去亲身体会体验, 去感悟人生, 去领悟真理。
  生活是斑斓多彩的,只要细心体会就能发现无数与感恩有关的素材,这些鲜活的素材,切身的感受比任何教科书上讲的故事更感人。比如,看到爷爷奶奶今天身体不舒服,自己主动承担家务,并去替他们请医生、拿药什么的。
  (三)社会——感恩教育的熔炉
  1.重视传媒作用,加强感恩教育宣传
  全社会都应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感恩教育,不能只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少工委和教育部门要多关注学生感恩教育的开展,办好德育基地,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针对小学生花费在网络、电视等传媒上的时间较多的事实,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传媒的优势,开设感恩教育系列网站,设置感恩人士聊天群,用相机、DV 随手拍摄感恩场景,推广公益广告等等。只有人人关心感恩教育,参加感恩教育,才能使中学生在感恩情感的熏陶下养成感恩品质。
  2.利用社会实践平台,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社会作为人生最大的舞台,他可以容纳最多的演员,也可以吸引最多的观众。而青少年因为具有好奇心,最容易被吸引。教育部门可以多开展关于感恩的活动,吸引学生加入社会实践,丰富他们单纯的人生阅历,并强化他们的课堂知识,使感恩教育在社会现实的土壤中得到落实,内化为儿童的优秀品质。
  农村留守儿童的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只有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合作下逐渐解决问题。小学生在情感上是丰富并且可塑的,正如一片土地,只要我们及时开垦、用心培育,让感恩的清泉绿化每一位学生,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收获大片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