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构建中微课的运用
【作者】 许 洁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五星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微课是一种新兴的学习资源, 其蕴涵的价值很大, 适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微课可以为课堂分层教学服务, 也可以为学困生辅导助力, 能在课后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辟一条快捷、广阔的道路, 更好地为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服务, 为高效教学服务, 极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使得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 得到不同的收获, 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无穷的魅力。
关键词:微课; 小学数学; 高效教学;
课改深度改革以来, 许多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微课就是随着科技发展、课改深入应运而来, 并且在我国风靡教育界, 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宠儿, 为小学数学高效教学助力。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 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等优势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微课传入我国迅速应用到课堂这个主阵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我国互联网的覆盖, 有了互联网助力, 微课制作、传播和使用容易便利, 快速融入课堂教学以及进入家庭, 它打破了教室的壁垒, 打通了课上课下以及课外的通道, 它的可重复性、可选择性、可随时观看, 甚至可私人订制等优势使得教学活动能覆盖所有的学生成为可能。
数学是一门集思维抽象性、理论严谨性、应用广泛性为一体的学科, 而生活当中虽然处处有数学, 但是小学生年龄小, 抽象思维正在趋于形成阶段, 一些数学问题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拦路虎, 而微课可以满足他们的个性需求, 尤其适合自主学习, 为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地点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基于此, 微课可以为课堂分层教学服务、为学困生辅导助力, 也可以在课后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辟一条快捷、广阔的道路, 更好的为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服务, 为高效教学服务, 极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使得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 得到不同的收获, 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无穷的魅力。
微课为数学的高效教学助力, 为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终身学习奠基, 使课上、课下、课外的学习更加顺畅, 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微课的使用, 使教学时间和空间得到拓展, 高效教学得到发展。
一、课前使用——微课引领学生探知新知
众所周知, 数学中的预习至关重要, 养成预习习惯, 使学生在课前初步感知新知, 通过自主预习, 产生疑问和思考, 为数学教学的高效性做好铺垫。比如我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时候, 我知道学生会对“分母不变, 只把分子相加减”不理解, 我就在课前制作了微课, 把“为什么只把分子相加减, 分母为什么不能加减”这种想法实施突破, 引导学生进入深度思考。
二、课中使用——微课为培养学生思维引路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知识的获取是重要的, 但是尤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微课在教学中的恰当使用, 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引路。比如在学习《三角形高》的时候, 对于画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高以及钝角三角形的一条体内高学生轻易获得, 但是对于其他几种特殊高的画法, 出错比率非常高, 甚至完全不得法, 基于此, 在课上, 我激励他们自主合作, 讨论交流探究, 然后通过微课佐证他们的想法, 使得高效课堂形成。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猜想---探究---验证”过程一气呵成, 是微课与教学完美结合的体现。
三、课后使用——微课成为引领学生深度及广度学习的工具
课后微课使用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为后进生服务, 另一种就是成为学生的深度及广度的学习工具。学有余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可以借助微课, 教师把课后延伸的知识做成微课,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以及创新性助力, 我在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后, 用微课《称面积之大连市面积》拓展知识面, 使学生思维深化、升华。
微课在广泛使用过程中, 得到学生及家长的赞许。但是微课是为教学服务的, 它不同于普通课件, 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 为了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在实施教学活动和提升高效教学效果方面对微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微课要集精练、美观、实用于一体。
好的微课制作需要教师有过硬的基本功, 需要教师精准的把握教材和了解学生的需求, 在讲解中, 教师语言要精练、准确、通俗易懂, 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微课制作时有时可以图文结合, 动画插入要科学合理, 达到美观大方、清新流畅的要求。制作微课的关键是必须实用, 教师心中有生、眼中有重难点, 可为突破重难点服务, 亦可为差异生补缺, 更可为学优生提升助力。
(二) 微课要关注学生的习惯和能力培养。
任何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或者教学资源在运用过程中, 对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教师把微课运用到教学中, 重点是要提升教学的高效性, 所以教师在制作中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要把学生放在正中央, 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一个微视频, 在课前和课后使用的过程中要做到及时提醒学生观看, 通过检查、督促, 促使他们认真观看, 形成思考, 敦促学生完成预习或者查缺补漏、课后延伸等学习目标。微课成为家长炙手可热的教学资源, 主要源于它能协助家长进行有效的课后辅导, 使家长的视角延伸到课堂中, 课堂的知识流淌到家庭中, 家校合作为提升教学高效奠基。
总之, 微课是新课程最好的践行者, 微课凭借其优势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达到学生在课堂之外可以观看在线课程, 在课堂上回顾和进行课堂活动, 教师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微课更多的是预设, 师生无实际的互动, 所以课堂上则应更加注重生成, 强调在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微课把部分教学活动由学校迁移进了家庭, 同时也把相关的巩固与拓展由课内移到了课下。这些都是微课给课堂教学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教师要科学合理安排微课, 使微课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为高效教学助力。
参考文献:
[1] 曹俏俏, 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 2013 (2) .
[2] 王向卫.微课助力打造高效课堂.教育学, 2015, 04.
关键词:微课; 小学数学; 高效教学;
课改深度改革以来, 许多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微课就是随着科技发展、课改深入应运而来, 并且在我国风靡教育界, 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宠儿, 为小学数学高效教学助力。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 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等优势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微课传入我国迅速应用到课堂这个主阵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我国互联网的覆盖, 有了互联网助力, 微课制作、传播和使用容易便利, 快速融入课堂教学以及进入家庭, 它打破了教室的壁垒, 打通了课上课下以及课外的通道, 它的可重复性、可选择性、可随时观看, 甚至可私人订制等优势使得教学活动能覆盖所有的学生成为可能。
数学是一门集思维抽象性、理论严谨性、应用广泛性为一体的学科, 而生活当中虽然处处有数学, 但是小学生年龄小, 抽象思维正在趋于形成阶段, 一些数学问题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拦路虎, 而微课可以满足他们的个性需求, 尤其适合自主学习, 为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地点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基于此, 微课可以为课堂分层教学服务、为学困生辅导助力, 也可以在课后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辟一条快捷、广阔的道路, 更好的为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服务, 为高效教学服务, 极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使得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 得到不同的收获, 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无穷的魅力。
微课为数学的高效教学助力, 为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终身学习奠基, 使课上、课下、课外的学习更加顺畅, 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微课的使用, 使教学时间和空间得到拓展, 高效教学得到发展。
一、课前使用——微课引领学生探知新知
众所周知, 数学中的预习至关重要, 养成预习习惯, 使学生在课前初步感知新知, 通过自主预习, 产生疑问和思考, 为数学教学的高效性做好铺垫。比如我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时候, 我知道学生会对“分母不变, 只把分子相加减”不理解, 我就在课前制作了微课, 把“为什么只把分子相加减, 分母为什么不能加减”这种想法实施突破, 引导学生进入深度思考。
二、课中使用——微课为培养学生思维引路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知识的获取是重要的, 但是尤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微课在教学中的恰当使用, 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引路。比如在学习《三角形高》的时候, 对于画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高以及钝角三角形的一条体内高学生轻易获得, 但是对于其他几种特殊高的画法, 出错比率非常高, 甚至完全不得法, 基于此, 在课上, 我激励他们自主合作, 讨论交流探究, 然后通过微课佐证他们的想法, 使得高效课堂形成。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猜想---探究---验证”过程一气呵成, 是微课与教学完美结合的体现。
三、课后使用——微课成为引领学生深度及广度学习的工具
课后微课使用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为后进生服务, 另一种就是成为学生的深度及广度的学习工具。学有余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可以借助微课, 教师把课后延伸的知识做成微课,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以及创新性助力, 我在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后, 用微课《称面积之大连市面积》拓展知识面, 使学生思维深化、升华。
微课在广泛使用过程中, 得到学生及家长的赞许。但是微课是为教学服务的, 它不同于普通课件, 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 为了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在实施教学活动和提升高效教学效果方面对微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微课要集精练、美观、实用于一体。
好的微课制作需要教师有过硬的基本功, 需要教师精准的把握教材和了解学生的需求, 在讲解中, 教师语言要精练、准确、通俗易懂, 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微课制作时有时可以图文结合, 动画插入要科学合理, 达到美观大方、清新流畅的要求。制作微课的关键是必须实用, 教师心中有生、眼中有重难点, 可为突破重难点服务, 亦可为差异生补缺, 更可为学优生提升助力。
(二) 微课要关注学生的习惯和能力培养。
任何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或者教学资源在运用过程中, 对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教师把微课运用到教学中, 重点是要提升教学的高效性, 所以教师在制作中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要把学生放在正中央, 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一个微视频, 在课前和课后使用的过程中要做到及时提醒学生观看, 通过检查、督促, 促使他们认真观看, 形成思考, 敦促学生完成预习或者查缺补漏、课后延伸等学习目标。微课成为家长炙手可热的教学资源, 主要源于它能协助家长进行有效的课后辅导, 使家长的视角延伸到课堂中, 课堂的知识流淌到家庭中, 家校合作为提升教学高效奠基。
总之, 微课是新课程最好的践行者, 微课凭借其优势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达到学生在课堂之外可以观看在线课程, 在课堂上回顾和进行课堂活动, 教师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微课更多的是预设, 师生无实际的互动, 所以课堂上则应更加注重生成, 强调在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微课把部分教学活动由学校迁移进了家庭, 同时也把相关的巩固与拓展由课内移到了课下。这些都是微课给课堂教学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教师要科学合理安排微课, 使微课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为高效教学助力。
参考文献:
[1] 曹俏俏, 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 2013 (2) .
[2] 王向卫.微课助力打造高效课堂.教育学, 201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