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新课标下对高中生英语学习情感的探索

【作者】 王 荔

【机构】 神木县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传统上,认知因素被认为是决定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但后来外语教学研究者逐渐认识到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同等重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情感变量对外语学习的效率乃至成败起着相当大地作用。过去的教育过于强调大脑的理性和认知功能,忽视非理性方面的发展,以至于出现“情感空白”,因此,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统一起来。
        关键词:情感    动机   焦虑  移情  高中英语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基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心理运动领域三个方面制定课程目标,并明确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作了一些探讨,主要从动机、焦虑和移情三个方面分析情感因素。作为情感变量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他们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还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一、情感因素的主要内容:
  1、动机
  动机是指发动、指引和维持身体或心理活动的内在力量,在二语学习中指的是学习者对学习这门语言的动力和付出努力的愿望的程度,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情感因素。学习动机的表现形式有:学习的意向、愿望、兴趣等。学习动机的作用是推动学习。(Rod Ellis,1999)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作用(Rod Ellis,1999),即强烈的学习动机能促进外语学习,而成功体验有助于保持甚至生成新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通过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实现的。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
  (1)安全的需要: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教师的教学态度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安全感,使其没有任何恐惧,从而产生学习动力;又可以给学生造成压力,从而破坏学生的安全感,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2)归属和爱的需要:学生需要同学和教师的爱护、友谊、认可,渴望被接受为集体中的一员,这种需要如能得到满足,则会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反之学生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学习动机也就消失。
  (3)尊重的需要: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支持、赞许和被别人注意和尊重,学生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也会产生学习动机。相反,如果在课堂内外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
  (4)认知的需要:每个同学都有探索理解和解决疑难的欲望。而现行教育体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制约了学生在认知方面的要求,使学生的潜力得不到发挥。
  (5)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需要体现成功,证实自己的能力,表现自我潜能。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焕发学习动机;反之,则不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
  2、焦虑
  焦虑是个体由于逾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是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精神状态。课堂活动和教学方法可能导致焦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式和内容也可能导致焦虑。高度焦虑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会促使学生回避学习任务。陷入高度焦虑而不能自拔的学习者最终只能放弃学习。低度焦虑却能使学习者保持清醒、警觉的状态,从而促进学习的成效。焦虑是认知与情感相互影响的有力例证。
  3、移情
  移情是语言交往中的重要情感现象,指能够想象、领会、别人的思想、情感和观点并产生共鸣,它是语言交往中的重要情感因素,其本质在于:一是对自己的情感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二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其思想感情(Arnold,2004)。课堂是语言学习参与者(即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场所,也是他们进行人际交流的社会环境。在课堂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存在很复杂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原理中的情感迁移功能表明:一个人对其他人或物的情感可移情到与之相关的对象身上。教学中的移情,一是教师个体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施加影响,教师素质、文化理论水平、教学水平、精神状态、人格魅力、审美能力及教师的形体语言和口头语的表现对学生起着很大的感染作用。二是学生的情感受到教材中情感因素的影响,被作者和文章的人物的情感所感染。
  移情的运作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了解自己的情感;二是认同他人的情感。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以移情体验为中心而建立的师生关系,从教师看可以分为不同阶梯的五类。(1)熟悉类。教师觉得开始熟悉学生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缩短了。(2)和睦类。教师觉得教育工作已收成效:学生在跟自己走,在仰慕自己。(3)理解类。教师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的言行能够心领神会,从而在内心深处激起了对教育工作的热忱。(4)信赖类。师生相互信赖,教师能从学生的言行中感受到学生对自己的信赖。(5)意志类。在师生互相信赖的基础上,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转化为完成教育使命的意志和信念。并且在接触学生时会自然流露出来,学生也体验得到。(张正东,1999)
  通过大量的调查表明,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主要是外在动机,缺乏内在动机。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动机是为了通过高考,因此教师必须使自己的课堂适应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另一个结果表明学生的语言焦虑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焦虑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和考试成绩,因此教师必须利用灵活有效的途径降低焦虑感,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努力建立起友好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积极情感互动的主体之一,要做到以对英语浓厚持久的兴趣来感染学生,充分挖掘教材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注意兴趣和自信心在情感方面积极的情感互动。
  二、 目前仍存在的情感领域的问题
  在我国,学生情感领域的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关注,但是,在国内很多高中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仅仅将情感作为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手段与工具,并没有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将其作为实现“全人教育”(the whole person education)目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尽管情感关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十分明显,英语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关注与学生的期待相距甚远: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极少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学生迫切希望表达自己,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提高应对困难的能力,但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极少提供情感方面的支持。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主观愿望可能做出相反的解读,教师的常规反馈有可能使学生脆弱的心理更加缺乏“安全感”,因而不愿意参加到师生问答的课堂活动中。可见,语言教学必须既关注认知又关注情感。关注情感能提高语言教学效果,高效的语言反过来又能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级、健康的情感。
  三、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多沟通与交流,乃至成为学生们的朋友。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学生从内心消除与老师的距离感,课堂上就会自然高效地实现师生互动。
  (2) 教师应善于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用信任的目光与和蔼的语言去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和自己动手解决学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
  (3) 教师应灵活多样地去依据所教授的语言材料去创设各种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区感知各种情感从而做到比较自然地习得语言知识。
  (4) 教师还应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课堂提问时尽量降低难度从而逐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设问就应具有新颖性和超前性从而这一部分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结语:因此本研究对高中英语教师有如下启示:在高中生的情感世界中,自我形象十分重要。对学生情感需求的关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认知能力,也是英语教师提高自身教育和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高中生英语焦虑的调查》
        《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情感关注的调查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实证研究》
  《高中生英语学习状态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