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
【作者】 肖玉德
【机构】 麻地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近年来,不少教育管理中都提出了要“以人为本”,明确指出了人的作用乃是管理的根本,这是将“人”与其他管理要素的管理作用相比较得出的重要结论。“以人为本”所说的“人”是多元的,既包括管理者,也包括被管理者,还包括管理的人文环境,就学校而言,“以人为本”涉及到的“人”有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还有家长、社会群众等,这些人对学校管理的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笔者试图从“以人为本”中“人”的发展的角度浅析这一管理理念的目的,即管理要达到开发人、创造人、提高人和完善人。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育;人本思想
一、让教师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1、管理行为中由“权治”到“情治”的转变
以往,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通常侧重于“领导说了算”,校长“唯权至上”,无视教师的感受,工作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样不仅泯灭了教师工作的独立性,斥退了教师的个性,更大程度上还会摧残人、摧残精神和摧残文化,忽视教育管理的人文因素而造成学校人际关系紧张,束缚甚至压抑了教师群体的创造性。因此,在这里特别强调,管理者要实行“情治”,工作由“强加”变为“委任”,通过调整管理行为,创造一个为促进教师发展服务的教学管理环境,使教师“心服”、“心乐”,让教师群体活得高兴、干得痛快、干出名堂。
2、管理方式中由“管”到“放”的转变
教育管理理念转变后,我们认为,教学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对教师而言,好的教学管理不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是一种促进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
这里的“放”,也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有的放矢,不搞“齐步走”、“一刀切”,要根据教师的个性专长,留点工作弹性和空间,如,不应强求备课形式的划一;不必苛求课堂结构的完整等,对象有别,要求不同。
3、赋予挑战性工作
与一般工作人员相比,教师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强烈期望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他们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因此,他们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克服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要使工作富有挑战性,除了下放决策权外,还可以通过工作轮换和工作丰富化来实现。当教师觉得现有工作已不再具有挑战性时,学校领导就可以把他轮换到同一水平、技术相近的另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岗位上去。例如,一位经验丰富的但已疲惫于当班主任的教师可让他试试当教研组长,这样,由工作轮换所带来的丰富的工作内容,就可以减少教师的枯燥感,使积极性得到增强。
二、工作中要实现无缝沟通
沟通对于学校提高教师忠诚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1、沟通能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管理能通过教师的业绩反馈来强化教师的积极行为,这就是强化激励作用;管理层通过教师目标完成状况的反馈来激励教师向学校目标前进,这就是目标激励作用。
2、沟通有利于教师的情绪表达。对于教师来讲,工作群体是表达自己的挫折感和满足感的主要社交场所。因此,沟通提供了一种释放情感的情绪表达机制,并满足了教师的社交需要。同时,良好的沟通环境,还可以起到教师知识共享,信息交流互补的作用。教师在沟通中既是知识和信息的提供者,又是知识和信息的吸收者,他们彼此学习,互相提高。
三、关心教师,让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
关心教师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却是从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我国很多出色学校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直强调遵循的“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原则,说的就是关心教师,但在现实中,一直是说得多,做得少。首先,学校应该关心教师的健康状况。其次,学校应关心教师的家庭生活状况,要尽力帮助教师达到工作和家庭相互平衡。
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特别快,能干的教师并非永远能干,教师的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老化。学校应加大对教师培训和开发的投资,为教师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国家教育部已制定了教师继续教育、终生教育计划,从而使教师具备了终身就业能力,但我们不应把师资培训看成仅仅是国家教育部门的问题,我们更应该从校本出发,开发好教师资源,为教师前途提供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即是为学校明天的长远发展作一次规划。
总之学校是每位教师的“家”,每位教师都是“家”的主人,有义务,也有权利,学校教育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使每位教师切实感同身受。只有感受才会感动,才会在感动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升华人生;只有感动,才会化为自觉行动;只有感动,才不会把教育仅仅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一项事业,就会更加热爱教育,自觉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教育管理、学校教育只有贯彻这样的“以人为本”,才能把教育教学推向新的台阶。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育;人本思想
一、让教师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1、管理行为中由“权治”到“情治”的转变
以往,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通常侧重于“领导说了算”,校长“唯权至上”,无视教师的感受,工作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样不仅泯灭了教师工作的独立性,斥退了教师的个性,更大程度上还会摧残人、摧残精神和摧残文化,忽视教育管理的人文因素而造成学校人际关系紧张,束缚甚至压抑了教师群体的创造性。因此,在这里特别强调,管理者要实行“情治”,工作由“强加”变为“委任”,通过调整管理行为,创造一个为促进教师发展服务的教学管理环境,使教师“心服”、“心乐”,让教师群体活得高兴、干得痛快、干出名堂。
2、管理方式中由“管”到“放”的转变
教育管理理念转变后,我们认为,教学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对教师而言,好的教学管理不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是一种促进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
这里的“放”,也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有的放矢,不搞“齐步走”、“一刀切”,要根据教师的个性专长,留点工作弹性和空间,如,不应强求备课形式的划一;不必苛求课堂结构的完整等,对象有别,要求不同。
3、赋予挑战性工作
与一般工作人员相比,教师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强烈期望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他们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因此,他们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克服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要使工作富有挑战性,除了下放决策权外,还可以通过工作轮换和工作丰富化来实现。当教师觉得现有工作已不再具有挑战性时,学校领导就可以把他轮换到同一水平、技术相近的另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岗位上去。例如,一位经验丰富的但已疲惫于当班主任的教师可让他试试当教研组长,这样,由工作轮换所带来的丰富的工作内容,就可以减少教师的枯燥感,使积极性得到增强。
二、工作中要实现无缝沟通
沟通对于学校提高教师忠诚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1、沟通能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管理能通过教师的业绩反馈来强化教师的积极行为,这就是强化激励作用;管理层通过教师目标完成状况的反馈来激励教师向学校目标前进,这就是目标激励作用。
2、沟通有利于教师的情绪表达。对于教师来讲,工作群体是表达自己的挫折感和满足感的主要社交场所。因此,沟通提供了一种释放情感的情绪表达机制,并满足了教师的社交需要。同时,良好的沟通环境,还可以起到教师知识共享,信息交流互补的作用。教师在沟通中既是知识和信息的提供者,又是知识和信息的吸收者,他们彼此学习,互相提高。
三、关心教师,让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
关心教师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却是从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我国很多出色学校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直强调遵循的“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原则,说的就是关心教师,但在现实中,一直是说得多,做得少。首先,学校应该关心教师的健康状况。其次,学校应关心教师的家庭生活状况,要尽力帮助教师达到工作和家庭相互平衡。
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特别快,能干的教师并非永远能干,教师的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老化。学校应加大对教师培训和开发的投资,为教师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国家教育部已制定了教师继续教育、终生教育计划,从而使教师具备了终身就业能力,但我们不应把师资培训看成仅仅是国家教育部门的问题,我们更应该从校本出发,开发好教师资源,为教师前途提供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即是为学校明天的长远发展作一次规划。
总之学校是每位教师的“家”,每位教师都是“家”的主人,有义务,也有权利,学校教育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使每位教师切实感同身受。只有感受才会感动,才会在感动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升华人生;只有感动,才会化为自觉行动;只有感动,才不会把教育仅仅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一项事业,就会更加热爱教育,自觉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教育管理、学校教育只有贯彻这样的“以人为本”,才能把教育教学推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