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议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

【作者】 杨策民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第八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科的基础,也是生物学领域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单位。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要充分应用生物科学史,教师采取探究教学的方式,结合概念图,通过比喻或模型,并借助现代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辅助手段,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学,发展学生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生物学;概念教学;新课程 
  掌握生物概念往往是学生获得成功的第一步。要促进这种成功则应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学生学习生物概念既可获得能力,又可进一步学习新概念及其他知识。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生物概念教学呢?笔者认为在生物概念教学中应注重情景的创设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一、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重视概念的生成过程
  概念的生成,是指学生从具体情景、事例中加以总结、辨别、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从而获得概念的过程。任何一个概念的形成都是经历由感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过程。 初中生物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图文信息资料。老师如能恰当运用,对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思维判断及概括能力有极大的帮助。我对"食物链"概念的教学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情境创设,激发兴趣:中国有句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有句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些说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其次,分组活动,合作实践: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思考,把农田中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联系起来,做出"食物链"。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再次,分析思考问题:老师精心设计问题,水到渠成的提出问题——那么什么是"食物链"? 
  最后,归纳概括:由学生试着说出概念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总之,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质量,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我们的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生物学事实现象和学生已有经历经验引起概念教学,引导学生对生物学事实现象认真观察比较、交流讨论、归纳概括深化概念教学,学生及时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解决具体问题巩固概念教学,是提高初中生物概念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二、联系生活实际的概念教学策略
  生物概念是生物现象的本质抽象,是在感知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而形成的。在概念教学时,可联系实际,把抽象的概念重新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和掌握。
  例如,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中的血管、血液及其作用时,可利用一张城市河道图进行教学,血管就像纵横交错的河道,其中流淌的血液就像河道内的河水,血液内的血细胞就像河流中的小船,这样就容易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形象的画面,从而加深理解。
  再如,学习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时,可由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情景引入:"亲朋好友们都说你长得像爸爸还是妈妈呢?""同学中有没有父母都是双眼皮,但自己是单眼皮的例子?"这样联系学生实际引入形象直观,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又如,学习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时,就可问学生:"米饭粒在口中细细咀嚼,会有什么味道?"学生就会仔细回想,答出有点甜,然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引入消化酶的作用。
  三、对比法区分和掌握概念
  任何概念虽然都是相对独立的,但其间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在教学上,如果把相近或关系密切的概念放在一起,加以类比,则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并将类似概念加以区分和记忆,而对比法就是把一些相近或关系密切的基本概念,从几个方面进行逐项的对比,从中找出异同点来,以便明确其本质特征。通过对比法可以使易混淆的基本概念较清楚地加以区分。通过前后对比,可对前面基本概念加以复习巩固。例如:学生对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很容易混淆,往往弄错,在复习时,把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并加以比较,学生一般能弄懂: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其所有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都是一样的;而细胞分化并没有细胞数目的增多,而是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都发生变化,形成各种组织。又比如: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必须用比较法,从逻辑上找出对比之项:作用场所、作用条件、反应物、生成物、能量转化等等,然后分析出对立面和统一面,得出答案。并从中看出二者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比较将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类和比较,也是形成知识结构的重要方法,更是掌握概念的很好方法之一。
  四、组织课堂活动,丰富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感性认识
  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接受和理解需要以一定的事实或感性认识为基础。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常常也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对抽象概念的接受需要以具体的事实或者感性的、直观的材料作为基础[2]。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这些事实或者感性材料融入课堂活动,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对重要概念产生充分的感性认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重要概念。例如,关于学生对器官概念的形成,教师可以先给出实物菜豆的叶和果实,并指导学生按顺序去观察,利用光学显微镜,分别找到叶和果实中相应的组织。然后教师再给出实物生活状态下完整的菜豆植株,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观察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由于成熟的菜豆植株的六大器官比较明显,并且来自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学生熟悉的常见植物。所以,学生经过对菜豆植株的观察和思考,就容易对植物器官的功能和分类产生直观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这些事实性知识进行抽象或概括,进而建立起"多种组织构成且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即器官"这个概念。
  总之,生命科学中的" 规律 、原理和方法"都是借助于有关生物学概念,才得以表述。而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掌握概念,不仅是学好生物学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因此,生物教师要重视概念教学,运用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进而运用生物学原理、规律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概念的表述与传递[J].中学生物学,2011,(1):5.
  [2]袁维新.概念图及其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J].生物学教学,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