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对初中生进行法治观念培养的思考

【作者】 刘 阳

【机构】 山东省北镇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从法治和法治观念的涵义入手,论述了道德与法制课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的目标要求,进而对培养初中生法治观念的意义加以阐述,阐述了培养初中生法治观念对依法治国、道德与法治教学以及初中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的重大意义。同时分析了当前初中生法治观念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深入具体的原因剖析,文中认为初中生法治观念存在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进而提出了道德与法制课对培养初中生法治观念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道德与法制   法治观念  培养途径  问题对策
        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等四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中学法制教育要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法律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法治建设工作的成败,决定了社会的稳定。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初中生作为青少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青少年相比他们有更好的受教育条件,因此研究初中生法治观念的培养意义重大。
        一、初中生法治观念的现状
        首先,对法律常识有一定的了解。从问卷的情况分析来看,对"认为受教育是权利还是义务"的回答,有59.28%的学生回答"既是权利又是义务",说明当前我国初中学生对法律常识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其次,对法律有一定程度的敬畏。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在"你学习法律知识的目的"这个问题上,有25.44%的学生回答"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31.87%的学生选择了"更好的遵纪守法,不做法盲"。再次,对法律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社会上初中生犯罪的现象十分严重,形式十分严峻,有些犯罪情节特别恶劣、手段特别暴力,这些都是初中生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的后果。这就要求初中生不仅要学法、懂法,最重要的是学会知法、守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能冷静面对、认真分析每一件事,谨慎处理身边发生的每一件小事。
        二、初中生法治观念存在问题的原因
        客观原因:1、法制宣传教育不到位;2、法律没有植根于人们的头脑中。3、法制宣传缺乏持续性。4、法制宣传的内容、选题存在问题。5、社会道德规范缺失;6、家庭教育缺失;7、学校管理体系缺陷;8、社会风气不良。
        主观原因:1、对法的认识不够深刻和全面;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3、法治传统对初中生的影响。
        三、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建议
        首先,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浪潮下,教师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应适当选择法学专业,一方面弥补法律人才的确实,另一方面可以培训之前不是法学专业的教师,一举两得。对于法律意识的培养,教师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承担者,是第一责任人和直接推动者。只有紧跟时代要求,对于在职教师进行法律教学进修,从教师内心重视法律的作用,让教师认识到法律意识对于中学生的重要性。提升师生共同的法治文化意识努力创造为校园中每位教职员工学习法律规章制度的机会并贯穿教师学习培训始终,帮助教师知法、懂法,树立高尚的师德与法治意识相结合。每年的新晋教师中一定要有法学专业方面的毕业生,使学校教师队伍更专业化。
        其次,建设高素质的法治教师队伍。法治意识培育是一项集理论与实践以及必要的政治、法律学知识于一体的涵盖范围广且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工程。所以从教学承担者上下功夫是关键。第一,实行严格准入制度。在教师招聘入职环节就应当从源头上做好把关,适当加入一些有关法治意识考核的内容;第二,加强培训。不同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拥有一支规模相匹配的以法学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在能够教学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外界相应的法律规定变化和案例情况,对于其他教师和学生学习都有促进作用。第三,强化持续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不断学习法律知识,研究对初中生进行法治意识培育的有效策略,加强自身法学素养,从而更好地将已有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实际中去。
        再次,教师坚持依法治教。教师的法律意识直接影响着教师依法治教的进程。因此,学校应不断提高教师的法治意识,加强教师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并将法律知识渗入到数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让教师从法律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并鼓励教师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自觉避免教学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法治观念的培养越来越得到社会各领域的重视。法治观念培养是进行现代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国家的公民对于自身权利和义务的意识和认同的总称。我国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接班人,其法治观念整体上较为薄弱,特别是初中生的法治观念亟待改善和提升。道德与法制课程是对初中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对培养初中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其运用法律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道德与法制课的主渠道来加强对初中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将道德与法制课与法制教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提升其教育实效,这不仅仅需要广大的学者对其理论研究,更不能缺少一线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创新。协调各个方面的资源,共同探讨道德与法制课对初中生法治观念的培养,提高其实效性。
        本文试图在道德与法制课中对初中生的法治观念培养进行实践探究,希望能对关注进行法制教育的学者和教师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学者投身关注到培养初中生法治观念的队伍中,促进初中生法律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任东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03
        [2]何丽丽.思想品德教科书的法制教育内容研究[D].西南大学 2013.10
        [3]李晓慧.把法治意识根植于中学生思想教育中[J].《共产党员(河北)》,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