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中学生高效作文指导的尝试与思考
【作者】 钟思林
【机构】 泉上初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作文作文,实在不能;再写作文,我要杀人。”这是一位学生在本子上写的一个带有黑色幽默性质的顺口溜。这个顺口溜很快在班上甚至学校传开了,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共鸣。为什么学生会感到作文难写?作文难在哪里?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集大成者,可以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地位突出。但是,由于中学生阅历浅,缺乏太多的生活体验,加之阅读面较窄,使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如何指导学生高效作文也是使许多语文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
其实,作文教学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高深莫测,写好作文也并非高不可攀。新课程作文教学要求贴近学生实际,让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当学生感到有什么非说不可的时候,作文其实就是很自然的表达心声。这时,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博采众长,广泛阅读;其次要让他们进入写作状态,与作文亲密接触,喜欢作文。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指导学生高效作文,效果一定不错。
一、巧创情境,感知生活,激趣诱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是作文训练得以高效进行的前提。让写作活动情景化,生活化,对激发学生习作热情十分有效。虽然学生的生活是单调的两点一线,但家庭与学校也有很多可以诉说的故事。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生活缺少故事,而是因为我们缺少敏锐的生活感知能力。我们要求学生感知生活,首先我们老师要学会感知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老师常常迫于生活的压力,不懂得把生活中的压力化作笔下的文字。这其实也是缺乏敏锐感知能力的表现。虽然一年四季,花开花谢,但由于每个时刻我们的体验不一样,外在环境其实随时都在随着我们心境而变化。描绘这种变化,学会写出自己的心声,这正是写作的目的所在。
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其感情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产生。在作文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创设与写作内容相应的情境,让学生产生“现场感”,不知不觉进入角色,不知不觉中产生情感体验。不要把作文局限在每周一篇的作文课中。一方面,现实生活中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矛盾冲突。也会有不少感人的事迹。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作文的素材;另一方面,将作文引入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抓住学生自己已有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这些,运用得当,便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泼而愉悦的习作氛围中,轻松完成从旁观者到习作者的角色转换。
二、借鉴拓展,提升自我,丰富思维
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尽管教师在指导习作时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讲得头头是道,但学生还是写得枯燥乏味、空洞单调。这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好文章必须平时多积累。如何积累作文素材呢?主要还是要通过阅读来积累。
首先,借鉴拓展,赏仿兼容。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好的习作范文会令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现在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由于语言词汇积累需要时间,习作时他们往往不能用合适的语言表情达意。教师在课前收集相关类别的成功文章,引导学生去读文质优美的范文,启发学生把吸收和消化的养料通过仿作写出来,学习他人之长,找出一些共鸣,以此启迪思维领悟写作方法,不失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其次,拓展阅读,提升自我,丰富思维。要提高写作水平,写作之前的扩充阅读是主要途径。教师平时应注重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并保证其充足的阅读时间。为防止学生盲目的阅读,教师可围绕习作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内容,并重视说的练习,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清晰,变“心中的感知”为“舌尖上的语言”。
最后,通过阅读提升境界。阅读是一个与古圣今贤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获得了语感,更重要的是塑造了我们的灵魂。一个高尚的灵魂才会有高尚的情怀,进而产生崇高境界的表达。
因此,阅读不仅可以积累词汇、获得语感,还可以进入原来作者的心境之中,与他们的心灵对话。读书,其实就是和伟大的心灵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我们受到感染,受到熏陶,使我们平凡的心灵也变得伟大起来。一个伟大的心灵何愁没有东西要表达呢?当然,作为学习者,不可能一下子达到这么高的境界,但我们至少可以从模仿开始,逐步提升自己。
三、精心选材,悉心指导,修改完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习作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的作文指导应注意以下三点:
1、放宽视眼,精心选材
很多老师认为作文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不然。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等等,他们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成绩斐然,而且还留下了许多诗歌小说等,有的还获得了“诺贝尔”奖。在作文指导时,教师要把自主选材的空间还给学生,可以写写制作课中的小发现,记记解题过程,也可以写自己在美术欣赏课中的感受。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把时空延伸到课外,向大自然开放,向社会开放。如写景的习作,在教学中适时指导点拨,把学生收集到的素材进行筛选、整理,让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喜欢、最美的景物写出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作文内容。
2、悉心指导,说写评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优化课程设计、改良课程设计、完善教学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是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评价的功能在于激励,老师充满真情的激励评价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走向成功的动力。对优秀习作和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将评价作为二次习作的推助器,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快感。教师要善于把握作文评析课要领,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让学生在练习写作的同时,也便于收集作文写作的自我建议。实践证明:说评写结合更有利于提高习作水平。
3、反思修改完善
作文修改分三步走:第一步:学生自我修改,最好采用朗读,这样更容易发现错误;第二步小组评价修改,取长补短;第三步集体点评修改。老师选择两到三篇典型的习作,集体讨论修改。这个第三步尤为重要。当老师读习作时要适时引导学生认真听,并能对习作作出评价,让学生成为习作评价的主人,客观评价学生的习作。刚开始学生可能会举步维艰,但是坚持下去,学生自主写作就会得到强化,视野也必然大大开阔。
四、乐于看书,勤于动笔,成于反思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好书既可以丰富知识,又可以提高习作水平。读书其实还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古人往往把读书与个人的修身养性联系在一起。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读书可以改变气质,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当然,一开始我们可以从基本的字词抓起,正确引导学生看书,摘录佳句,及时写下读书心得,哪怕一句话,也是学生思考的结果。在看书的过程中,领略作者的遣词造句,无形中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然后在进一步引导学生玩味作者的心境,通过阅读进入作者的写作状态,获得语感,塑造灵魂。把读书与心灵的共鸣联系起来。
勤动笔还体现在学生平时的小练笔中,可以是自由作文,也可以是日记,还可以是自己的反思。把想说的都写出来。教师不限制学生,学生自由发挥出的水平常常能让老师惊喜。自由发挥产生自由的心灵体验,一个身心进入自由状态的鲜活的个体总是有诉说不完的话语。
日记是反映学生平时生活的一面镜子,一个个鲜活的习作素材就储存在其中,学生随要随取,很有用处。反思是推动自己进步的有效动力。当学生养成写日记写反思的习惯的时候,我们老师就是想让他们停下来,也是不可能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幸福的体验,产生了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当他们感觉自己有高飞的愿望时,谁又会满足于地面的爬行呢?
总之,写作教学按照以上方法去做,提高学生作文效率应该是指日可待了。
我班同学在我的指导下,作文很快就得到提升。我们现在的顺口溜早已变成:“作文作文,无所不能;写好作文,成就伟人!”那些伟大的人物那个不是善于作文的呢?相信我们同学在不远的将来也会成为伟人,完人!
其实,作文教学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高深莫测,写好作文也并非高不可攀。新课程作文教学要求贴近学生实际,让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当学生感到有什么非说不可的时候,作文其实就是很自然的表达心声。这时,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博采众长,广泛阅读;其次要让他们进入写作状态,与作文亲密接触,喜欢作文。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指导学生高效作文,效果一定不错。
一、巧创情境,感知生活,激趣诱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是作文训练得以高效进行的前提。让写作活动情景化,生活化,对激发学生习作热情十分有效。虽然学生的生活是单调的两点一线,但家庭与学校也有很多可以诉说的故事。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生活缺少故事,而是因为我们缺少敏锐的生活感知能力。我们要求学生感知生活,首先我们老师要学会感知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老师常常迫于生活的压力,不懂得把生活中的压力化作笔下的文字。这其实也是缺乏敏锐感知能力的表现。虽然一年四季,花开花谢,但由于每个时刻我们的体验不一样,外在环境其实随时都在随着我们心境而变化。描绘这种变化,学会写出自己的心声,这正是写作的目的所在。
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其感情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产生。在作文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创设与写作内容相应的情境,让学生产生“现场感”,不知不觉进入角色,不知不觉中产生情感体验。不要把作文局限在每周一篇的作文课中。一方面,现实生活中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矛盾冲突。也会有不少感人的事迹。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作文的素材;另一方面,将作文引入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抓住学生自己已有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这些,运用得当,便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泼而愉悦的习作氛围中,轻松完成从旁观者到习作者的角色转换。
二、借鉴拓展,提升自我,丰富思维
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尽管教师在指导习作时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讲得头头是道,但学生还是写得枯燥乏味、空洞单调。这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好文章必须平时多积累。如何积累作文素材呢?主要还是要通过阅读来积累。
首先,借鉴拓展,赏仿兼容。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好的习作范文会令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现在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由于语言词汇积累需要时间,习作时他们往往不能用合适的语言表情达意。教师在课前收集相关类别的成功文章,引导学生去读文质优美的范文,启发学生把吸收和消化的养料通过仿作写出来,学习他人之长,找出一些共鸣,以此启迪思维领悟写作方法,不失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其次,拓展阅读,提升自我,丰富思维。要提高写作水平,写作之前的扩充阅读是主要途径。教师平时应注重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并保证其充足的阅读时间。为防止学生盲目的阅读,教师可围绕习作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内容,并重视说的练习,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清晰,变“心中的感知”为“舌尖上的语言”。
最后,通过阅读提升境界。阅读是一个与古圣今贤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获得了语感,更重要的是塑造了我们的灵魂。一个高尚的灵魂才会有高尚的情怀,进而产生崇高境界的表达。
因此,阅读不仅可以积累词汇、获得语感,还可以进入原来作者的心境之中,与他们的心灵对话。读书,其实就是和伟大的心灵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我们受到感染,受到熏陶,使我们平凡的心灵也变得伟大起来。一个伟大的心灵何愁没有东西要表达呢?当然,作为学习者,不可能一下子达到这么高的境界,但我们至少可以从模仿开始,逐步提升自己。
三、精心选材,悉心指导,修改完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习作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的作文指导应注意以下三点:
1、放宽视眼,精心选材
很多老师认为作文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不然。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等等,他们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成绩斐然,而且还留下了许多诗歌小说等,有的还获得了“诺贝尔”奖。在作文指导时,教师要把自主选材的空间还给学生,可以写写制作课中的小发现,记记解题过程,也可以写自己在美术欣赏课中的感受。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把时空延伸到课外,向大自然开放,向社会开放。如写景的习作,在教学中适时指导点拨,把学生收集到的素材进行筛选、整理,让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喜欢、最美的景物写出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作文内容。
2、悉心指导,说写评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优化课程设计、改良课程设计、完善教学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是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评价的功能在于激励,老师充满真情的激励评价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走向成功的动力。对优秀习作和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将评价作为二次习作的推助器,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快感。教师要善于把握作文评析课要领,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让学生在练习写作的同时,也便于收集作文写作的自我建议。实践证明:说评写结合更有利于提高习作水平。
3、反思修改完善
作文修改分三步走:第一步:学生自我修改,最好采用朗读,这样更容易发现错误;第二步小组评价修改,取长补短;第三步集体点评修改。老师选择两到三篇典型的习作,集体讨论修改。这个第三步尤为重要。当老师读习作时要适时引导学生认真听,并能对习作作出评价,让学生成为习作评价的主人,客观评价学生的习作。刚开始学生可能会举步维艰,但是坚持下去,学生自主写作就会得到强化,视野也必然大大开阔。
四、乐于看书,勤于动笔,成于反思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好书既可以丰富知识,又可以提高习作水平。读书其实还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古人往往把读书与个人的修身养性联系在一起。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读书可以改变气质,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当然,一开始我们可以从基本的字词抓起,正确引导学生看书,摘录佳句,及时写下读书心得,哪怕一句话,也是学生思考的结果。在看书的过程中,领略作者的遣词造句,无形中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然后在进一步引导学生玩味作者的心境,通过阅读进入作者的写作状态,获得语感,塑造灵魂。把读书与心灵的共鸣联系起来。
勤动笔还体现在学生平时的小练笔中,可以是自由作文,也可以是日记,还可以是自己的反思。把想说的都写出来。教师不限制学生,学生自由发挥出的水平常常能让老师惊喜。自由发挥产生自由的心灵体验,一个身心进入自由状态的鲜活的个体总是有诉说不完的话语。
日记是反映学生平时生活的一面镜子,一个个鲜活的习作素材就储存在其中,学生随要随取,很有用处。反思是推动自己进步的有效动力。当学生养成写日记写反思的习惯的时候,我们老师就是想让他们停下来,也是不可能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幸福的体验,产生了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当他们感觉自己有高飞的愿望时,谁又会满足于地面的爬行呢?
总之,写作教学按照以上方法去做,提高学生作文效率应该是指日可待了。
我班同学在我的指导下,作文很快就得到提升。我们现在的顺口溜早已变成:“作文作文,无所不能;写好作文,成就伟人!”那些伟大的人物那个不是善于作文的呢?相信我们同学在不远的将来也会成为伟人,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