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悖论情景创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 袁 龙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学生在学习中学地理的过程中如何体会地理学科带来的乐趣,由怕学变成愿学甚至乐学,一直是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从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地理学科的特点出发,创设新颖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思维,让学生在体会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创造性思维活动始于对问题的认识,围绕着解决问题而展开,问题的特征是差异,是矛盾。其中用悖论情景创设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地理教学 悖论 情景创设
一. 引言
如果某一理论的公理和推理,原则上是合理的,但利用这个理论却推出了相互矛盾的命题,或者得到跟已有经验不符的结论,我们就说这个理论中包含了一个悖论。[1]科学发展史表明,每当传统的理论、观念与新的事实发生矛盾的时候,悖论就出现了。悖论的出现,必然引起人们的危机感,并由此产生消除悖论的强烈动机。而悖论的消解,往往会导致认知上革命性的飞跃。所以说,悖论的产生和消解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与地理学家研究地理科学的过程虽然不同,但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学地理教学中也存在悖论,它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表现出来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方法、思维和新情景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研究悖论教学具有很高的认知价值和创新价值,能够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式教学强调以诱达思,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和知识转化为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创设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悖论情境,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与新问题之间存在矛盾而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2]
二.悖论情景创设的基本原则
悖论就是一种逻辑矛盾,它是指从某一前题出发推导出互相矛盾的结论。悖论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人们对某些概念的理解认识不够深刻或不正确所致。悖论教学情景创设应遵循如下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悖论情景创设首先要满足科学性条件。悖论情景创设的设计、操作、对现象的解释等不能有科学性的错误。同时,悖论情景创设应该具有科学探究、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方面的教育因素。教学情境中要有对学生需具备的与本节课的新知识有关的生活经验,预备性的知识的回顾,具备对新知识探究性学习的背景和条件,使学生处于接受新知识的最佳状态,为学生建构新知识铺路搭桥。创设悖论情境的问题背景、涉及的知识以及学习的组织形式等必须尽可能与本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的内容相联系。切不可用大量花哨但与学习内容关联不大的悖论情境,冲淡了主要内容的学习和各维度教学目标的实现。悖论情景创设的内容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易适度的内容,过易或过难的设计都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难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2.生活性原则
创设悖论情景情境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出具有较好的情境,实际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创设解决问题的矛盾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新课程要求教学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社会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创设要生活化,以学生熟悉、关注、感兴趣的题材作为创设悖论情景情境的载体与材料。
3. 差异性原则
认知冲突是概念改变过程的起点。悖论情景创设应暴露出学生的原认知与悖论情景创设的现象或问题之间的差异,展示出科学概念与错误前概念的差异。学生通过比较,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认识到自己的前概念是有瑕疵的,从而修正或重构新的科学概念。
4. 针对性原则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利用悖论情景创设。充分利用悖论情景创设的趣味性、强烈的认知冲突、证伪性和教育功能,在学生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认识模糊处、感性认识薄弱处,在地理现象或过程的对比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悖论情景教学。
5.合作性原则
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新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新的基本技能。创设悖论情境应当设计让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获得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的环境。教师在创设悖论情境时,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知识学习的特点,创造适于合作学习的时空条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之间愉快地交流、协作,并共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三.悖论情景创设的教学特点
悖论情景创设的现象与学生的经验相悖,完全出乎学生的意料,能产生出强烈的趣味性。同时,悖论情景创设的新奇、反常现象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相矛盾,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在认知冲突中积极地达到新的认知平衡。由于悖论情景创设的现象没有出现学生预期的现象,与学生的猜想与假设相矛盾,起到了证伪学生原有想法的作用。悖论情景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尽量放大它们的惊、奇、怪、险,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悖论教学实施一般规律
中学地理悖论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在具体实施时,要注意他们的一般规律。设计有可能导致悖论的问题。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与已有教学信息的不和谐性;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产生了悖论,老师应及时提出一个类科学研究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旺盛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引导学生分析导致产生悖论的原因,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探索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思维;老师总结。把新知识、新方法与旧知识、旧方法作对比性分析,揭示旧知识、旧方法的局限性,理解每部分知识和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五. 悖论情景创设的教学方式
悖论教学的关键是创设悖论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导致一些悖论,让学生在解决悖论的过程中,更新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其一般模式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设计一个包含新知识、新方法、新思维的新问题情景,学生运用旧知识、旧方法、旧习惯思维去解决新问题情景时产生悖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悖论产生的原因,通过科学探索,给出新结果,消除悖论。[3]笔者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典型问题,例谈如下几种悖论情景创设的教学方式。
1. 多媒体法
有些地理概念的建立和地理规律的掌握,用静态图像不足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培养学生学习、探究地理兴趣的目的。如在上"台风及其危害"时,教师提问:"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台风眼处有风雨吗?"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放一段台风过境过程及其影响的视频。这时学生马上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台风中心附近有强风、暴雨,而在台风眼处就无风无雨呢?"悖论情景的出现立即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新课教学在学生积极的思考中有效的进行。
2. 读图法
地理图像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常成为高考设题的对象。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在图像教学中创设矛盾的地理现象即悖论现象,让学生通过探索悖论现象的成因,养成问题意识和求真的科学态度,进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如在讲"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时,教师提问: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逐渐减少。世界上沿海地区都比较湿润吗?为什么回归线附近大陆的西部沙漠直逼海岸?学生通过读图探究得出,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知识就会历历在目,理解更深刻。又如,在地球的运动一节中学习"地球公转轨道"时,据图提问:"既然每年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为什么我们这里的1月属较冷的冬季、7月属较热的夏季?"引导学生探寻影响地球南、北半球季节变化主要因素。这一探究过程伴随着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自始至终保持着饱满的学习热情。
3. 故事法
有趣的故事,不仅让学生容易学到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如在讲"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时,教师:"1835年,英国26岁的博物学家达尔文在乘坐小猎犬号的环球航行中,中途停靠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科隆群岛)。他被群岛400余种特有的奇特生物吸引,在这里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考察研究。通过对比该群岛物种与南美大陆物种的相似与差异性,最终得出了举世闻名的进化论。这个群岛距赤道不远却可以看到多种喜冷的动物如海狮、海豹、企鹅等,为什么这里并非终年高温多雨?"学生对照洋流图不难发现由于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气温远低于赤道其他地区,这才使得企鹅可以在此生存。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对比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观察南美大陆向南延伸的位置推断其拦截西风漂流量的大小,得出秘鲁寒流的强弱,进而理解南美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度延伸到接近赤道的原因。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充满求知欲的眼神期待着待解之谜的解开。
六.结语
悖论情境基本上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制造,其课堂功效是显而易见的,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其它方法无法替代的。教师的思想不能仅仅停留在制造悖论能活泼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认识上,要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与思维品质高度来重视悖论情境的作用,让学生在惊讶之余积极思考,在思考之后加以突破,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地理悖论教学方法是一种比较好的创新教学方法,它既符合心理学的规律,又符合学习理论的要求,还与我们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相呼应。特别是在大力提倡新课改的今天,地理教师要科学的创设悖论情境教学,就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对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费宏.说导致悖论教学法[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7(3).
[2]王洪宾.基于学生认知冲突的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1(9).
[3]明清河.数学悖论的发展与研究[J].枣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77-78.
关键词:地理教学 悖论 情景创设
一. 引言
如果某一理论的公理和推理,原则上是合理的,但利用这个理论却推出了相互矛盾的命题,或者得到跟已有经验不符的结论,我们就说这个理论中包含了一个悖论。[1]科学发展史表明,每当传统的理论、观念与新的事实发生矛盾的时候,悖论就出现了。悖论的出现,必然引起人们的危机感,并由此产生消除悖论的强烈动机。而悖论的消解,往往会导致认知上革命性的飞跃。所以说,悖论的产生和消解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与地理学家研究地理科学的过程虽然不同,但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学地理教学中也存在悖论,它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表现出来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方法、思维和新情景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研究悖论教学具有很高的认知价值和创新价值,能够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式教学强调以诱达思,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和知识转化为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创设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悖论情境,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与新问题之间存在矛盾而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2]
二.悖论情景创设的基本原则
悖论就是一种逻辑矛盾,它是指从某一前题出发推导出互相矛盾的结论。悖论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人们对某些概念的理解认识不够深刻或不正确所致。悖论教学情景创设应遵循如下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悖论情景创设首先要满足科学性条件。悖论情景创设的设计、操作、对现象的解释等不能有科学性的错误。同时,悖论情景创设应该具有科学探究、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方面的教育因素。教学情境中要有对学生需具备的与本节课的新知识有关的生活经验,预备性的知识的回顾,具备对新知识探究性学习的背景和条件,使学生处于接受新知识的最佳状态,为学生建构新知识铺路搭桥。创设悖论情境的问题背景、涉及的知识以及学习的组织形式等必须尽可能与本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的内容相联系。切不可用大量花哨但与学习内容关联不大的悖论情境,冲淡了主要内容的学习和各维度教学目标的实现。悖论情景创设的内容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易适度的内容,过易或过难的设计都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难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2.生活性原则
创设悖论情景情境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出具有较好的情境,实际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创设解决问题的矛盾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新课程要求教学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社会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创设要生活化,以学生熟悉、关注、感兴趣的题材作为创设悖论情景情境的载体与材料。
3. 差异性原则
认知冲突是概念改变过程的起点。悖论情景创设应暴露出学生的原认知与悖论情景创设的现象或问题之间的差异,展示出科学概念与错误前概念的差异。学生通过比较,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认识到自己的前概念是有瑕疵的,从而修正或重构新的科学概念。
4. 针对性原则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利用悖论情景创设。充分利用悖论情景创设的趣味性、强烈的认知冲突、证伪性和教育功能,在学生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认识模糊处、感性认识薄弱处,在地理现象或过程的对比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悖论情景教学。
5.合作性原则
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新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新的基本技能。创设悖论情境应当设计让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获得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的环境。教师在创设悖论情境时,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知识学习的特点,创造适于合作学习的时空条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之间愉快地交流、协作,并共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三.悖论情景创设的教学特点
悖论情景创设的现象与学生的经验相悖,完全出乎学生的意料,能产生出强烈的趣味性。同时,悖论情景创设的新奇、反常现象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相矛盾,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在认知冲突中积极地达到新的认知平衡。由于悖论情景创设的现象没有出现学生预期的现象,与学生的猜想与假设相矛盾,起到了证伪学生原有想法的作用。悖论情景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尽量放大它们的惊、奇、怪、险,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悖论教学实施一般规律
中学地理悖论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在具体实施时,要注意他们的一般规律。设计有可能导致悖论的问题。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与已有教学信息的不和谐性;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产生了悖论,老师应及时提出一个类科学研究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旺盛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引导学生分析导致产生悖论的原因,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探索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思维;老师总结。把新知识、新方法与旧知识、旧方法作对比性分析,揭示旧知识、旧方法的局限性,理解每部分知识和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五. 悖论情景创设的教学方式
悖论教学的关键是创设悖论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导致一些悖论,让学生在解决悖论的过程中,更新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其一般模式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设计一个包含新知识、新方法、新思维的新问题情景,学生运用旧知识、旧方法、旧习惯思维去解决新问题情景时产生悖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悖论产生的原因,通过科学探索,给出新结果,消除悖论。[3]笔者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典型问题,例谈如下几种悖论情景创设的教学方式。
1. 多媒体法
有些地理概念的建立和地理规律的掌握,用静态图像不足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培养学生学习、探究地理兴趣的目的。如在上"台风及其危害"时,教师提问:"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台风眼处有风雨吗?"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放一段台风过境过程及其影响的视频。这时学生马上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台风中心附近有强风、暴雨,而在台风眼处就无风无雨呢?"悖论情景的出现立即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新课教学在学生积极的思考中有效的进行。
2. 读图法
地理图像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常成为高考设题的对象。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在图像教学中创设矛盾的地理现象即悖论现象,让学生通过探索悖论现象的成因,养成问题意识和求真的科学态度,进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如在讲"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时,教师提问: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逐渐减少。世界上沿海地区都比较湿润吗?为什么回归线附近大陆的西部沙漠直逼海岸?学生通过读图探究得出,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知识就会历历在目,理解更深刻。又如,在地球的运动一节中学习"地球公转轨道"时,据图提问:"既然每年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为什么我们这里的1月属较冷的冬季、7月属较热的夏季?"引导学生探寻影响地球南、北半球季节变化主要因素。这一探究过程伴随着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自始至终保持着饱满的学习热情。
3. 故事法
有趣的故事,不仅让学生容易学到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如在讲"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时,教师:"1835年,英国26岁的博物学家达尔文在乘坐小猎犬号的环球航行中,中途停靠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科隆群岛)。他被群岛400余种特有的奇特生物吸引,在这里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考察研究。通过对比该群岛物种与南美大陆物种的相似与差异性,最终得出了举世闻名的进化论。这个群岛距赤道不远却可以看到多种喜冷的动物如海狮、海豹、企鹅等,为什么这里并非终年高温多雨?"学生对照洋流图不难发现由于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气温远低于赤道其他地区,这才使得企鹅可以在此生存。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对比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观察南美大陆向南延伸的位置推断其拦截西风漂流量的大小,得出秘鲁寒流的强弱,进而理解南美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度延伸到接近赤道的原因。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充满求知欲的眼神期待着待解之谜的解开。
六.结语
悖论情境基本上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制造,其课堂功效是显而易见的,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其它方法无法替代的。教师的思想不能仅仅停留在制造悖论能活泼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认识上,要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与思维品质高度来重视悖论情境的作用,让学生在惊讶之余积极思考,在思考之后加以突破,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地理悖论教学方法是一种比较好的创新教学方法,它既符合心理学的规律,又符合学习理论的要求,还与我们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相呼应。特别是在大力提倡新课改的今天,地理教师要科学的创设悖论情境教学,就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对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费宏.说导致悖论教学法[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7(3).
[2]王洪宾.基于学生认知冲突的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1(9).
[3]明清河.数学悖论的发展与研究[J].枣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