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洗净浮华,让朗读为语文课堂导航

【作者】 李爱慧

【机构】 东坎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言语的阅读活动,是眼、口、耳、脑并用的心智活动,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言语的再创造活动。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谓读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这段话点到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就是一个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朗读教学呢?
  一、因材施教,制定准确的朗读目标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目标,针对学生的认知起点,我们在制定目标时,要注重朗读指导的层次性、渐进性和规律性。有位教育专家指出对于一篇新授课文要把握好4个朗读层次:1.认读读正确,扫清朗读的基本障碍。2.课文读得流利,感知语言的基本意思。3.精读有情感,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4.熟读记于心,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大江保卫战》时的朗读过程设计。 
  1.初读课文,指导读正确。①自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指名分段读课文,每人一段:正音,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对于难读或容易混淆的字词重点正音;读通句子,把课文基本读上口。 
  2.再读课文,反复读流利。①同桌练读;②指名学生读;③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互相说说解放军战士是如何抢险的。
   3.品读课文,学习感情朗读。①再读课文,不仅要把课文读好,还要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②再读课文并动动脑筋,看看能给问题找到答案吗?③一起讨论,研读句子。如:“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红五星和迷彩服指的是谁?群众为什么看见他们就像看见了他们的大救星?④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感情朗读,并通过指名读、分组读、比赛读等方式展示。 
  4.熟记成诵,强化阅读积累。①我提示诵读方法,如看图画诵读、看板书诵读和借助音乐诵读等。②检查诵读效果。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可逐步不看书,熟读成诵;可以同桌互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等。③延伸课外,强化积累。激发学生把课文朗诵给家人和其他学生听。 
  这段预设的过程,指导学生以朗读为主线,循序渐进,读识结合、读想结合、读诵结合、读演结合,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尊重学生的语感发展规律,让学生自由读、探究读、合作读、体会读,真正把朗读的权利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巧用齐读,提高能力
  针对学生朗读的水平和特点,在初步把握某篇文章的感情后,可充分利用齐读的功效来提高整班学生朗读的能力。齐读时,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集中指导,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在读中互相纠正,互相体会。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语感较差,朗读能力较低的学生,这就避免了个读时的胆怯和尴尬,更有利于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和谐、活泼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朗读,有利于找到朗读感觉,发现朗读规律,掌握朗读方法,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树立朗读的信心,从而体验到一种成功的乐趣。长此以往,他们的朗读能力便会在齐读中得到提高。
  三、合理安排,保证时间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所以,我们应把“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以读为基础,努力做到精讲多读,以读代讲。课堂上教师讲在疑难处、空白处、关键处,“精讲”中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读,对于较浅显的、一读就懂的完全可以“以读代讲”。再者,我们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多读重点句段,难于理解的、有欣赏价值的地方。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情感得到升华。
  我们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四、强化朗读训练,积累朗教经验
  通过一些列的朗读训练,在教学实践中确实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在良好、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得到了较快的提高。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同学朗读课文都能读得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对不同类型的课文或不同的角色,能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由于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语感得到了训练,语文整体素质有了较快的提高。因此,有必要长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强化训练,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总之,抓好朗读训练,让课堂充满读书声,坚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长此下去,学生的读书能力以至说话能力、写作能力都会有很大提高,必能实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这一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